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准则带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升级

2017-07-19

商业会计 2017年10期
关键词:套期公允金融资产

對金融工具的合理运用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众多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最近,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进一步明确了企业金融资产转移的判断原则及其会计处理,并增加了套期会计中期权时间价值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套期会计中信用风险敞口的公允价值选择权,以期更加强调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新准则的修订发布是企业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契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在准则执行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转型升级。

新23号准则对金融资产转移做出了相关修订,在维持金融资产转移及其终止确认判断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继续涉入情况下相关负债计量的相关规定,并对此情况下企业判断是否继续控制被转移资产提供更多指引,对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情况下转入方的会计处理和可能产生的对同一权利或义务的重复确认等问题进行了明确。

新准则修订前后,企业判断金融资产是否应当终止确认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然而修订前的会计规定过于原则,实务指导意义有所欠缺。新准则做出的一系列修订有助于满足金融资产转移会计实务工作的需要,将对实务发挥指导作用。

新24号准则也被认为能够在今后更加贴近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主要在拓宽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范围、以定性的套期有效性要求取代现行准则的定量要求、允许通过调整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数量实现套期关系的“再平衡”等方面实现诸多突破,从而有助于套期会计更好地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

新准则的修订聚焦在3个方向:一是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二是缓解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三是增强金融机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其中,第一和第二个方向构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改革与重塑的核心。在套期会计方面,新24号准则有效降低了套期会计的适用门槛,提升了套期会计的可用性,使套期会计更贴近银行的对冲行为和风控过程。在使用套期会计的过程中,银行一方面要在财务报告中如实反映风险管理的过程与结果,另一方面也要借鉴新准则中有关套期会计的使用要求和操作流程,提升对冲管理水平。

新准则的实施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一次良好契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未雨绸缪。

借新准则实施这一重要契机,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和业务的融合,推动业财一体化进程。财务人员只有更为深入和精确地理解企业业务活动,结合自身业务的具体情况以及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特征才能做出对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恰当判断。

控制的判断需要根据转入方是否具有出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而确定,转入方的权利纳入到转出方终止确认的考虑使得转出方的终止确认和转入方的初始确认形成有机联系,增强了不同企业会计处理的连贯性和可理解性。

新准则实施同时将进一步拉近企业财务管理与产品设计、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工作的距离,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银行而言,财务管理所依赖的数据基础,其前瞻性、审谨性会得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从生产系统到管理系统,需要进行重新审视,以提升信息系统的效能和一致性。与此同时,财会人员将更加全面地理解银行的产品、业务流程以及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促进财务与业务衔接融合,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据《中国会计报》)

猜你喜欢

套期公允金融资产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金融资产的分类
商品期货套期业务的会计处理实务
浅谈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作用
对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的修订建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究
似花还似非花
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认识误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