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橡胶种植生产与供需分析

2017-07-28黄慧德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割胶天然橡胶供需

黄慧德

1 世界橡胶种植生产与供需分析

1.1 种植生产分析

橡胶属热带雨林乔木,是一种喜高温、多雨、静风和肥沃土壤的热带乔木。橡胶传统种植区在10°S~17°N,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其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橡胶种植面积的90 %。主要生产国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越南、中国、缅甸、斯里兰卡等。非洲橡胶生产国主要是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喀麦隆、加纳和加蓬等。橡胶树经济寿命为35~40年,通常在种植6~9年后才可成熟开割。

目前全球总种植面积约1 280万hm2,其中东南亚约1 200万hm2。2004~2006年天然橡胶价格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橡胶种植面积的快速提升。2010年开始,东南亚2004年大规模更新及新种的橡胶陆续进入集中开割期,使2010年的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速高达6.8 %,2012年的天然橡胶产量同比增速高达8.6 %。2012年,由于东南亚天然橡胶主产国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联合减产政策,促使当年东南亚地区天然橡胶产量增速放缓至3.1 %。2013年,随着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政策结束,天然橡胶产量再度回升,年增速达3.5 %。2014年受价格过低和天气影响,增产趋势放缓,ANRPC总产量修正为1 212万t,天然橡胶市场首次出现了产不足需略有缺口的供需格局,但库存充裕,并未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2015年价格暴跌使得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胶农停止割胶。2016年胶价的稳定增长促进恢复割胶,尤其是在泰国,胶农没有其他可选择的收入来源。预计2016年泰国的橡胶产量小幅增加至450万t,印度尼西亚稳定在315万t,越南产量或超过百万吨至104.9万t的历史新高。

近10年,东南亚橡胶种植面积平均自然增长率为3.1 %,其中泰国4.3 %,马来西亚-2.1 %,印度尼西亚0.6 %,越南7.6 %。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新兴国家是天然橡胶未来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 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发布预测,以目前东南亚种植情况来看,可以种植橡胶的资源殆尽,认为2020年全球橡胶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现有的产能1 250万t来看,届时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将到达1 360万t,需求大大超过产能。2016年ANRPC的总面积达到1 154万hm2,2016年的开割总面积为866万hm2,且近几年ANRPC的开割率都稳定在75 %左右。其中印度尼西亚今年的割胶面积为303万hm2,割胶率为83 %,泰国开割面积为283万hm2,开割率为91 %。大体来看,ANRPC开割面积的趋势与总种植面积相似,总量在上升但是增速仍在减少,从2010年的4.6 %下降到今年的1.6 %。

1.2 供需分析

天然橡胶的需求非常广泛,并且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亚太地区的制造业集中地是天然橡胶最大的需求市场,占全球的73 %,其中轮胎行业消费占比近70 %。20世纪60年代到2008年经济危机前,全球天然橡胶平均年消费增长率达3.1 %,其中90 %的年份中需求增长,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需求逐步萎缩,供应增速持续大于需求增速,2014年开始,随着胶价过低,市场需求增多,加上经济的回暖,消费需求向好,供需格局出现扭转,但缺口较小。2015年供应小幅提升,市场需求疲软,价格继续走低,橡胶市场并没有实质性起色。2016年初橡胶价格过低,弃割和改种增多,供应增速明显降低,随着经济的复苏,消费上升至1 257.6万t,首次出现了明显的产不足需格局,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回升。2010~2016年,天然橡胶需求增速年复合增长率2.5 %。

从ANRPC的新增种植面积来看,2012年开始新种植面积有着急速下滑,从新增48万hm2下落到2016年的9.4万hm2。从2012年的数据来看,泰国方面新增种植面积减少,越南方面确实有着激增,且越南在2008~2012年的新增种植面积都高于其他国家。以橡胶6~7年的种植周期来看,越南在2013年超越马来西亚成为第三大橡胶出产国也是有原因的。橡胶树的旺产期可达10年,以目前泰国橡胶树树龄分布来看,到2020年前高产树还是占大部分。所以泰国产能影响更多在于种植区是否发生灾害,而未来橡胶产量增量更多关注在越南。天然橡胶供需缺口更多在于需求增长大于供应增长。

