APP下载

基于地域特征的文化类公园设计研究

2017-07-31戴敏

绿色科技 2017年13期
关键词:景观公园特色

戴敏

摘要:以绥宁县民族公园为例,从地域性与民族文化的角度,深入探究了两者与文化类公园的关系,从公园整体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植物设计等角度入手,提出了解决如何将地域性特征融入文化公园的设计。旨在为同类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域特征;文化类公园;公园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58-03

1 研究背景

文化类公园的地域特征直接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传承,这是文化底蕴累积的结果。从地域文化的发展来看,其本身是无法被割裂的,但它又不是静止不变的,更多地表现为地域文化表征的动态演化,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种技术的发展同步完成。它既包含社会观念、审美价值、生活心态等精神因素,也包含地域的地理生态环境、技术材料等物质因素。

每个地方的地域文化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师总是不断的挖掘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努力地去解决某些基本问题,他们会在材料选择、尺度与比例运用、色彩搭配、与大自然的融合、意义感以及地方感等方面追求真诚的表达。地域性文化公园的真正魅力,主要不在表面的炫耀,而在于内在的必然逻辑性。

2 项目概况

绥宁县位于邵阳市境西部边陲,处北纬26°16′~27°8′、东经109°49′~110°32′之间状似北端向东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直线长103.5 km,东西直线宽56 km,总面积2927 km2,占全市总面积14.1%。人口以少数民族居多,苗族占总人口的56.6%,汉族占38.8%,侗族占4.9%,瑶族占0.5%,其他12个民族共占0.2%。县境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雪峰山脉南端与80里大南山西北部的交接地带。

项目位于绥宁县城,紧邻老城区,占地79460.7 m2,美丽的巫水河则在公园南侧与北侧,形成半包围格局(图1)。

3 布局与地域性

地域性首先要考虑地域场所,在设计之初首要考虑的场地的地形、地貌、高差、坡度,这也是设计的第一步。

整个公园为地处山脉线,呈南北走向,由两个山头组成,形成波浪型山脊线,具有强烈的方向性,为公园提供一系列开敞空间以及两个主要的观赏制高点。山体西缓南陡,西侧地区坡度不大,起伏较缓,但是南侧坡度较大。其他两个山头之间形成狭长的山谷。公园各类设施用地对地形坡度有不同的要求 ,设计上应根据现状坡度合理设置各种场所(图2),形成丰富的自然空间。

民族公园的设计依山就势,借地势高差成就公园之美。在整个公园设计方案,根据地势情况及周边交通现状,主入口设置在山谷轴线南侧,以山谷轴线为主脉络,往南北两个主峰延伸,形成两个观景制高点。

主轴以民族牌坊为起始,以富有民族特色的灯具为引导,形成强烈的仪式感,轴线尾端以气势恢宏的民族博物馆作为公园主题也是最为重要的节点展开,以主轴线向两侧辐射,北侧为最高点,山路以环山路通至最高点,在顶端设置民族特色的鼓楼,南侧则与风雨桥相接,在次峰设置观景平台鸟瞰整个县城。

设计将具有代表性的的地域风格的庆典活动的流线引入到设计当中来,通过强化仪式感和集会感合理设置几大景观节点,同时结合公园本身应该具备的功能以及当地人群对于公园的需求完善公园的各项区域的设计(图3)。

4 园林建筑与地域性

文化公园本身是以展示本土文化为主,突出当地特色为主要线索,不断深入挖掘地域特征,凸显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形成鲜明的设计作品。绥宁是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苗乡侗寨的传统建筑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美观、结构巧妙、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古朴典雅的重檐吊脚干栏、风雨桥、鼓楼、戏台等,是苗侗地区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它们构成了苗侗人民传统建筑及其文化体系(图4)。

公园的景观建筑提取绥宁本土苗侗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侗族鼓楼的设计精髓,挖掘地域性建筑的细部之美,将现代建筑技术与民族建筑的建筑特色相融合,构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型建筑(图5)。同时在设计时考虑建筑与室外景观环境的交融和交互,注重室内与室外的互动,室外连廊与观景平台相接,让建筑与环境友好的交融。而且设计师不仅仅只站在自我的立场上,而是以多元化的视角窥视必要的细节,不断破除我执,完成洞见,将地域特色的元素跟景观建筑融合起来,批判的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特色,以新的手法和审美重现地域性景观建筑。

5 山地植物与地域性

绥宁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林,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但该项目用地因过度开发以及人群居住性破坏,原有植被破坏严重,因此对于植物设计的重中之重則是如何还原山貌植物景观,利用本土植物打造与周边山貌相融合的山体景观。植物设计时综合考虑山地土壤、湿度、蓄水度等各类因素,结合本土植被资源,构筑地域性的植物生态结构,多采用银杏、鹅掌秋、杜仲、桢楠、凹叶厚朴、厚朴、斑竹、紫竹、香樟、桂花、马尾松、枫香、槭树等山林植物(图6)。

6 结语

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带着浓厚的传统地域特色,所谓的地域其书面意思为“面积相对较大的一片地区”和“本乡本土”,字面意思固然简单,但是所谓地域具有明确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一方面是指具有一定的面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即地理上的空间概念;另一方面就是指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等。因此,景观设计必须尊重和考虑地域性特征,这样的设计才是有针对性、有地方特色、独一无二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江 春.关于地域性景观设计的研究[EB/OL].[2014-07-01].龙源期刊网.

[2] 邹 强.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2011(4).

[3] 周 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6,40(11):6579~6581.

猜你喜欢

景观公园特色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在公园里玩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开车去公园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见如故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