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商隐诗歌意象创新认知研究

2017-07-27马绒绒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7期

广西师范大学

摘要:唐末诗人李商隐,是继李白、李贺之后另一位蜚声文坛的诗人,其诗素来以奇异和难解著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无题诗。自1980年莱考夫将隐喻纳入认知语言学视角以来,对其诗的研究打破了传统修辞学观点。本文从意象拓展视角入手研究李商隐诗歌意象的新奇性,探究诗人独特的认知过程。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新奇性;意象创新

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意象是情感与形象的结合,作者将情感外化并寄托于客观对应物,化情成“象”。文学意象寄托着诗人的情愫,通过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为表达特定的文学主题(即中心思想)服务,其象征性具体体现为移情作用。在西方文论史上,移情理论最早由十九世纪德国文论家立普斯提出,经历了费肖尔父子、立普斯、谷鲁斯和巴希等人的不断创新和补充,最终完善并成形。该学说主张在文学创作和鉴赏中,将主观思想寓于客观形象,使感性因素与理智或回忆的因素完全融为一体,在由我及物的审美愉悦中凸显意象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中的中介作用,以期引起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共鸣。这种审美情感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情感和象征主义,以联想作用为前提,又不完全等同于联想,西方盛行的移情说与中国传统文论观之“境界说”与“物我合一”观点相通。与文学视角有所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意象(image)是我们认知事物时范畴化和概念化的方式,是我们在具身认知的心智体验下,运用一系列认知策略形成概念和意义并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工具,是思维之本质所在。李商隐诗歌历来是文学评论家及语言学家谈论的焦点,诗人以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三类意象为依托,融入独特的爱情、仕途及人生体验,形成了“混沌的心灵场”,侧显其人生沉浮。李商隐的无题诗新奇卓绝,广为流传却难以解读,与诗人自身深刻的人生体验与意象创新使用息息相关。综合文学意象特有的移情功能,本文坚持将文学意象的寄寓观、移情观和认知语言学体验观、认知观相结合的观点,来探讨李商隐诗歌意象的新奇性。

一、李商隐诗歌意象创新研究

李商隐诗歌意象丰富多变,诗人往往运用不同意象表达相同或相似的文学主题,而同类意象也可用以表现不同主题。经粗略统计,李商隐诗歌意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自然景物类:柳树、牡丹、蜡烛、蜡炬、红泪、春蚕、残灯、冷雨、西窗烛、棋弹局、蝉、竹笋、高松、小松、野菊、梅花、槿花、樱桃、牡丹、流莺、飘灯、烛影、龙凤、鹰隼、蛟龙、鸑鷟、鸱鸮、巴江柳、断肠柳、相思树、合欢枝、嘉瓜藤蔓、碧玉寒浆、花房密脾、柳枝莲叶、紫凤青鸾、孤凤离鸾、龙凤赤麟、寡鹄羁凤、苍龙凤女、游蜂舞蝶、雄蜂蛱蝶、锦鳞绣羽、朝云暮雨、巫山云雨等。

历史典故类:徐妃“半面妆”、青女素娥“斗婵娟”、 九子铃、九重门、“巢阿阁”、西王母、庄周梦蝶、莲花佛身、章台走马、益德报主、阿童镇秋、贾生说道等。

神话传说类:嫦娥、月姊、紫姑、织女、星娥、麻姑、西王母、萼绿华、杜兰香、上元夫人、紫府仙人、巫山神女、湘妃、宓妃、洛河神女等;月宫、蟾宫、瑶池、蓬山、碧城、紫府、十二峰、玉山、东海、蓬山等。

李商隐诗歌以上三类意象均被用以表现以下四类文学主题:爱情、友情、政治感慨与人生感悟。下文取其部分脍炙人口的诗作并以此四类文学主旨为坐标,从认知层面探讨意象的新奇性。

(一)爱情

昨日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未容言语还分散, 少得团圆足怨嗟。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昨日》 这首诗属爱情诗,诗人以神话意象“紫姑神”指代所恋之人。“紫姑神”在神话典故中原为人妾,因受正妻嫉妒被害致于正月十五日死去,此时正值月圆之时。该诗首联和颔联描述二人聚少离多,相互思慕。颈联“二八月轮”指阴历十六,“蟾影破”以嫦娥月宫金蟾影支离破碎暗示月之盈亏,该神话意象与“紫姑神”相呼应,点明时日。月之“一圆一缺”暗示诗人与女子团圆无时,下句以古筝“十三弦柱”取十二柱之断弦意喻残缺不完整。从李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及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典故可知,中国文学素来就有以明月象征親人团聚之传统。而李商隐别具一格,不言月之盈亏,反以“蟾影破”之本体隐喻和“紫姑神”神话意象一起转喻月之盈亏的时间差,可谓新颖巧妙。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同属爱情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脍炙人口。在谐音双关中,“丝尽”实为“思尽”,诗人以自身爱恋的痛楚体验为基础,借“春蚕”、“蜡炬”意象为依托,以实体隐喻表现自己如蚕吐丝、如蜡燃泪般忠贞不渝的爱情。该句之所以能流芳百世,究其原因,概因作者视自然意象视死如归之精神如同自身奋不顾身的爱情执念,情真意切且发自肺腑之故。