从数据来看,印度尼西亚有着最大的橡胶种植面积,为364万hm2,泰国以309万hm2排名第2。泰国产量能超印度尼西亚,主要还是靠割龄短的胶树及90 %的高割胶率。

2 中国橡胶种植生产与供需分析

2.1 种植生产分析

中国橡胶种植主要在海南、云南、广东省部分地区,2016年橡胶种植面积1 140 000 hm2,总产量85万t。其中,海南省橡胶种植面积53 hm2,占植胶面积46.78 %;产量40万t,占总产量47.06 %。云南省橡胶种植面积57 hm2,占植胶面积49.71 %;产量43万t,占总产量50.59 %。广东省橡胶种植面积40 000 hm2,占植胶面积3.51 %;产量2万t,占总产量2.35 %。

天然橡胶产量具有周期性,产量与可割胶面积和割胶效率高度相关,同时偶发性因素也会影响天然橡胶的产量。2012~2016年上半年胶价较低,海南民营胶园弃割率59 %;海胶集团弃割率达30 %。2009~2011年胶农种植橡胶树的积极性高,种植橡胶较多,橡胶种植面积增长幅度大。2009~2011年种植的橡胶树,这2年陆续进入开割期,2016年9月份开始,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上涨,天然橡胶价格上涨有利于提高胶园割胶率,开割树恢复割胶,将提高天然橡胶产量。

中国天然橡胶生产成本包括种植生产成本和加工生产成本。种植生产成本包括胶园垦植费、种苗费、幼龄胶园管理费、成齡胶园管理费、割胶费等。海南天然橡胶平均种植生产成本约6 000元/t,云南天然橡胶平均种植生产成本约4 500元/t。天然橡胶加工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加工费构成,固定成本包括厂房、设备等维护成本。加工费为:全乳加工费1 500元/t,浓乳加工费1 200元/t,杂胶加工费1 600元/t。据此估算,海南天然橡胶生产总成本约9 000~11 000元/t,云南天然橡胶生产总成本约7 500~9 500元/t。

2.2 供需分析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天然橡胶消费占世界市场的比重在36 %左右。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據显示,2016年,中国进口天然及合成橡胶(含胶乳)共计581万t,供需缺口较大。

中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从2007年为269万t,此后逐年增加,2009年突破300万t,2013年突破400万t,2014年消费高达480.4万t。随着中国经济疲软周期的开始,天然橡胶国内需求增速变缓,加上国外多个国家对中国轮胎行业的海外反倾销调查和限制,导致中国部分轮胎生产和出口被迫转移至国外,国内需求逐渐小幅走低。2015年价格跌破成本线后,供需矛盾缓和,需求略有回调,消费465.9万t,2016年随着价格的回升,消费小幅提高至472.4万t。

全球轮胎行业的天然橡胶需求占天然橡胶市场总量的70 %,中国轮胎产量占全球轮胎生产量的一半以上,轮胎消费占全球轮胎消费的1/3。2016年中国的轮胎产量为9.46亿条,增幅2.36 %,其中汽车胎是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增长较快的汽车胎用量5亿条,居民用的自行车、电瓶车等4亿条变动较小。轮胎消费主要包括替换胎、配套胎和出口用轮胎。在全钢胎里面,通常替换胎占比达50 %;配套占5 %;出口占45 %左右。2016年国家加大对超载和黄标车的治理,以及推出1.6 L排量以下的小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替换胎量大幅增长,但替换量由50 %下降了3 %。出口量在双反和经济疲软的影响下占比下降了6 %~39 %,配套量的权重在政策的影响下大幅上升至14 %。占比最多的依旧是替换胎。2017年,如果政策延续,预计轮胎行业的增长维持在5 %左右,由此可以带动橡胶行业消费增长3 %,继续维持平稳的小幅增长趋势。

配套轮胎在2016年增加了15万t。2015年4月份开始1.6 L排量以下的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由原来10 %下降到5 %,导致此类型的乘用车销量大幅增长。2016年开始治理超载和黄标车,半挂车超载上限由50 t减为35 t,车长和车重成比例,导致挂车销量大涨。2016年半挂牵引车增长60.56 %,重卡汽车增长37.75 %,乘用车增长了15.55 %,SUV增长44.77 %,货车里,大型车增长比较多,为13 %。

