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育中艺术审美特性的表现

2017-07-29王盛

艺术评鉴 2017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审美钢琴教育教学策略

王盛

摘要:钢琴是审美极强的一门艺术,它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发挥钢琴具备的审美作用,又能提升学生的钢琴技术,是我们钢琴教育学者必须探讨和一直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社会上对于音乐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严格。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本文则站在钢琴教育中的审美表现来探讨钢琴艺术的特性。

关键词:钢琴教育 艺术审美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092-02

一、钢琴教育中艺术审美的功能

(一)音乐创作功能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家长越来越注意学生的艺术培养,父母让学生钢琴不光是要求他们掌握一些演奏技巧,而是在钢琴学习的同时可以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增强演奏者对于审美意识的提高,从而提升演奏者的创作水平。所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想要拥有良好的艺术审美情操,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及不断坚持才能达到一定的审美特性的。

(二)提升演奏技巧功能

演奏者在演奏钢琴的时候,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将一首乐曲无论是在表演情感上,还是演奏技巧上都能完美的发挥其专业水平,所以,在演奏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特性,它就可以让演奏者将曲子更好的发挥。例如:在学习《兰花花》这首钢琴曲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练习曲谱之前,让学生了解《兰花花》的创作背景、创作者简介以及此首乐曲的风格特征和乐句之间的呼吸,体会每段乐句之间的中心句和过度句在哪里。这样过后,演奏者的艺术审美特性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与演奏技巧的提升。

(三)反映教学成果功能

不论是哪一位演奏家最后的成果都不只是专业技能的炉火纯青,更重要的是在演奏的同时对每一首乐曲都会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是审美特征的看法,所以说,演奏技巧和审美特征都是每一位演奏者不可或缺的一门技能。

二、钢琴教育中审美特性的表现形式

(一)情感的表现

众所周知,在我们学习钢琴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初中阶段更会注重钢琴技巧的演奏。比如:认谱、指法、节奏等形式上,而不会注重钢琴演奏中内在的审美纠正。传统的钢琴教师都只是注重在传统的教学中,只会过于的强调过程,不会注重审美。这样的做法对于培养全面人才是不合理的,只有让演奏者在情感的世界中才可以将真正的钢琴表演艺术发挥得非常好。所以说,艺术审美在钢琴情感表达中是非常有作用的,这不仅仅让学习者在技巧上有所表现,而且还能通过乐曲的旋律感来增加演奏者内在的表现意识。

(二)演奏技巧的体现

在钢琴的表演艺术中,能取得较好成绩者不光光有绚丽、独特几乎完美的技巧展示,更应该有的是在技巧表演的同时能有自身对音乐的审美情趣。所以说,钢琴教育中审美特性的表现还应体现在绚丽多彩的演奏技巧中。只有在拥有高超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赋予曲子新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演奏技巧的过程中,审美特性既是技巧展示的调色盘,只有将五颜六色的画盘全都运用在演奏中,才能将曲子变得更多内涵。

(三)作品意义的表现

演奏者具有作品二度创作及给观众展现其作品意义的任务,所以,在演奏一首作品的时候,我们的演奏者一定要在演奏之前,充分的去了解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内心的情感表现形式,而体会创作者的内心表现形式,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还更需要演奏者具有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只有内心具有审美意识才能充分的将创作者的根本情感表现出来。不同的演奏者拥有不同的审美性质,因为,每个演奏者的审美特性和自我修养程度不同,所以,导致他们对待同一首作品会有不同的表现的形式。所以,我们在钢琴的教育中审美的特性还表现在对作品意思的层面上。

三、钢琴教育中增强审美特征的策略

(一)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实力

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钢琴演奏及审美特性的重要保证,同时钢琴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是整个教育的推进者。所以说,钢琴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钢琴学习者的学习成果。钢琴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优秀的艺术审美特性,才能保证钢琴教学的有力展开。只有将钢琴教师的综合水平提高,才能提高钢琴的教学质量及审美特性的培养。所以说,在钢琴教育中对于审美特征的策略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提升钢琴教师的综合水平能力。

(二)重视人文教育

所谓的人文教育,是指教师让学生更加注重人内在的情感体验及内心的精神教育。而什么是钢琴中的人文教育呢?其实,钢琴中的人文教育是教师要在以钢琴的教学目标,指导思想,我们在学习钢琴教育时既要学习西方先进作为学生推进人文教育的基本保障。然后将人文精神及艺术审美的特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式。所以针对如此的教学方式,我们的钢琴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教学培养。钢琴中的人文教育方式来源于西方,因为在西方的钢琴教学中,不论是从理念上还是方式上都更加先进,因此教学中要学会西方化。首先,选曲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特性,对教学的曲目要做特别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选择西方古典音乐曲目,这样更适合培养学习者在钢琴演奏方面的艺术审美能力。在传统教学曲目的基础上,也可以选择一些中国民族曲目用于教学。将民族音乐与钢琴教学相结合,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良好出发点,不仅可以让学习者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还能提高其审美能力。中央音乐学院出版了《鋼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民族歌曲伴奏编配》,其中《黄水谣》《太行山上》《父老乡亲》等曲目都是改编的民族音乐,都可以作为钢琴教学来用。其次,教学中要注意人文理念的教育,人文理念是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关注人内在和精神的教育,将人文精神作为钢琴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将人文教学与艺术审美特性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找回钢琴演奏本身应有的内涵。最后,要重视音乐欣赏教学,不断启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将钢琴技术教育与艺术教学相结合,在考核时根据学生在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的综合表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重视钢琴教学策略研究

1.合理的安排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好的教学方式关键还要合理安排课程。在大学钢琴体系中,有的课程内容是一样的,钢琴教师应该调整好课程,把内容上一样的,同一范畴的课程合并。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教学内容重复,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或者选修其他课程,实现全面发展。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尝试一些比较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在选择经典之作的同时也多结合实际,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曲目进行教学,发挥钢琴陶冶情操的功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课堂活跃起来,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风格。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培生独立读谱的习惯和背谱的能力,练琴时学会找到合适的方法训练,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如:首先要放慢练习,找到感觉后要反复练习。还有,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分析作品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注重学生对各种符号的识别能力和运用,掌握弹奏技巧,使学习能力有效的提高。音乐的功能是陶冶情操的,而学生弹奏的时候应该是带有感情的弹奏,让钢琴曲富有生命力,这样才能发挥音乐艺术的真正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弹奏每个曲子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带着感情去演奏,或者也可以在学生演奏时朗诵一些符合钢琴曲的动人故事,使学生全心投入到钢琴声中。

四、结语

只有不不断的创新钢琴的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审美特征的培养。钢琴道路任重道远,不论是我们的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要在时代的推进下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发展,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独特见解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司徒璧春,陈朗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3]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周燕清.论艺术的审美特性在钢琴教育中的体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王晓楠.关于钢琴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J].大众文艺,2012,(05).

猜你喜欢

艺术审美钢琴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河南民办高校钢琴教育的反思以及改革分析
浅谈高校钢琴教育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