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次添加辅食,5个细节备忘好

2017-07-24郭诗琪专家支持衣明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会员山东省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编辑柳佳

父母必读 2017年7期
关键词:小勺妇幼辅食

文|郭诗琪 专家支持|衣明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会员、山东省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柳佳

第一次添加辅食,5个细节备忘好

文|郭诗琪 专家支持|衣明纪(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会员、山东省营养学会妇幼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柳佳

给宝宝第一次添加辅食,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经验:道理都懂,可一旦实战,各种不确定的细节还是会纷至沓来。这里,我们梳理了5个细节,给宝宝辅食添加一个美好的开端。

辅食添加的目的还是比较复杂的,包括补充营养成分,帮助婴儿适应不同口味、不同质地和不同种类的食物,促进婴儿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知觉的发展以及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发展,另外辅食添加还会促进面部肌肉、骨骼、牙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等。但具体到第一次添加辅食,主要任务当然是让宝宝尝试、接受他人生中的第一种食物。

何时添加?个体化决定每个宝宝开始的时间

4~6个月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这是一般性建议,指的是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一定不要早于4个月,如果满6个月后,应尽早开始。

具体到每个宝宝,辅食添加则是需要个性化来看待的事情,需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和接受能力。

首先,要看宝宝的生长状况,如果一段时间宝宝吃奶量不变甚至加大,但是体重增长不良甚至不增,则提示需要添加辅食作为营养补充了。此外,还要注意仔细观察,每个宝宝行为能力不一样,添加的时间也不一样。

比如,抬头稳、伸舌反射消失,说明宝宝可以接受勺子喂养了。宝宝能够靠坐,说明他能比较安全地吞咽固体食物了。宝宝常常盯着大人吃饭目不转睛,则说明宝宝自我意识增强,对探索外界兴趣增加,对吃饭有了强烈的兴趣。宝宝能够有目的地将手或者玩具放入口内,则说明宝宝的手眼、手口协调能力发展了。

宝宝学习进食是多感官、多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行为能力水平,如果宝宝的能力发展到达了,给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则是适宜的。

第一次添加,找个合适的好时机

第一次添加辅食,不仅要选择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时候,还需要观察宝宝的情绪,选择宝宝情绪良好时开始会更好。找一天宝宝没有生病,且精神愉快时,给宝宝先吃一些母乳。然后开始尝试少量辅食。如此,因为有母乳垫底,已经半饱,宝宝不会因为饥饿导致不好的喂养体验,影响下次尝试。无论第一次是否尝试成功,都可以根据需要,在尝试后给宝宝母乳或配方奶,让他身心都饱足。这样宝宝会更加愿意接受辅食。随着婴儿辅食量的增加,婴儿辅食可以成为单独一餐,随后过渡到辅食喂养和哺乳间隔的模式,每天奶类喂养4~6次,辅食喂养2~3次。记住,宝宝患病时,应暂停引入新食物。

吐出新食物,并不代表不喜欢

宝宝刚开始学习接受小勺喂养时,只会舔吮,甚至将食物推出、吐出。父母会误以为宝宝拒绝新食物。其实,宝宝的这些小动作只是表示他进食技能不足,需要时间和机会慢慢练习。父母可以用小勺舀起少量米糊放在宝宝一侧嘴角让其舔吮。

此时,一定要记住,不要将小勺直接塞进宝宝嘴里,这样会让帮宝宝有窒息感,产生不良的进食体验,影响辅食添加。

首次添加婴儿营养米粉,别太稀或太稠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首选强化铁的宝宝米粉。因为它是最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且工业化制作的婴儿营养米粉采用谷类酶解工艺,将较大的淀粉分子分解为小分子,适合宝宝的胃肠道特点,易于消化吸收。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营养米粉不是方便米粉,也不是半成品,营养米粉强化了铁、钙、锌、碘等多种营养素,是专门为刚添加辅食宝宝设计的均衡营养食品。尤其是其中所含的铁,是此月龄宝宝需要的重要营养素。很多父母觉得自家做的米粉更新鲜、更放心,但是自己家里做的米粉中营养成分不丰富,不均衡,并不利于宝宝的生长所需。

应注意的是,辅食的能量密度应该高于母乳,冲调米粉时,不宜太稀。最好用温水或奶冲调成稍稀的泥糊状,稠度大致是能用小勺舀起呈炼乳状流下,不会很快滴落。如成滴水状流下则太稀,难以流下则太稠。

Tip:米糊这样冲调

1在已消毒的宝宝餐具中加入1份米粉,量取4份温开水或温奶(或按照说明书介绍的水与米粉的比例进行冲调),温度约为70℃。

2将量好的温开水或温奶倒入米粉中,边倒边用调羹轻轻搅拌,让米粉与水充分混合。

3倒完水或奶后要先放置30秒,让米粉充分吸水。

4然后,再搅拌。搅拌时调羹应稍向外倾斜,向同一方向搅拌。

5如有结块颗粒,可边搅拌边用调羹将结块压向碗壁,以便压散结块。

引入新食物,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给宝宝引入新食物时,应特别注意观察是否有食物过敏现象。第一次,只需尝试1小勺。第一天,可以尝试1~2次。第一种食物添加后,需要观察2~3天,甚至更长时间,再视宝宝情况增加进食量、进食次数或食物种类。

确定一种食物添加后,宝宝没有不良反应,适应良好,才可以再引入一种新的食物。

如在尝试某种新的食物的1~2天内出现呕吐、腹泻、湿疹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停止喂养,待症状消失后再从小量开始尝试,如仍然出现同样的不良反应,应尽快咨询医生,确认是否食物过敏。

如果对于宝宝偶尔出现的不严重的呕吐、腹泻、湿疹等不良反应,不能确定与新引入的食物相关时,可以继续添加,观察宝宝的反应,不能简单地认为宝宝不适应此种食物而不再添加。

猜你喜欢

小勺妇幼辅食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我国妇幼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宋小勺
精品优质服务 呵护妇幼健康
崭新的“妇幼发展临沂模式”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广西:“免补”举措 造福妇幼健康
分龄宝宝辅食添加指南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
自制牛肉干的烹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