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荷兰豆的特征特性和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7-07-19李美荣

南方农业·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荷兰豆技术方法特征特性

摘 要 荷兰豆是欧美各国普遍种植的一种蔬菜类绿色植物,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荷兰豆逐渐引种到国内,并成为饭店乃至普通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且在国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基于此,分析荷兰豆的特征和主要特性,并介绍荷兰豆的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荷兰豆;特征特性;无公害栽培;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S64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9.008

荷兰豆是属于食荚豌豆的一种,主要是以嫩荚为食材的商品豌豆类型,为豆科豌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荷兰豆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无论是嫩荚、鲜豆粒,还是嫩梢与干豆粒,都可用于食材,炒、拌、汤均可,质地鲜嫩清脆,而且口感非常好,青翠的色泽非常诱人。较之于其他蔬菜类植物,荷兰豆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特性,在无公害栽培过程中对技术要求非常的高。

1 荷兰豆的特征特性

荷兰豆通常被称为软豌荚豆,荷兰豆的嫩荚可用作食材。荷兰豆属于豆科豌豆属,攀爬类草本植物,其根系非常发达,而且有较多的根瘤。荷兰豆的茎有三种类型,分别为矮生直立、半直立、攀岩蔓生型。直立型荷兰豆的高度一般在0.5~0.8 m,植株茎呈圆形,而且中间呈绿色,有少量的白粉覆盖其上,栽种过程中无需支架,多数食荚豌豆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栽培和管理。直立型荷兰豆的叶片为绿色羽状复叶,且小叶片多为椭圆形,植株顶叶为卷须形状,植株茎上的托叶较大;植株开花为总状花序型,通常着生于叶腋之间,其花色以白色、紫色居多,自花授粉。荷兰豆的荚果较长,而且相对较扁,其深绿色非常鲜艳,加之其嫩脆清香,备受人们喜爱。荷兰豆的种子粒径较小,呈圆球形,以绿粒、黄绿粒居多,其中也不乏黄粒或花粒。正常情况下,荷兰豆种子发芽时不会露出地面,是一种下位发芽方式的植物;荷兰豆种子百粒重在20~25 g;其中,大荚豌豆的产量相对较高,产量可达18 t/hm2;食荚大菜豌豆的产量可达11.25~15.00 t/hm2,直接经济效益可达15万元,大面积种植可取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从特性来看,荷兰豆比较喜欢温和的气候条件,而且能够耐低温[1]。一般种子可在2~5 ℃的条件下发芽,温度在15~18 ℃时生长较快,温度太高不易发芽、生长。荷兰豆生长期的温度以15~20 ℃为宜,一旦超过25 ℃,则不利于开花。荷兰豆栽培种植过程中,对水分没有苛刻的要求,只要保持正常的土壤湿润度即可。荷兰豆需长时间的光照,尤其是结荚期每日最好有超过12 h的光照。虽然荷兰豆的根部有大量的根瘤,可以起到固氮的作用,但却依然不能有效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尤其是苗期应及时补充氮肥;在荷兰豆生长盛期,需及时足量的补充磷费、钾肥。荷蘭豆比较喜欢微酸性土壤,随着在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部分的加快,部分地区的水稻田已经陆续改种蔬菜,这种微酸性土壤非常适合荷兰豆的生长[2]。

2 荷兰豆无公害栽培要点

在荷兰豆无公害种植过程中,各环节的栽培技术要点控制非常重要,具体分析如下。

2.1 合理选择和整理栽培土地

在荷兰豆生长过程中,,其主根系发青时间相对较早,而且速度较快,栽培过程中以深厚土层为宜,以确保其良好的通透性、疏松性,通过增高地势来促进排水。应注意的是,荷兰豆种植过程中切忌连作,以坐北朝南的方位布置为宜,土壤最好是3 a内没有种植过荷兰豆的地块[3]。实践中采用连片种植模式,播种之前结合翻土,适当加入一些硼砂或硫酸锌(锰)类的营养元素。土地整理好后做畦,挖好围沟以及腰沟,彼此相连便于及时排水。

