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炎症介质TNF-α的影响

2017-07-25孙红英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肾镜

孙红英

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炎症介质TNF-α的影响

孙红英

目的 分析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炎症介质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5—2016-05于铁煤集团总医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医治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设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异丙酚麻醉,研究组行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比对两组各时间点HR、MAP变化、血清IL-6浓度以及血清TNF-α浓度。结果 麻醉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T2、T3、T4与T1对比(P<0.05);T3、T4时研究组血清IL-6浓度与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医治时予以患者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浓度与IL-6浓度,并提高医治疗效。

异丙酚;氯胺酮;经皮肾镜碎石术;炎症介质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具适应范围较广、创伤小、手术时间较短、结石去除率高以及取石速度较快的优势,近几年逐渐被结石患者以及泌尿外科医师接受[1-2]。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之前多予以患者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为明确氯胺酮联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本研究针对我院2015-05—2016-05选取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05—2016-05于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医治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设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女22例,男23例,年龄25~61岁,平均(43.28±6.34)岁,术后66例未发生SIRS,24例发生SIRS;对照组女21例,男24例,年龄26~73岁,平均(45.12±5.93)岁,术后63例未发生SIRS,27发生SIRS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ASAⅠ~Ⅱ级,未合并甲亢、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无发热与贫血,肝肾功能正常,资料齐全,意识清醒。排除标准:心率>90次/min,结石直径小于2 cm,近期留置输尿管支架或是肾造瘘管,术前发热,合并肿瘤、血液疾病,医治期间行PCNL以外的其他手术。

1.3 方法 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0.1 g鲁米那、0.5 mg阿托品,入室后常规监测患者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以及无创血压,局部麻醉下右颈内行静脉穿刺并置管。对照组行异丙酚麻醉,静脉注射0.4 μg/kg舒芬太尼、0.05 mg/kg咪达唑仑、0.15 mg/kg维库溴铵以及2.0 mg/kg异丙酚,依据其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状况间断注射舒芬太尼与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研究组行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静脉注射0.15 mg/kg维库溴铵、0.5 mg/kg氯胺酮、1.0 mg/kg异丙酚、0.4 μg/kg舒芬太尼以及0.05 mg/kg咪达唑仑,术中可持续输注氯胺酮0.5 mg/(kg·h)以及丙泊酚0.5 mg/(kg·h),并间断注射舒芬太尼与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两组通气参数:呼吸频率为12次/min,潮气量为8~10 mL/kg,吸入FiO2≥50%,以此维持SPO2≥95%。

1.4 观察指标[3-5]两组各时间点HR、MAP变化,于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T2)、手术开始60 min后(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记录患者动脉压与心率。两组各时间点血清IL-6浓度,在(T1~T4)4个监测点时取患者3 mL颈内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6浓度。两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在(T1~T4)4个监测点时取患者3 mL颈内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浓度。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22.0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组间比较用t检验,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点HR、MAP变化 T1、T2、T3及T4时两组HR、MAP对比(P>0.05),麻醉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T2、T3、T4与T1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各时间点HR、MAP变化(±s)

表1 两组各时间点HR、MAP变化(±s)

组别(n=45) 项目 T1 T2 T3 T4对照组 MAP(mmHg) 95.78±13.50 78.69±20.34 74.59±21.44 82.58±18.89研究组 96.34±12.56 78.82±19.52 77.04±20.12 81.28±20.52对照组 HR(次/min) 75.79±14.66 67.44±18.57 72.24±15.56 88.53±20.43研究组 74.75±14.89 68.47±16.76 74.52±16.24 85.28±19.17

2.2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IL-6浓度 T1、T2时两组血清IL-6浓度对比(P>0.05),T3、T4时研究组血清IL-6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 T1、T2时两组血清TNF-α浓度对比(P>0.05),T3、T4时研究组血清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IL-6浓度(±s,pg/mL)

表2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IL-6浓度(±s,pg/mL)

组别(n=45) T1T2 T3 T4对照组 7.59±2.18 7.90±2.32 18.73±4.90 26.64±7.42研究组 7.87±2.39 8.21±2.36 12.20±3.91 17.50±5.91t0.580 6 0.628 4 6.987 7 6.463 5P>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s,pg/mL)

表3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s,pg/mL)

组别(n=45) T1T2 T3 T4对照组 8.16±1.66 8.61±1.95 14.28±2.44 23.56±3.64研究组 8.21±1.82 8.47±1.84 10.14±2.43 12.53±3.37t0.136 2 0.350 3 8.064 8 14.916 2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PCNL术后多数患者并发感染,抵抗力较弱、炎症核心、泌尿系畸形、泌尿系统黏膜损伤、糖尿病以及肾盂穿孔造成的尿液外渗均是导致患者并发感染的主要原因,在进行手术与麻醉时,因炎症介质过度释放以及应激创伤,易造成感染性休克[6-7]。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之前多予以患者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为探讨氯胺酮联合异丙酚的麻醉效果,本研究针对我院2015-05—2016-05选取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适当控制炎症反应与机体应激可减少并发症与严重创伤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中,两组各时间点HR、MA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与T1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T2时两组血清IL-6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研究组血清IL-6浓度低于对照组;T1、T2时两组血清TNF-α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研究组血清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与余相地等分析结果相似[12],表明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医治时予以患者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浓度与IL-6浓度,提高医治疗效。TNF-α属于白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体系中最早出现,受体与TNF-α相结合后可启动核因子-κB的信号通路,激活其他类型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并共同形成具特征性的级联反应,继而促使炎性效应放大[8-9]。在级联反应中TNF-α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血清TNF-α的释放,有利于控制体内炎症反应不断发展,TNF-α的增强幅度和手术创伤程度一致,为炎症程度与组织损伤的敏感性指标[10-11]。氯胺酮与异丙酚为临床常用麻醉药,而异丙酚能明显地抑制住血清TNF-α、IL-6、IL-10以及IL-8的表达,并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与合成[12]。研究因多种原因影响,未探析并发症情况,有待再行研究。

综上所述,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医治时予以患者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麻醉不仅能降低患者血清TNF-α浓度与IL-6浓度,而且还能提高医治疗效,值得推广。

[1]王艳姝,朴美花,张晓栋,等.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2013,39(1):133-137.

[2]范志宁,双金权,高莹,等.氯胺酮分别联合异丙嗪、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药物用于兔麻醉效果的比较与评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2):1241-1243.

[3]陈涛.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6):2423-2424.

[4]张少峰,罗茂华,李云飞,等.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5):475-477.

[5]王文健,张翔,王儒蓉,等.不同剂量氯胺酮联合异丙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3,25(7):974-975.

[6]邱小宇.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2):194-197.

[7]韦华玉,王伟,路玫,等.血必净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4,3(25):12-14.

[9]柯齐斌,唐万英,朱贤林,等.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对PCNL患者炎症介质TNF-a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34):4187-4189.

[10]张传光,尹海军,徐学军,等.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72-74.

[11]夏宗禹,李风,石国忠,等.微通道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15-218.

[12]余相地,柯齐斌,唐万英,等.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对碎石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4):385-387.

2016-08-09)

1005-619X(2017)02-0195-03

10.13517/j.cnki.ccm.2017.02.036

112700 铁煤集团总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异丙酚氯胺酮肾镜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