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7-07-28杨冉冉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模式经验

杨冉冉

内容摘要:在市场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使生态旅游成为近几年的一大热点,尤其是在生态化理念的引导及在政府的支持下,都市周边乡村旅游成为现代休闲旅游的一大亮点。针对如何基于当前旅游现状,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本文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就其在乡村旅游开发及发展中的有益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乡村旅游 模式 经验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旅游是依托大都市较发达的经济、便利的交通、强烈的市场需求、政府的支持以及自身的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那么其发展的模式自然而然也会随整个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国外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乡村旅游,不仅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在生态环保方面做出了有益的表率。对此,如何立足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国外乡村旅游起步早、起点高,经过了兴起、发展、提高等阶段,其模式、功能、内容已经相当成熟。

第一,兴起阶段。19世纪初,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城市拥堵不堪、污染严重,居民向往到乡村游玩观光、放松心情。另外强劲的生产力需要大量劳动力,开始出现由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农业退化。为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发达国家及部分发达地区观光休闲农业开始萌芽。此阶段,休闲农业的形式、内容都比较单一,大部分市民到农家采摘,体会农园的乐趣,继而购买农产品,享受农家民宿服务。

第二,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后,农业与旅游业的组合,催生了一项新产业,即乡村观光农业旅游,美、日等国是其中典型。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成为主流,作为第三产业的观光休闲农业通过农村资源整合、转移等方式寻求盘活与提升。日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例如鼓励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家庭手工、探索直销模式、建立农业合作社等。在农村也逐渐出现了专业农庄、乡村果园等比较规范、专业的“乡村观光”经营场所,大量城市居民在节假日开始走出城市,走向乡村。

第三,提高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快速发展,观光农业也迈向成熟,功能更加强大,形式更加多样。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静谧环境、舒适怡心的生活方式无一不对都市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们以“享受生活、拥抱自然”为理念,向田园式生活迈进,甚至选择定居田园。日本、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纷纷掀起了建设开发度假村和提升乡村基础旅游设施的潮流,全球蔓延着一股绿色、健康的运动之风,乡村旅游由此实现了快速发展,新田园主义时代到来。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市场驱动型

市场驱动型乡村旅游,即由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自主调节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是较发达的一种市场运行模式。从旅游市场的细分来看,乡村旅游是现代都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延伸,是人们对原始自然景观的青睐。从现有发展模式来看,虽然市场驱动主导,但政府在政策制定、生态保护等方面也会起到一定的监督和干预作用。这种乡村旅游的运行模式必须要在经济较发达、市场机制较完善、相关行业组织较成熟的都市才能开展,让人们在旅游中体验生活。

(二)行政干预型

都市乡村旅游模式发展的初期多以行政干预为主,政府为了推动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与指导。乡村旅游的长期规模化发展必须通过政府制定相关有利政策来推动,尤其是对经济不够发达、市场机制不够成熟的都市来说尤其如此。乡村旅游涉及到生态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的建造与维护、劳动人口的就业、民俗文化的传递与发扬、食品的健康与安全等,它不是单纯的组织人们“过家家”,所以它的持久发展必须将旅游、生态、经济、文化、就业、健康等因素都融合在一起。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优势是有利于宏观协调和控制,建立乡村旅游的行业服务标准,避免市场机制的紊乱和对生态资源无节制的开发。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主要采用这种运行模式。

(三)多方合作型

在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为带动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政府会制定政策、参与项目规划、提供资金支持、进行监督管理与行政干预等,但随着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会自发形成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及其他民间组织,其主要职责就是对乡村旅游进行有效的监管。与此同时,政府的作用也就弱化了。最早成立行業协会的意大利主要是采用这种运行模式,在开发乡村旅游发展中就通过商业运作、多方引导、合作开发、共同获利等方式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借鉴与思考

建立多方参与的市场合作机制。不止旅游行业,在国外发达国家的任何一行业,其协会的职能和发展程度都是非常成熟的。这是国外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大特色。同样,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协会的职责和功能都是不可替代的,如协会会负责地区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会为该行业的发展和服务标准制定相关制度、会对行业内的一切服务和管理行为进行监督、会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等等。国家或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行业协会能否尽其责。

政府的大力、合理扶持。政府和市场是互相存在和互相影响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需要政府积极参与来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而当市场机制和行业发展都已经成熟,行业协会逐渐代替政府行使部分职能;深化土地流转,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这方面尤其以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最为出色。如这些国家政府都在旅游服务设施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活动场所需提供高标准饮用水、农场所属地必须设立足够的流动厕所;在日常经营与管理方面,针对农场住宿、食品和游玩项目的价格制定、客房的规格、突发事件的应对、账目的核算等,都需要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在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方面,法国政府每年会举办两次关于农业观光的博览会。日本地区政府设立观光联盟,它们存在的主要目的和职责就是宣传本地乡村旅游的资源特色和人性化的服务、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等。对于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来说,由于仍处于发展摸索过程中,这时政府的规范、管理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都市乡村旅游发展与地区经济改革路线一致。在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实现城乡结合、实现区域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结构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在欧洲不少国家,乡村旅游是地区经济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生态、文化、就业等方面的变化为地区发展与变革带来积极的动力与影响,甚至成为地区经济改革的重要战略的一部分。因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造、旅游相关服务的延伸、都市消费者的往来与高消费、地区农民的就业及对发展地区经济的热忱、地区生态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发展等都是与地区经济改革息息相关的,这些内容都将乡村旅游与地区经济发展高度结合起来。同时,从现实方面考虑,紧抓地区经济改革的有利时期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享受到很多政策上、资金上和人力上的便利。

构筑乡村旅游服务信息化平台。信息时代人们都习惯使用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来搜寻自己想要的一切信息,所以乡村旅游应充分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建立一个网络化的互动平台,如宣传网络、统一结算平台、旅游咨询预定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为乡村旅游提供更高效、更便利的服务,提高乡村旅游的经营、组织、管理水平,逐步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

结语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和发展与其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的。对我国来说,乡村旅游是从旅游市场新兴发展起来的,直接受益的是特定地区的特定人口,也就是国家近几年来大力在扶持的农村经济和农村人口。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当地的生活水平,并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文,安艳艳,李娜.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问题及对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2.郭焕成,任国柱,吕明伟.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N].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2010

3.周俊.关于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4.邱萍,晏兰萍.浅析乡村旅游市场的旅游动机[J].农业考古,2007(6)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模式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