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城忆

2017-07-20王万书

西部散文选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静安城墙民国

王万书

我生在苏北农村,那里有我童年的记忆。渐渐远离农村,父母在上海,我则在南京读大学,两座不远的城市之间成了我多次往返的地方。

家人工作的原由,从小接触上海,是从虹桥机场开始的,总会独自在机场周围转悠,常在护栏外看飞机的起飞着落,配合着飞机的声音去幻想。在侯机楼广场注视着来回不同肤色的行人,猜测他们的来自哪里。不开心会跑去对着机场的天空发泄,那里看天空感觉也是难以回味,偶尔点神经质也是难免,会大喊几声,一种发泄、一种神经质。

在上海这座移民城市中享受着大都市的繁华,也有时代赋予的压力。那几年里在两地间穿梭,在火车的提速中体验城市间的速度。

在南京读书对六朝古都产生了依恋,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两座城市中萌发,在不同城市里寻找着不一样的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每一道曙光。不一样的城市生活,给学设计的我,在创作上多了些灵感,我在努力,因为年青有点轻狂!

石库门,这一带保留着很多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老房子,喜欢这里的原因也就是因为有当时的味道而又焕发新时代的朝气。新天地是许多城市的效仿。弄堂间同样是我常光顾的地方,穿梭弄堂间总让自己迷失方向;福州路文化街的两旁徘徊着偶尔会走到外滩,那里书店很多,喜欢在不同的书店中寻觅,在上海书城每次都会寻觅到一两本我认为的好书;静安寺地区历来是上海著名的旅游、商业、文化中心之一,静安公园则是这一公共活动中心的都市绿洲,公园中不同时段的气氛同样会给创作带来点灵感或心情不快时偷偷流泪的地方,静安公园是我常消遣的地方,最喜欢的是秋季,喜欢公园里的秋色,公园荷塘边咖啡厅喝上一杯,看渐渐伤感的荷叶……

辗转到南京,我爱上了这座抱山环水的古都,城墙是我喜欢的古代建筑,很敬佩古人的智慧,也总有些疑问,总会带着疑问在城墙上行走,要么从清凉门走国防园城墙段,要么在玄武湖的台城段上。南京图书馆新馆更是现代建筑中瑰宝,在里面阅读着喜欢的刊物,空闲时间在馆自修室写写文字,也会听上馆里的一期講座,时刻给自己充电接受新的知识。

两座城市的美术馆是我常去的地方,经常在那里欣赏不同类别的书画展影展,喜欢坐在馆外的长椅上发呆,欣赏季节的颜色在周围花草树木身上发生质的改变。

离我学校很近的颐和路公馆区一带是成线成片的住宅建筑,这里曾是民国党政军要员、富豪、外国人的花园别墅,现为党政要员所居住。公馆区曾被誉为“民国官府区”、“使馆区”、“近现代建筑样板区”。学设计的我穿越在其中也会被这些民国建筑所震撼。那个时候,我住在清凉门边山的小区,离我的学校很近,小区对面就是河海大学的球场,闲时基本都会有我的身影,球场上也结识了一些朋友,累了就席地侃谈!南京这座城市中高校多所,常在大学校园里游荡也养成了个人的一种习惯。为了兴趣蹭课,我时常穿梭在这些名牌大学的公共课堂上,直至毕业选择离开这座最爱的城市。

如今,我在你们之间的苏州城想念你们,想念时就会去你们中间寻找那消失的步伐,只是向东向西的选择!

(选自作者博客)

猜你喜欢

静安城墙民国
城墙边做游戏
深海漫过赤地雪
曹静安
母鸡
漫画
城墙外边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残破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