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妈妈”是陪练,“坏妈妈”是磨炼

2017-07-25文◎桐

家庭生活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陪练琳琳闺蜜

文◎桐 桐

“好妈妈”是陪练,“坏妈妈”是磨炼

文◎桐 桐

我有两个闺蜜,先我一步升级为妈妈,她们两个人的个性和育儿方式完全不同,却都养出了异常优秀的儿子。

“好妈妈”,做儿子的陪练

闺蜜小婉温柔大气,“既可冲锋陷阵,又可安守后方”,堪称男人的心头宝。她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儿子不可撼动的学霸地位,而是母子之间毫无芥蒂的交流方式,正值青春期的儿子不仅丝毫没有逆反倾向,还常常和老妈交流心事。

我很好奇闺蜜小婉如何连青春期的孩子都可以搞定,决定深挖一下细节。她告诉我,对于儿子来讲,她就是一个陪练。前不久,期末考试成绩公布后,儿子班上的某学霸为了庆祝自己再创辉煌,决定自送一件礼物—向心仪的女生表白,并且将表白成功的过程发在朋友圈,获得强力点赞。

闺蜜趁机不动声色地问儿子,可有中意的女生,儿子淡淡地说:“算是有吧,不过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我问小婉:“如果他不够自律,决定向心仪的女生表白怎么办呢?”小婉妥妥地笑道:“他是我儿子,我了解他,只要给他足够的信任,他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做法!”

我还是有些不明就里,于是请她举例说明,儿子这样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她想了想说:“有一次准备期中考试,我看他复习的方法不太对,就告诉他换一种方法会更好。儿子并没有采用我推荐的方法,反而问我,‘妈妈,如果我不试一试自己的方法,怎么会知道这种方法就不好呢?还有,你怎么就能肯定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呢?’我听完,立刻收声,‘好的,你就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吧,即使没考好也没关系!’考完试,儿子的成绩果然不理想,他自己总结道,‘看来我的方法真的有问题,我应该试试你的方法,或者是别的什么方法!’后来,这孩子逐渐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花了一段时间,但是效果非常理想!”

我点点头,给予孩子试错的权利,并且和他一起承受失败的代价,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在宽松和信任的环境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不过,这样的信任,必须要内心非常强大的妈妈,才能给予孩子吧,如果经过不断地试错,孩子依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那又该怎么办呢?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闺蜜时,她略显无奈地说,“那就只能等待!”“这会不会有些消极?”“看上去是,但是,如果孩子还没有领会到的道理,你说再多次也没用。反之,如果时候到了,他自然就会明白!”

小婉的儿子虽然品学兼优,也有自己的软肋——体型偏胖,运动不佳!家人、老师多次提醒和带动,都收效甚微,闺蜜于是果断决定停止唠叨,让时间给他教训。前一阵,儿子参加了一个少年班的招生考试,各科成绩名列前茅,本以为可以稳稳地将录取通知书收入囊中,却在100米考试中因一秒之差没及格,遗憾出局——儿子难过得好久都没缓过劲儿来。

闺蜜几乎想动用各种关系,帮儿子圆梦,理性考量之后还是咬紧牙关,按兵不动。果然,一段时间后儿子开始自觉自愿地投入运动,并且领悟出一个深刻哲理,“有时候,理想和梦想就只有一秒钟的距离”。

听到这里,我不禁心服口服。可是,作为闺蜜小婉的反面教材,急脾气的我,即使看过许多育儿书籍,懂得无数情绪管理技巧,还是会忍不住对着家里的熊孩子河东狮吼,原形毕露。我们这一款女人,要成为所谓的“好妈妈”,几乎就像被彩票砸中一样,希望渺茫。

“坏妈妈”陪着孩子一起磨炼

琳琳和我一样,是个急性子,她儿子是我见过最淘气的熊孩子,能用各种招数把大人气得冒烟儿。但这熊孩子也和小婉的儿子一样,长期稳居学霸地位,并且对各类科学问题充满浓厚兴趣。前不久,10岁的熊娃还因为一个二战时期的军事问题向该领域的学者发了邮件,并收到对方的详细回复,开心不已。

和小婉家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全不同,琳琳家里常常上演“喜剧变悲剧”的桥段,前一秒钟熊娃还搂着妈妈的脖子说“I love you”,后一秒钟,两个人可能就会因为什么事吵得不可开交,然后第一百零一次绝交。

