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谋新篇养成教育促发展

2017-07-29陈晓莹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家校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陈晓莹

(临泽县职教中心,甘肃 临泽 734200)

摘 要: 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发展有决定作用,对子女有终身影响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时期的教育应该是家长与学校有效联系,通过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搞好家访工作、设立家长接待来访制度、设立家长信箱、“互联网+”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效家校联系途径和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校联系 学校教育

人的一生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因固有的特性而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有着良好的家教传统,孔子“诗礼传家”,孟母三迁与断织,田稷子受贿遭母训,诸葛亮教子俭养德,已成为家教典范。虽然,古人对子女的教育重在“忠孝仁义”的德行上,但他们为国教子的精神值得借鉴与弘扬。如今家庭教育赋予新的内容,面临“两大挑战”,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必须进行改革,因为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人才成长的源头,直接影响一个孩子整体素质的优劣,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教先从家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

在长期从事教育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必然趋势。家庭教育必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必须与学校教育同步,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家庭教育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才能提高我校教育质量。为此,临泽职教中心以教育家的独特视角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它独特的见解和做法诠释家校共育,为学生将来成人、成才开辟一条新途径。

一、开展家长学堂,浸润教育源头

每年九月初新生入学后,都有这样一群人出现在职教中心“听课”,拿着纸和笔不时地记录下要点,他们就是一年级新生家长。临泽职教中心十分重视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培训。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选择职教中心对孩子来说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转折点。孩子往往会出现许多状况,许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渡过这个过程,因此,对新生家长的培训至关重要。在第一次新生家长学堂上,校长亲自向一年级新生家长讲述几个家庭教育常识,“一是教新生家长如何教育、管理孩子;二是如何配合教师,实现真正的家校共育;三是如何建立良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临职教中心家长学堂除一年级以外,还对每个年级的家长开放。学校还会邀请在这个领域比较有思想的专家、学者到校举办讲座。学校校长认为,家长学堂的服务对象是家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好家长学堂,就等于抓好了教育的源头。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搭建家校互动桥梁

近年来学校迈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章程,而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民主法治、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职教中心的家长委员会主要有班级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家长委员会两个层面。班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共五名,由各班民主推荐,设组长一人,而学校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则是所有班级家长委员会的组长。每学期学校開设了家长开放日,开展家委有约活动。开放日当天,学校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和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对教师的听评课活动、学生的技能展示活动等,让家长亲身参与学生课堂,体验一堂别有味道的课堂教学,不仅让家长亲眼见到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更增强学生家长的主人翁意识。职教中心学校的大小事项均通过家长委员会协商,达成最终的实施意见,家长委员会体现了民主、家校共同管理学校的理念。例如学校为新生购买校服的事宜就是由家长委员会全盘“操刀”,学校只负责出面协调,不参与具体事项。同时,对于学校的发展规划,家长委员会成员也可以提出具体的建议,学校会根据具体情况,在工作中不断完善。

三、推行养成教育,家校共促学生发展

虽然说学校一些工作开展得较早,但家长、学生的真正改变与学校的特色教育——“养成教育”密不可分。近年来,职教中心针对学校实际,提出了“养成教育”的特色定位,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

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何才叫合格?就是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成功的起点,有了好的习惯,才能读好书、做好人。为保证“养成教育”的进度有迹可循,学校还专门制订了相关方案,将养成教育工作开展量化、具体化。学校实施低起点切入,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仪、遵规守纪等养成教育。通过开展不文明行为“六抵制”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从学生就餐排队、不多拿筷子、不乱扔餐巾纸、剩菜剩饭不乱倒、餐具放在指定位置等细节入手,从学生日常文明行为抓起,从身边小事抓起,集中治理学生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理念和价值取向,重点开展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仪式之礼、就寝之礼、家庭之礼等十四大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努力成为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阳光学子。致力于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如今的职教中心,每一位师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四、互联网+家校联系,畅通家校沟通新途径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快捷平台,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博客等让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家校合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是利用校讯通进行家校联系,可以在节日时送上温馨的祝福,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随时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关注孩子的感受;把学生在学校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公布,发挥强大的激励和榜样作用;公布学校的重要事务,如运动会的举办时间、班级中组织的活动、学生离校时间等,加强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二是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在家校联系中,通过建立班级QQ群或微信群,让家校联系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让家长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在QQ群或微信群交流的方式,拉近家长和教师的距离,让他们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和家长交流,教师能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学生摆脱压力,积极地进行学习和探究。三是建立学校公众微信号。为了更好地搞好学校宣传、家校沟通,学校设计制作了微信公众号,对外公开发布,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关注职教中心的校园动态、招生就业、双推双学等内容。家长随时可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动态,学校视频资料在线观看,实现在线留言、在线报名。通过网络平台构建学校和家长交流的平台,使教师和家长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实现教育的高效性。

五、家校共育显成效,阳光育人促发展

职教中心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现象、家庭的生存危机、独生子女的“小皇帝”现象、父母的教育方式等的影响,普遍存在几大不良习惯(依赖他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害怕承担责任;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不爱劳动;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学习不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有的甚至还存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极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会妨碍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随着家校共育的各种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职教中心的家长素质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显示出了家校共育的巨大成效。家长懂得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子的方法,改变过去对孩子过分溺爱、动不动打骂及放任自流的做法:从“溺爱型”转化为“理智型”,从“简单粗暴型”转化为“民主型”;从“放任自流行”转化为“责任型”。以前,有些家长不配合教师,甚至和老师唱反调,如今基本不会出现家长和老师“抬杠”的现象;以前,家长只要孩子一有点事就跑到学校,如今家长已经学会理性、冷静地分析问题。学校中二年级学前教育班家长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非常感谢家长课堂,让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了一个台阶。

在家长改变的同时,职教中心的学生也在慢慢改变。以前学生看见老师害羞,通过文明礼仪教育,现在敢于大方地与老师打招呼问好,学生更加自信、礼貌了;通过不文明行为“六抵制”教育,现在学生看到垃圾,不会视而不见,而是主动捡起来,用餐时会主动排队,主动收拾餐具归位。看着孩子在职教中心一天天的变化,学校中一年级机电班张先生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说:“看见娃儿的各方面都向着好的方向变化肯定高兴。”

参考文献:

[1]杨艳.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5):36.

[2]陆春晔.影响小学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应对策略[D].苏州:苏州大学,2010.

[3]康艳.中小学有效家校合作途径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5):26.

猜你喜欢

家校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