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

2017-07-27祁蒙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人文精神培养

祁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摘要: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是响应国家号召的表现,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鉴于这些益处,学校需要加大对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力度,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拓宽民族音乐教学的途径,注重学生的情感作用来培养民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民族音乐;人文精神;培养

在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政策号召下,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时风靡全国,以国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始走进了学生们的教学生活。民族音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凝聚了先贤的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倾向。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强烈的冲击着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文化渗透造成青少年对于自己国家的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部分学生甚至一味崇洋媚外,不能深刻领会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意识到了这种现象的危害性,我国教育部规定在音乐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并不主张全盘否定西方文化,而是要借鉴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意识一直以来都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民族音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简单说就是人类的自我关怀,具体表现为维护和关切人类的尊严、价值、以及命运,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遗产表现出高度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在于它有人文,有属于自己民族发展的独特文化。因此,人文精神在国家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中、国民人文修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

(一)有利于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传承和发展凝聚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的智慧和心血,这些民族的精粹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受外来文化的入侵,一些不良思潮严重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会听信这些谣言,对祖国的发展持怀疑态度。因而,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多了解自己祖国的伟大,知道这些优秀作品中凝结的智慧,会为我们先人的智慧感到自豪,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也会渐渐明白,并非“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二)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本身就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民族音乐作为一个地域或者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更能带我们走进另一个精神世界。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比如《二泉映月》、《茉莉花》等等这些优秀的作品,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每当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时,它都会带我们走进另一番世界,能够让我们放空心情,抛却世俗烦恼。因而,让学生修学民族音乐,经过音乐作品鉴赏课的训练,学生们对于这些经典作品的欣赏能力会逐渐提升,在这样经典音乐的熏陶下,学生的对于自己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渐渐养成高尚的情操。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水平

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会有音乐鉴赏课,音乐的演奏需要投入感情,学生们需要在经典作品中去捕捉那些动人感情,他们必须反复听,而不是如同我们平常听音乐那样,学生们需要注意旋律、节奏等,短时期内是难以掌握这样的技巧,但是如果长时间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会提高许多。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能够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和历史形成,在此学习过程中,我们能深刻领会到祖先们在创造音乐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每一种民族音乐中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在音乐题材上丰富多样,风格迥异;每一个动人的旋律都凝聚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在旋律的跌宕起伏中,我们能够看到每个民族的拼搏和奋进。不同的地域风情也会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比如说北方的音乐整体上而言比較豪迈粗犷,音调高亢激昂;而南方的音乐就较为柔美,旋律娓娓道来,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因而,音乐的创作和地域风情有很大关联,长时间影响,音乐会自己形成一个情感空间,通过音乐我们就可以深深感受到来自于一方地域的民族感情。

二、民族音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措施

(一)学校要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文化阐释能力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学校必须通过隐形教育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精神。在学校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老师,学生通常也把老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发挥的关键作用。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精力去培养老师的人文精神,创造条件要求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参加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文化阐释水平,老师的水平一旦提高,他的言行举止、思想行动就会传递给学生信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人文精神自然会得到培养。

(二)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塑造人文思辨能力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作用极其重要,因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需要各方面环境的良好配合,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才能提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学校的课堂氛围较为严肃沉闷,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学生不能浪费在课堂上的一分一秒,教师则是一味的输送知识,也不去考虑学生到底有没有将知识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之下,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且他们的思维也会受到限制和束缚,老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试图转变一下师生角色,无论是学习什么样的知识,都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思想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法,各方面都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三)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拓宽民族音乐教学的途径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多是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练习教学。想要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还需要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音乐的创作需要灵感激发,如果一味通过灌输和练习习得的音乐技能,并不能真正打动人。真正的音乐需要学生进行不断揣摩和领会。因而,学校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民族音乐家来学校为学生进行讲座,在专业老师的指点下,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看法会发生质的飞越。除此外,学校要加大民族器乐的课时量,在学校的选修课程中增设民族音乐课,聘请专业的老师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校也要多组织举办一些有关民族音乐的比赛,让学生加入到竞赛中来,感受民族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进而渐渐喜欢上民族音乐。

(四)重点突出音乐的情感作用

民族音乐的精髓在于演奏,因而演奏技巧是民族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演奏技巧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民族音乐的演奏与听众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这样的演奏仍然很失败。演奏技巧是民族音乐的精髓,那么情感就是民族音乐演奏的灵魂。任何一种民族器乐演奏出来的旋律如果不能打动人,如果不能营造出一种意境,那么这个作品就是失败的。经典的作品经得起实践考验,在学校中用来教学的音乐作品都民族音乐中的经典,每一个旋律都蕴含着情感,需要学生们进行仔细品味,琢磨原作者是如何将这样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来的。任何艺术的传播和表演都需要情感为其注入活力。因而,在学习民族音乐时,学校除了要传授其演奏技巧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在演出中的情感流露和表达。

参考文献:

[1]陈四海.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人文精神培养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