我曾经目睹过琳琳和熊娃之间的争吵,熊娃不知做了什么,惹得闺蜜大声发飙。刚开始,熊娃也跟着嚷嚷,后来忽然发现老妈真的生气了,赶紧闭上嘴巴,飞速地转动小脑袋,抛出一连串的甜言蜜语和补救行为哄老妈开心,完全看不出刚才的暴风骤雨对他的情绪有什么不良影响,相反,倒觉得他自我调适能力特别强。

我和琳琳探讨熊娃的这一特点时,闺蜜总结道,“孩子适应能力挺强的,我们不用特意给他营造温室一样的环境,他将来要在社会上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形,在家里就应该也是什么样的情形。重点是,他必须要有足够的正能量,不然,一点点不愉快就能让他郁闷半天!”

我点点头,心中却冒出一个问题,“可是,这种正能量来自何处呢?每个孩子都会和父母发生冲突,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将这些冲突成功变成正能量的呀?”

按理说,琳琳并不符合好妈妈的定义,她和我一样情绪化,和小婉的大气端庄范儿完全不同—既不那么喜欢琢磨儿子的心思,更不会特别关注儿子的学习问题。她究竟有什么特别的魔力,让自家的熊孩子快乐生长呢?

于是,我继续和琳琳切磋探讨,“那你如何激发孩子的正能量呢?或者说,在育儿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看重的事情呢?”闺蜜想了想说:“如果要说有我特别在意的事情,可能就是磨炼孩子的毅力吧。我之所以经常带他一起旅行,就是因为,在旅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面对和解决这些困难的能力会让他非常受用!”

听了琳琳的话,我如获至宝。的确,闺蜜是个标准的户外达人,身手矫健,步履如风,她家熊娃从小就跟着她暴走、露营、爬山,只要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她绝不帮忙。

有一次,我和琳琳带着她家熊娃旅行,琳琳特别挑选了一段路程徒步,下过雨的山地不仅崎岖而且泥泞,让我痛不欲生,闺蜜偷偷告诉我:“你可让向导帮你背包,回头给他一些小费就好!”

看到我卸下重担,闺蜜的儿子也在一旁叫苦不迭,试图博得老妈的同情,闺蜜却充耳不闻,“加油,马上就要到达终点了!”熊娃虽然累得龇牙咧嘴,也只能咬咬牙跟着狠心的老妈继续前进。

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熊娃特别崇拜自己的老妈,他认为老妈上得了高山,潜得了深海,能文能武,美艳无比,因而绝对不允许别人说自己老妈一句坏话。有了这些亲密的连接打底,琳琳和熊娃之间就算上演了无数次的“绝交”桥段,也能分分钟回到亲密无间的状态。

我逐渐意识到,琳琳虽然和我一样急脾气,但是就做妈妈这件事情而言,她并不特别在意自己的不利之处,反而善用自己性格中积极的一面,给孩子正面的影响和打磨,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个性。

从琳琳家出来,我的头脑中勾勒出两个风格迥异的画面:小婉的确是个标准好妈妈,温柔大气,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对孩子既信任又包容,孩子很容易对妈妈产生安全的依恋,并激发强大的自信和自律。

反之,琳琳这样的急脾气,虽然并不完美,甚至缺点多多(和标准的好妈妈相比),但极具个人魅力,独立果断,像山一样影响和激励孩子,对孩子既淡定又放手,孩子很容易和妈妈之间产生紧密的连接,坚毅而又勇敢。

两个闺蜜的不同经历让我不禁开始思考,或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好坏,也没有真正完美的类型。如果说“好妈妈”是陪练,是正面教育,那么,所谓的“坏妈妈”就是磨炼,是挫折教育;“好妈妈”让孩子看到了世界的阳光面,“坏妈妈”让孩子看到世界的每一面。

“坏妈妈”让孩子更具冒险精神

大多数的妈妈都不完美,我们完全可以更加自豪和自信地面对自己,与其用放大镜不断夸大自己的小毛病,视它们为通向“好妈妈”路途上的绊脚石,还不如换一个思路,看看自己身上具有哪些正能量,能够帮助熊孩子完成进化和蜕变。

从这个角度看来,我们应该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给了孩子真实的生活体验。更何况,那些在我们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妈妈,可能也有着大大小小的不完美,只是她们巧妙地化解了而已。

编辑/徐金皓

猜你喜欢

陪练琳琳闺蜜
好闺蜜
牙印之谜
我的闺蜜
树叶哭了
只是点点头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靠谱闺蜜
备孕别全听闺蜜的
只是点点头
特殊陪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