2.3 替换轮胎市场情况

中国轮胎主要出口至中东和印度。2014年美国对中国半钢胎的双反事件中增了120个点的税费,导致当年出口到美国的轮胎下降了13 %。2016年2月美国对中国全钢胎出口的双反调查最后的税费为50 %,但依然有25 %的价格优势,2016年的双反导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全钢胎减少了15 %,预计下降了100多万条。但同时,中国轮胎厂普遍选择了在原材料更具价格优势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及越南等通过建厂来对冲成本和税费问题,随着主流轮胎厂的外迁,国产轮胎出口成本优势明显,但同时存在的质量问题和使用寿命短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2017年,双反的影响已经减弱,中国轮胎的出口模式不断变革,价格优势依然明显,出口量维持小幅增长的趋势,而品质问题也依旧是轮胎厂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

3 天然橡胶市场走势预期

3.1 走势回顾

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橡胶市场需求大幅度降低,沪胶价格一路走低。2008年12月8日沪胶创造了历史低点8 650点,此后经济回暖,加上政策支撑,沪胶逐渐反弹,2011年2月9日沪胶创造了历史高点43 500,较2008年的低点上涨了34 850点,涨幅402.89 %。经济刺激热度过后,市场经济增速放缓,橡胶需求减弱,加上2005年种植的橡胶树集中进入开割期,供应过剩加剧,沪胶价格一路走低,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熊市周期。2016年1月12日,沪胶主力跌至9 590点,在这波熊市一共下跌了33 910点。2008~2016年期间沪胶走出了一波倒V型走势。此后橡胶绝对价格过低,胶农弃割现象增加,供应增幅缩减,2016年下半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回暖,需求逐渐回升,加上天气的影响,天然橡胶价格快速反弹,2017年初反弹至22 000一线之上后回调至今,虽然回调仍未完结,但下方成本支撑较强,产需缺口继续放大,天然橡胶市场支撑较强。

3.2 走势预期

2006~2010年橡胶新增面积量较大,将会成为2018年之前市场供应最大决定因素,预计新的一年橡胶产量收缩是暂时和有限的,全球天然橡胶生产仍处增产周期中,但消费端预期更为乐观,在全球消费增速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天然橡胶市场供求矛盾明显缓解,有望继续迎来产不足需的格局。2017年的种植预期依旧会有一定的恢复,预计2017年供应将继续增加3 %,新增产量36万t以上。2017年世界天然橡胶将增产,预计为1 256.2万t。主要原因是2010~2012年新种胶树进入割胶期,以及价格好转下,印度、马来西亚被弃割的成龄橡胶树会恢复割胶。国内市场上,天然橡胶产量近年下降趋势与弃割胶树复割因素对冲。预计2017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为1 263.8万t。

长期内,全球天然橡胶处于供应年增长3 %,需求增长3.5 %的连续第二年的供需不足格局内。中期内,当前国内外宏观面表现稳定乐观,天然橡胶市场供应充裕,需求预期乐观,当仍需时间才能逐步释放,进口量居高不下但预期稳定,轮胎企业开工率逐渐回暖,且未来预期乐观,由此中期基本面略偏中性,下方成本支撑较强,导致中短期内沪胶仍难摆脱区间整理格局,但中期下方成本支撑较强。

乐观情况下,沪胶走势依然有出现阶段性大幅回升的潜力,不过受制于宏观经济回暖速度缓慢和橡胶市场基本面供求缺口较小,预期沪胶反弹时间和空间将较为有限,具体反弹幅度要视宏观经济面、产区政局、厄尔尼诺等天气状况对产出影响的程度,以及下游消费是否能达到预期般乐观。某些关键因素的临时冲击或将导致价格的极端变化,但事件冲击所带来的行情回调仅应视为回调而非反转。

(根据《民橡网》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割胶天然橡胶供需
【广东农垦】广东农垦2021年冬春农民大培训迎来收官
2020年4月28日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2020年3月 27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
2018年1月29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2017年12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需情况
未来的天胶生产,人工与机器的配合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