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乌托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017-07-27孙梦舒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乌托邦资本主义人类

孙梦舒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然而,人类的精神财富却日渐稀薄。以恩斯特.布洛赫为典型代表人物的一批知识分子试图寻找化解这场精神危机的方法,并试图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刻的批判。纵观人类思想发展史,乌托邦思想贯穿其中。乌托邦思想代表当时苦难下的人民对美好生活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追求。

关键词:乌托邦理论;当代意义

一、乌托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乌托邦”理论的起源

1.“乌托邦”一词的定义

古乌托邦(utopi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没有的地方”,延伸意思是指一种人类空想的、不可能实现的完美世界。“乌”是没有,“托”指寄托,“邦”则是国家的意思。

2.“乌托邦”理论的起源

追溯乌托邦理论的起源,早在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就构造了乌托邦这一思想的基本形态,这一构造展现了柏拉图对当时社会现状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浓厚关怀,对乌托邦思想的产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乌托邦”理论的发展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原动力,很多愿景虽如雾里看花不缺实际,却是很多人们在绝望中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乌托邦”一词在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撰写的名著《乌托邦》中被首次正式提出。托马斯.莫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叫“乌托邦”的美好的、和平的国度。在那里,人们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没有压迫与剥削、没有等级与奴役,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托马斯.莫尔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人们必须消灭它。“如不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在经济方面,他坚持按需分配的原则,让每一个人都过上有衣穿、有饭吃的理想生活;在教育方面,他坚持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书本上的知识应当与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且注重公民的道德培养;在政治制度方面,他提出了一种与当时专制制度截然相反的民主制度:官员由全部公民选举产生。托马斯.莫尔刻画了共产主义的雏形,为后期的社会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在西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16世纪到17世纪,出现了很多乌托邦式的著作,其中包括温斯坦莱的《自由法》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这些著作通过深深浅浅的文字描绘出一个美好而理想的社会,并对后期的政治学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世纪,梅叶、摩莱里等人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使“乌托邦”思想走向理论论证。到19世纪,乌托邦思想发展到高潮阶段。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详细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人类应该打破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他们强烈地表达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类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

二、乌托邦理论的三种类型

(一)布洛赫的乌托邦“本体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欧洲一片兵荒马乱、哀鸿遍野,整个欧洲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以布洛特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在布洛特看来,“乌托邦”是指一种完美的社会状态,是可以超越世界上任何一种现存社会的理想社会。人类对这种理想社会充满憧憬与幻想,却无法达成现实。布洛特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都商品化,只注重利益上的满足,而忽略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充实。1918年,布洛赫在他发表的《乌托邦精神》一书中说:“我们已经沦为最可怜的脊椎动物;我们中的所有人要么崇拜自己的肚子,要么崇拜国家;除此之外,一切都降到了笑话或娱乐的水平。”人类被利益所束缚、陷入精神缺失的艰难困境。想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必须唤醒人们的乌托邦精神、重新找回自我。布洛赫试图通过人类主观的想象和希望去激发社会发展的潜能,将乌托邦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马尔库塞的乌托邦“终结论”

1967年,马尔库塞在柏林自由大学作出一篇名为《乌托邦的终结》的演讲。这篇演讲的内容并非题目字面上所示的终结乌托邦,而是想要终结纯粹空想、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思想。马尔库塞认为应到回到马克思早起的人道主义思想中,强调对人的本性和需求的注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除人类的异化,也只有人道主义的乌托邦才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正如他所说的:“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种可能性,即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而不是从乌托邦到科学。”

(三)哈贝马斯的乌托邦“替代论”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乌托邦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日渐衰落,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热情也在慢慢减退。哈贝马斯认为不能将劳动生产和交往行动这人类活动的两大领域混为一谈,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除了生产关系,还应当有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形成全社会普遍认同和遵守的道德和规则,以“交往范式的乌托邦”替代“劳动社会模式的乌托邦”,人类才能建立一个平等、自由解放的美好社会。

三、乌托邦理论的意义

(一)乌托邦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通过乌托邦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揭露了当时人类的变态心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完全异化了的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化束缚了人的本性,过度追求经济上的利益,而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人本身也沦为商品经济的奴隶。

(二)乌托邦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并不是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良方,只有建立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新的制度,人类才能得以真正的自由和解放,社会才能得以合理合乎人性的发展。在资本主义这个人类本质被扭曲的社会,只有通过乌托邦精神唤醒人类灵魂深处沉睡的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幻想与愿望,才能建立人道的、自由平等的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也为社会主义的探索开辟了确实有效的道理。

四、乌托邦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坚持公平和正义

乌托邦理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宝贵遗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关于乌托邦理论的叙述各有不同,但公平与正义却屡次出现在这些马克思主义者们的笔下。在当代中国,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还是国家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公平正义无不深入其中。2014年7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正是因为我国坚持公平与正义作为发展的原则,中国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游刃有余、国富民强。

(二)坚持民主与法制

乌托邦理论中坚持人民平等而自由,人类的自由权应该得到保护,并且18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把法律条文形式运用在乌托邦思想之中,这对当代中国也有重要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坚持民主与法制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原则,也是我国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

五、结论

当和平取代了杀戮,当文明取代了蛮荒,当发展取代了落后,中国已经卸下“东亚病夫”这一屈辱包袱,取而代之的是让全世界都瞠目结舌的发展奇迹。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变追求和坚定不移建设理想社会的决心,成就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成就了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美满生活。我们不能丢弃乌托邦精神,却也必须正确看待乌托邦精神。乌托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神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乌托邦精神也是一把双刃剑,如若不能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能正对认识和对待,就会危机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只有正确的看待乌托邦精神,既不能一直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并通过科学的、合乎人道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努力与奋斗,才能使梦想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哈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曼海姆.乌托邦与意识形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猜你喜欢

乌托邦资本主义人类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艺术乌托邦的缔造者
人类第一杀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洪峰马原们的乌托邦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