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一线城市或出乎你的意料

2017-07-21

新传奇 2017年21期
关键词:苏州天津杭州

未来一线城市或出乎你的意料

有经济学家提出,如果想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中国需要更多的一线城市。通过对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国际影响力等多个指标分析判断,未来另外四个一线城市可能会是杭州、苏州、武汉、天津。

互联网+智慧公交,背靠支付宝的杭州一直领跑全国。从去年8月至今,杭州已有多条线路可以使用移动支付。预计在6月底前,杭州市区所有公交车都将普及扫码支付,开启“无现金”出行模式

杭州: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之城

除了北上广深,最接近一线城市的是哪里?相信很多人会投票给杭州。尤其G2O之后,杭州的国际地位迅速攀升。接下来杭州还将举办2022年亚运会。

虽然单就人口、GDP总量,杭州还只是中国第十,但在国内大城市中,杭州是屈指可数的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已达到61.1%。

当某些城市还处于制造业发展阶段,杭州依托阿里巴巴、“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已经开辟了新的路径。过去十年间,杭州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因为阿里巴巴,如今的杭州已经形成了一个互联网生态圈。中国第一座互联网金融大厦的落户,吸引了大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入驻,包括蚂蚁金服、恒生电子等。

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去年4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杭州居全国首位,拥有金融街、中关村的北京和拥有陆家嘴的上海,仅排在第七和第八位。

首份披露城乡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显示,杭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同样居全国首位。

在日常生活方面,因为支付宝,杭州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在杭州,只要一个手机就可以生活,这在全国没有其它城市可以做到。”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查志强说。

去年8月起,杭州成为全国首个用支付宝就可以坐公交的城市,无须押金。技术的创新带来生活方式的创新,更带动整个城市的创业创新。近几年,杭州的创业氛围,经常被拿来与北京、深圳放到同一层面相比较。杭州的信息经济、旅游业的发展,正好迎合了时代的需求。

宏观面上,杭州有1个国家级的自主创新示范区,2个国家级的高新区,2个国家级的双创示范基地,24个国家级的众创空间,19个省级的特色小镇,这些都是创新的载体。

苏州:低调的园区经济先行者

作为非省会城市,苏州的GDP超过杭州近40%,一直是个低调的前行者。

苏州没有国家布局的钢铁、化工、车船、军工等重要工业,也缺乏教育、科研、医疗资源,但先天的优势是紧挨着上海。

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首都经济研究所教授张贵祥表示,苏州靠近上海,一方面可以疏解上海的人口,另一方面紧跟上海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步伐,甚至在某些方面和上海逐步同城化,相比南京更为开放,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更为灵活。

从乡镇企业做起,从上海挖技工,苏州做出了全国闻名的苏南模式,再引入外资,给外企做配套,拥有波司登、同程网等大型企业。如今,九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苏州投资。2015年,苏州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列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是苏州经济的里程碑,20多年来创造了跨越式发展奇迹。2013年园区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分别是开发建设之初1994年的168倍、940倍和3200倍。

园区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生态环保指标列全国开发区首位。

2013-2015年,苏州连续三年上榜福布斯创新力最强城市前三甲。仅次于深圳、北京,甚至超过了长三角龙头——上海。苏州各类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也占据全国较大份额,国内唯一服务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的综合性融资平台——“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就设在这里。

苏州新三板挂牌企业数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管辖的四个县级市(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经济总量在全国县级行政单位中常年稳居前列,昆山市(县级市)常年稳居全国百强县首位。

武汉:光电之都

自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来,武汉承载了实现中部崛起、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重要任务。

2005-2015年这十年间,武汉的GDP增幅达到了387%,大多数年份的增速超过现有一线城市。

作为老工业基地,钢铁、汽车产业一直是武汉的支柱。而近几年,武汉的产业转型也实现了新路子。如今的武汉,核心产业聚焦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三大块,未来要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中心。

武汉市“十三五”规划中,未来目标是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经营多年的光谷和东湖新区开始双星闪耀。

光谷GDP已占据武汉半壁江山。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在科技部公布的全国114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光谷综合实力居全国第3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第2位。

同济大学发布的全国482个中国产业园区排名中,东湖高新区居第4位。根据《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未来要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改革。

武汉的这些发展,离不开高校、科研资源。承担着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型城市试点任务的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

武汉已经是国家层面的超大城市,物流、交通也非常发达。“十二五”期间,武汉的高铁网已经形成通达多个国家中心城市的8小时交通圈,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铁路四大路网主枢纽之一。

天津:五大国家战略叠加区

2015年,天津市GDP总量居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这一年,对天津的意义非同凡响,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大国家发展战略同时叠加,全国只此一家。

在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薄文广看来,天津最大的优势,是紧靠北京的区域优势,“从区域平衡角度,或者区域协同发展角度,天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

尽管是“灯下黑”,但天津在行政层级上是直辖市,也是北方特殊的交通、港口、物流枢纽,可以辐射环渤海乃至三北地区。天津和其它城市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人口流入量非常大,近年来平均每年增加近50万人。

天津的高速增长,依靠的是国家的政策红利带来的大批重点工业项目。自滨海新区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其累计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数万亿。滨海新区因大飞机等领军的高端重工业竞争力很强,在未来也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获批自贸区成为创新的绝佳契机。依托自贸区这个支点,天津吸引了更多资金和人才,未来更要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制度创新新高地、转型升级新引擎。

金融领域中,天津的融资租赁一直领跑全国。如果说北京是中国金融的决策中心,上海是中国金融的交易中心,深圳是中国金融的市场中心,天津则是产业金融中心。

天津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加快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与自贸区对应的“金改30条”后,天津的融资租赁业务更是飞速发展,租赁飞机占到全国的90%,租赁船舶占到全国的80%。

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未来京津之间将有5条快速铁路或高铁。目前天津到北京正在考虑修建新的城际铁路,该铁路将连接北京新机场。接下来,产业转移的带动效应也将呈现。

(《21世纪经济报道》等)

猜你喜欢

苏州天津杭州
如果天津有“画”说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天津卷
《天津之眼》
杭州院子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天津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