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2017-07-29王冬梅王蕊

时代经贸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实践教学

王冬梅 王蕊

【摘要】近几年各大高校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保证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实践教学非常重要,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评价的作用。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注重过程评价原则、易于操作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动态性原则等原则,搭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框架,构建负责评价监管部门,从而保证和提高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近年来,各研究型大学都逐渐加深了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将实践教学作为必要部分放入培养大纲中,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成果。但是由于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实践教学过程存在着许多问题。检验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与评价的体系,它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客观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重要的保障。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背景,管理类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管理学院开设了实验为主的基础l生实践教学环节,以各类认识性实践、综合型设计和操作性实践为主的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由科研训练、创新计划和毕业论文为主的创新性实践环节,形成了以“基础-应用-创新”为理念,结构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于简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缺乏系统性。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同一级别指标之间没有明显显示出彼此的联系,而且不能完整包涵实践教学的内容。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全面而系统的评价。

评价不够具体,标准模糊。评价体系只设立了两级指标,在进行评价时,指标分值分配没有具体说明,有些指标过于模糊,缺乏评判标准,在实际进行评判时可能会出现依靠评判人主观感受,容易造成不公平合理的现象。

缺乏对过程的评价和控制。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过程感受。但是当前教学评价一般注重教学结果的有效l生而忽略了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老师更多的是凭借学生在课堂上或实习期间的出勤等表现,或依据纸张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无法实现对每位同学进行有效连续的跟踪评价,所做的教学评价并不能客观、有效、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这些实际的客观条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控制与评价的低效性。

评价方式过于简单。评价的参与者没有规定,只有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具体规定针对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评价方。评价形式简单,目前大部分的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基本上是依靠报告和课堂表现。

本文将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编制适合管理类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系统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学评价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不是简单的堆砌,不同级别的指标具有层次性,并且所有指标又能够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完整地反映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又要分层次地反映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注重过程评价原则。该原则要求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对实践教学的结果进行评估,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的动态监控。在实践教学的各个阶段要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整个过程进行连续的监督,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控制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并及时纠正教学过程的偏差。

易于操作原则。该原则既要求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简明、过程易操作、评价方法适合推广,又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实践教学的特性和内容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对实践教学而言,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是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的评价需求,使用不同评价方式,利用定量与定性评价优势与特点保证确保实践教学评价的公平合理。

动态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过程中,要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对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的需求变化以及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目标的改变,及时调整更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及相应指标权重,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先进性。

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在制定评价体系时,应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实践课程体系出发,对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实践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监控。因此,本文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资源、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设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

实践教学目标:每门课程要求专业指导教师提前制定教学大纲,课程开设要根据实际的市场需要制定和更新,符合学校教学目标和专业要求,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

实践教学资源:包括教师队伍资源、实践教学设施、实践课程内容及实践教学资金。教师队伍资源是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包括师生比例、教师实践经验和能力。实践教学设施资源包括实验室建设、软件资源、实践指导教材、实习企业质量等,实践课程内容包括开设实践课程数量、实践课程覆盖范围、实验课程体系多样性及开课计划合理性,还有实践教学资金充足,使用合理性等。

实践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管理制度是指针对每门实践课程有详细的实验指导和实践教学进度安排计划等,实践教学态度包括指导教师教学态度和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教学内容与形式包括教学内容丰富度和教学形式的合理性及多样性。

实践教学效果:包括教学成果总结、学生成绩反馈、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成果总结主要是包括学生的实验报告及课堂表现、老师指导总结,学生成绩反馈包括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评价、成绩分布合理性等,教学研究及改革包括学生对实践教學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与建议、教师针对实验课程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意见、督导小组对教学成果的评价等。

四、实践教学评价实施保障

现在许多学校都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相关文件和制度,但是由于不同的实践教学都有其自己的特点,评价主体不同和学校重视程度等原因,在具体实施教学评价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应该重视实践教学评价的作用,成立专门负责实践教学评价工作的部门,起到监管的作用。每个学院也应该有人负责实践教学评价实施、协调工作,保证实践教学评价工作的有效运行。

本文只探讨了两级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在制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时应结合本学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由于评价框架包含多方评价主体,所以在实施阶段要求不同评价主体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侧重,各级指标权重也应该有所差异。由于评价框架包含多方面内容,评价的周期较长,具体实施评价时可以分模块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实践教学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