无题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

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珍重,眉细恨分明。

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此诗描写年轻女子的恋情。首联、颔联将女子娇艳美貌与仪态喻为巫山神女、出水芙蓉,服饰华美而动人。颈联描述其与情人织锦传书、频繁通信,殷勤盼归而不闻音讯,进而愁眉细挑、由爱生恨。末尾以“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一句劝之,警告女子远离触目伤怀之物。弹棋局中心起伏不平,而女子内心情绪波澜忐忑不平,此结构隐喻将女子娇恨之情表露无疑,足见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棋弹局意象之新颖别致。参照李商隐诗歌《柳枝五首》“玉作谈棋局,中心亦不平”,以诗证诗,可将此诗解读为李商隐为其所恋歌妓柳枝所作的情诗。除以上各例之外,李商隐诗歌于爱情主题上的意象创新,在《无题二首》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二句中也有体现。

(二)友情

赠白道者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李商隐作此诗赠别友人白道士,二人惜别于徐风春日。“十二楼”与“灵风碧桃”意象均是道观景象。“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二句作者载離愁于酒壶,正所谓“以酒消愁愁更愁”。此诗以云台道观主持张申持仙壶收入天地日月并夜宿其中的神话传说,使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愁与天地日月以容器隐喻化为一体,可见其浩浩汤汤,无法割舍。

(三)政治感慨

除情感主题诗歌以外,李诗又在政治题材上活用意象,下文以《齐宫词》和《南朝》为例观之。

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齐宫词》一诗,作者借齐梁两国王朝更迭粉刺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金莲无复印中庭”指代齐国灭亡以后,齐废帝的潘妃再也不能舞步生姿,齐国寿终正寝。“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二句,讽刺梁国君主不思齐亡前鉴、重蹈覆辙。“九子铃”本为齐国宫廷建筑之饰物,此处诗人以饰物转喻宫殿及宫殿转喻皇权的双转喻手法刻画出统治者的昏庸与无能。风雨飘摇梁王朝,危如累卵不自知。虽为“犹自风摇九子铃”,实在表达恰似南唐后主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无奈。王朝更迭的风云变幻定格在穿越齐梁时空域的“九子铃”这一文化意象上,承载着统治者“换汤不换药”的腐朽体制和兴衰存亡之宿命。

南朝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该诗系大中十一年李商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时作,描写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是一首咏史诗。徐妃名昭佩,是梁元帝萧绎的王妃。她出身名门,祖父是前齐国太尉徐嗣之,父亲是梁朝侍中信武将军徐绲。据史书记载,徐妃相貌平平,且嗜酒、性妒、擅淫,萧绎对她很冷淡。因萧绎天生一目失明,徐妃并不因循常规地讨好自己的丈夫,而是有意赌气欺负他。每次见萧绎之时,她故意在一侧脸上精心化妆,另外半边脸则素面朝天,意在传达:“你不是只有一只眼睛吗?有半张脸给你看就足够了。”徐妃私生活淫乱,与其私通的男人不少都留名史册。萧绎身边的亲信暨季江曾对人感叹:“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大意为“柏直的狗老了还能跟着主人狩猎,溧阳的马老了还英姿飒爽,徐妃年纪虽大,却依旧风情万种。”由此便有了“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说法,指中老年女性虽然年华逝去却仍存春心,骄奢淫逸。作者将该历史典故引入诗中,带有强烈讽刺意味。封建统治者偏安一隅、乐不思蜀,其半壁河山“分天下”的自负情怀与徐妃“半面妆”的自满情节构成李商隐别出心裁的结构隐喻,体现出封建君主虽据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的长江天险却苟安残喘而不思进取。从认知角度视之,以颜面隐喻个人尊严及社会地位的传统表达数不胜数,比如:硬撑门面、洗心革面、正面人物、无面目见江东父老、头面人物、南面百城、南面之尊、冷面寒铁、八面威风、体体面面等,我们也常说“失面子、丢尊严”。“政权分裂”的实体隐喻表达亦有“权力分割、权分天下、三权分立”等。此诗“休夸分天下”与“只得半面妆”通过语篇衔接与连贯机制实现了实体隐喻与结构隐喻的复合映射。在传统隐喻的表达上,历史典故意象“徐妃半面妆”丰满了诗歌目标域所指和历史文化意蕴,具有中国特色古情风韵。下图由具体到抽象的跨域映射过程体现出“徐妃半面妆”意象的新奇。(见图一)

(四)人生感悟

木兰花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在人生感悟的题材上,《木兰花》借木兰舟自喻,抒发诗人漂泊不羁的惆怅之感。朝朝日日,在破晓时分萧瑟冷清的洞庭湖边,诗人扬帆为友人送行。浑不自知,几度木兰舟中极目远眺,诗人却忘记了自身其实也如一叶由木兰花树所斫成的孤舟,俨然已沦为天涯羁客。“不知元是此花身”,无论是木兰花还是由之所造的木兰舟,二者本质上“皆是天涯沦落人”,任凭命运摆布,终都难逃漂泊。诗人幡然领悟“木兰真面目”,意识到自己也是身不由己、四海为家,此处木兰花及木兰舟的新奇意象体现的不仅是事物本质与现象的转喻互指,更融入了诗人深刻而别处心裁的人生体验。

二、小结

至此,本文从转喻、隐喻等认知视角透析了李商诗歌在自然景物、人文事物、神话传说等意象之上的拓展与创新,足以看出,意象的丰富及个性化使用对刻画诗歌主旨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李商隐诗歌“混沌的心灵场”意境中,新奇意象的阐释力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2]安微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之第二辑——李商隐研究专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3]黄世中.相见时难别也难:李商隐集[M]. 郑州: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5.

[4]李永田,董西平.李商隐诗赏读[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 2007.

[5]葛稳罡.李商隐诗歌意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

[6]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2,34(2): 82-89.

作者简介:马绒绒(1989—),女,汉族,甘肃天水,硕士,广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