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术后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7-07-25陆远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组间

陆远

复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术后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陆远

目的 探讨复合麻醉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患者术后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01—2015-12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50例)和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5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诱导后血压和心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各个阶段两组血压、心率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不显著,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1;观察组在拔管时、离开手术室时、拔管后1 h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1 h和术后3 h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不仅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和认知功能,而且起效更快,苏醒质量更高,麻醉效果满意。

复合麻醉;丙泊酚;瑞芬太尼;意识状态;认知功能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常见的微创手术,术中由于人工气腹对循环的影响,要求麻醉用药后快速进入麻醉状态,保持持久镇痛的同时,又要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苏醒迅速。因此,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尤为重要[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复合麻醉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01—2015-12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50例)和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50例)。观察组年龄25~36岁,平均(31.3±2.9)岁;体质量51~73 kg,平均(61.9±3.7)kg;ASA分级:Ⅰ~Ⅱ级。对照组年龄27~39岁,平均(32.9±3.3)岁;体质量53~71 kg,平均(61.3±3.9)kg;ASA分级:Ⅰ~Ⅱ级。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其他并发症者。③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1.3 麻醉方法 常规监测血压(BP)、HR、SpO2、ECG,BIS VISTA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麻醉深度。麻醉前10 min给予阿托品,给药方法:静脉注射,剂量:0.5 mg;给予鲁米那,给药方法:肌肉注射,剂量:0.1 g。

1.3.1 观察组 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仙林联合麻醉诱导,剂量:咪唑安定0.04 mg/kg,瑞芬太尼2 μg/kg,仙林0.1 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剂量:1.5 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给药方法:静脉注射,剂量:0.1 mg/kg。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60~80 μg/(kg·min)复合瑞芬太尼0.15~0.2 μg/(kg·min)微量泵持续输注,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泵入。术中每隔30 min追加维库溴铵,剂量:2 mg。

1.3.2 对照组 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剂量: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2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呼吸比1∶2,呼吸频率:12~14次/min。术中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吸入1%~2%异氟醚,间断静脉给予维库溴铵和芬太尼。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异氟醚。

1.4 判定标准 意识状态(OAAS)评分:完全清醒,5分;正常分贝谈话语速缓慢,反应迟钝,4分;目光呆滞,言语模糊,3分;患者昏睡,轻拍或轻推有反应,2分;轻拍或轻推无反应,1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共30分,27~30分为正常;21~26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0~20分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9分为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分数越低,认知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 两组诱导后血压和心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各个阶段两组血压、心率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这说明两组患者术中呼吸和循环系统均趋于稳定。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基础值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两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不显著,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1(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定向力恢复时间(min)观察组 50 1.7±1.4* 9.06±1.51 6.02±1.19对照组 50 3.9±1.1 9.96±1.50 6.10±2.31组别 例数 诱导时间 苏醒时间(min)

2.3 两组OAAS评分 观察组在拔管时、离开手术室时、拔管后1 h的OA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表3)。

表3 两组术后OAAS评分(±s)

表3 两组术后OAAS评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拔管时 离开手术室时 拔管后1 h观察组 50 3.3±0.5* 4.0±0.5* 4.6±0.3*对照组 50 2.4±0.1 3.5±0.6 4.1±0.5

2.4 两组MMSE评分 观察组术后1 h和术后3 h的MMSE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术后MMSE评分(±s)

表4 两组术后MMSE评分(±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h 术后3 h观察组 50 28.5±1.0 28.3±1.5 29.0±1.3对照组 50 28.4±1.2 27.9±1.8 29.1±1.5

3 讨论

由于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在浅麻醉下可能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量,且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特点,因此,要求麻醉诱导迅速,苏醒迅速[2-3]。但同时扩宫等操作对迷走神经造成刺激,患者疼痛感增加,影响血流动力学水平,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的情况。因此,腹腔镜手术中同时又要求麻醉维持时间长,这给麻醉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丙泊酚是常用的静脉麻醉药,被称为超短效静脉麻醉药,有起效快、半衰期短、苏醒快、无药物蓄积,镇静作用强、清醒质量高的的特点,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丙泊酚可控性佳,对抑制的深浅控制良好,但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3-4]。同时,丙泊酚几乎没有镇痛作用,单独用药时,对血压、呼吸的影响较大,患者常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呼吸频率减慢等情况。因此,临床常将丙泊酚与阿片受体类药物合用,以保证术中的安全。

瑞芬太尼是新型的阿片μ受体激动剂,药理学特性独特,起效快、镇痛作用强,可弥补单独丙泊酚用药的不足,且瑞芬太尼持续用药时不会产生蓄积效应,术后恢复快[5-7],不会对丙泊酚的意识和定向力恢复造成影响。瑞芬太尼的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而是通过血浆和组织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来实现,且半衰期不受输注时间的长、短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停药后10 min即可代谢干净。因此,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充分发挥了二者的协同作用,减少各自用药剂量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药物的镇静作用,避免过多使用镇痛药物而导致苏醒延迟,在临床麻醉中具有诸多优势[8-10]。

本研究中,两组诱导后血压和心率均出现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各个阶段两组血压、心率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两种麻醉方式均可以保障患者维持稳定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观察组术后1 h和术后3 h的MMSE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得分均在27分上以上,P>0.05,这说明两种麻醉方式都不会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1;观察组在拔管时、离开手术室时、拔管后1 h的OA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这说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较静吸复合麻醉起效更快,且清醒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更适合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不仅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和认知功能,而且起效更快,苏醒质量更高,麻醉效果满意。

[1]刘巧风,王惠珍,潘冰.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0,3(3):52.

[2]蔡俊岭.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481.

[3]曹晓芳.咪唑安定联合丙泊酚及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1):2095.

[4]骆宏,杨恒,胡友洋,等.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10):1213-1216.

[5]王鹏,吴永伟,刘启明.瑞芬太尼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合适剂量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8):802-803.

[6]冯连秋,张树波,夏萍,等.七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1):118-120.

[7]李云,张野,左友梅,等.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5):454-456.

[8]徐斌.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

[9]黎平,闵苏,王萍,等.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功能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8):755-757.

[10]王丽珊,杜静敏,赵彦君.BIS反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18):3034-3036.

2016-07-19)

1005-619X(2017)02-0193-03

10.13517/j.cnki.ccm.2017.02.035

116300 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