2.2 播种

荷兰豆播种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时间以11月下旬为宜。荷兰豆种子必须饱满、整齐,这有利于出苗整齐和健壮。荷兰豆播种之前,应将种子晾晒2~3 h,然后消毒。播种时每一个株穴放3粒种子,采用开穴播种方式,铺稻草保温防冻。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播撒一些草木灰,以增加土壤的营养。

2.3 排水

基于对荷兰豆自身的特征和特性分析,笔者认为栽培过程中浇水要求没有严格的规定,这主要是因为荷兰豆本身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践中可根据土质情况适当调节即可。需要强调的是,处于生长阶段的荷兰豆若遇灾害,则可适当浇水保湿;开花期太干燥,会导致花荚掉落;雨水过多,应当及时开通河沟,以免出现根腐病。

2.4 施肥

荷兰豆栽培施肥过程中,应做好幼苗施肥管理工作,幼苗期所需营养较多,需及时适量施肥[4]。中期施肥也非常重要,尤其是春季返青之前,荷兰豆植物经冬天消耗,植株所剩能量非常的少,此时施肥无异于“及时

雨”,荷兰豆会大量吸收养分,保证后期正常生长。成熟期施肥也非常关键,此时花茎已成熟,植株所需能量是生长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荷兰豆生长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施肥管理。

2.5 搭架引蔓

在播种完成后,应及时搭架,以备引蔓。通常田地种植的荷兰豆,苗高14 cm左右就要及时的搭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选择单行单棵方式搭架,中部和顶端分别横拉细铁丝或尼龙绳,用细线绕着3株左右的苗茎向横拉细铁丝引上去。当荷兰豆苗长到26 cm时,建议用丝裂膜线横拉,围紧荷兰豆植株,以免倒伏。当其高度长至50 cm左右时,再次围上横线,通过打杈将主枝留下来;当苗高长到90 cm、140 cm时,再对其进行分别围线。

2.6 病虫害防治

荷兰豆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蚜虫、根腐病以及潜叶虫和叶斑病等,总的原则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春季荷兰豆病害高发,温度逐渐回升,易爆发枯萎病和根腐病。建议每667 m2荷兰豆用浓度为97%的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浇地,其中各穴100 mL。白粉病以及褐斑病初期,建议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2 250~3 000 g对水750 kg喷雾。荷兰豆幼苗期容易出现蚜虫以及黄曲条跳甲虫,建议每667 m2喷雾生物农药天泰600~750 kg的对水液体;单纯对蚜虫进行预防,每

667 m2计量300~450 kg的吡虫啉对水喷雾。

2.7 采收

荷兰豆种植过程中,适时采收非常重要,不仅影响着荷兰豆的质量,而且直接影响着荷兰豆的产量和效益。在采收过程中,以嫩梢为主,一般苗高在15 cm左右即可采收。开花两周内采收嫩荚,此时荚内的种子并不明显,而且荚壁微微凸起,一般3、4批采收完毕[5]。对于粒用豌豆而言,只有种子达到八成熟以后才能采收;留种时,应选择那些品种较为典型,没有变异或有病植株者,开花达到40 d以后,荚壳变黄即可采收。从中挑出籽粒饱满的豆粒晾晒,当种子含水量达到11%~12%时,即可贮藏。

3 结语

荷兰豆作为新的蔬菜品种在国内的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应加强对栽培过程的重视,注重各环节的技术要点控制,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种好荷兰豆,才能达到增产增效的栽培效果。

参考文献

[1]周金娥.荷兰豆轻简化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22):119.

[2]阳金荣.荷兰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浅析[J].农技服务,2015,32(4):66.

[3]施忠辉,汪熙承.无公害出口荷兰豆标准化栽培技术[J].蔬菜,2012(9):10-11.

[4]倪雪荣,朱文荣,姚雪球.荷兰豆设施长季节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4(6):89.

[5]邓金桃.反季节荷兰豆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5):60-61.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17-02-17

作者简介:李美荣(1967—),男,云南宁洱人,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荷兰豆技术方法特征特性
你我都不知道的冷知识
腊肠炒荷兰豆
果仁荷兰豆
土木工程灌浆技术的应用实践及实施要点分析
网球运动员双手握拍反手击球技术及训练方法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现场足迹检验技术方法分析
浅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用
清爽小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