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大中城市社区居民休闲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2017-07-19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人群

赵 祥 李 艳 谭 睿

(1.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600; 2.成都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1830; 3.成都金健小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艺体研究·

四川省大中城市社区居民休闲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赵 祥1李 艳2谭 睿3

(1.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600; 2.成都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1830; 3.成都金健小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休闲体育健身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强身健体,心理减压是它最本质的作用。文章从研究目的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四川省三个大中城市的各2 000名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健身运动意识的缺乏、经济支持不够导致场地的缺乏、体育运动消费状况及运动时间受限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以供人们参考借鉴。

四川省;社区居民;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社会发展伴随着体育的繁荣。一方面,生产水平的进步使得人们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拥有了更多的自主休闲时间去分配给休闲体育运动;另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经济基础的牢固,才能更多的在休闲体育运动中有所投入。[1]但是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不和时间的增多、物质生活的丰富成正比,正如“增长不等于进步,发展不等于幸福”,因此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如何充分享受文明成果、提升生活质量,是我们探索的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而体育休闲作为发展精神文明的重要保障,应该得到新的认识。

休闲体育,是一种自发的运动方式。人们在繁忙中挤出空闲时间,自由地选择体育运动方式与运动项目,获得良好的休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2]它具有自主参与性,不像职业运动员或者关于体育运动的职业工作具有很大的约束性。它的目的是使人们摆脱繁杂的社会工作,忘掉生活困扰和压力,全身心地参与到自己喜欢的运动中,具有可选择性,选择自己适合且喜爱的运动项目,可邀约共同喜爱体育健身的伙伴走进运动场、走近大自然,缓解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大脑紧张,解除人际交往中的精神压力。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体育休闲得到大力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一、研究目的

本课题针对四川省大中城市社区居民休闲体育的现状、态度、项目、时间以及居民拥有体育设施情况和经济状况进行综合研究, 目的是通过对四川省大中城市社区居民的休闲体育现状的调查,对其中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为全民体育休闲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共选取五个城区,包括:成都市成华区和龙泉驿区两个城区,其中成华区为中心城区,龙泉驿区为经济开发区;绵阳市的涪城区和游仙区;德阳市的旌阳区。每个城区随机选取四个社区,每个社区发放500份问卷,每个城区共发放2 000份问卷。在成都、绵阳、德阳三个城市五个城区共计发放10 000份调查问卷。问卷回收9 733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9 136份,有效率91%。随机调查人群基本情况为:男性占54%,女性占46%;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文化占12%,高中占14%,大专占36%,本科以上占38%;年龄构成为25岁以下占16%,26-35岁占23%,36-45岁占24%,46-55岁占14%,56岁以上占23%。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30篇。

2.问卷调查法:根据内容编制调查问卷,以问卷形式设计,并通过特尔非法筛选设计的问题。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活动项目、物质保证、科学知识、场地器材、锻炼次数、学历结构和体育锻炼的认识等方面。

3.数理统计法:通过软件SPSS 10.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

随着国人的健康意识渐渐提升,“运动是良医”的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注重体育锻炼,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体育健身热潮。

休闲体育健身活动不仅可以陶冶身心、完善自我,还可以改良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休闲体育健身活动适宜各类人群,内容丰富多样,简单易行,可以在各类场所开展,娱乐大家,满足人们简单的健身锻炼的需求。[3]

图1 全民健身活动的认知

根据图1可知:居民中有89%的人群认为休闲体育健身很重要,10%的人群认为休闲体育健身无关紧要,只有1%的人群认为休闲体育健身不重要。可见市民对休闲体育健身的认识还是比较高的,这一部分人群能意识到休闲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落到实处是比较少的人群,因为他们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无暇他顾。大部分人群认为体育健身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对提升精神文明有很好的帮助。

表1 对体育锻炼与健康问题的认识

根据表1可知:有72.1%的人认为体育锻炼能增强身体素质、强健体魄、锻炼意志,45.8%的人认为体育锻炼能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能使情绪更加稳定,46%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使生活更加规律、睡眠更加充分,2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加强人际交往、结交更多朋友,还有14%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改变自身形象、矫正姿态、提高气质。

(二)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度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骨质,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灵活性,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有积极作用。[4]现在人们已经慢慢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正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根据图2可以看出,平时坚持锻炼的人为30%,偶尔锻炼的人为7%,不锻炼的人占比却高达63%。其中锻炼的人群中男性占比68%,略高于女性,这是因为多数男性都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运动项目也较多;而大多数女性参与的运动项目只有跑步、羽毛球等。在不锻炼的人群中,26-35岁、36-45岁这两个年龄段占比最大,因为他们忙于事业和家庭,忙于自身的能力提升。面临社会带来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无法调节和释放。相反,在坚持锻炼的人群中25岁以下人群所占比例较高,这是由于他们年轻,喜爱运动,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而坚持锻炼的人群中56岁以上的人群占比最高,为64%,这是因为他们不仅有充裕的时间去合理安排体育锻炼,而且他们更能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图2 居民的体育锻炼参与度

通过表2可以看出,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学习或工作太累,没有场所,不懂如何锻炼三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人们的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学习和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人们闲暇时间较少,从而影响了人们的体育健身锻炼。场所的缺乏也是影响人们体育健身锻炼的重要因素。社区内体育健身设施大多比较单一或者简陋,有些场馆的配套设施还比较缺乏,影响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懂如何锻炼,没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导致社会没有对体育健身锻炼形成一定的认识,没有达到全民参与的程度,缺少一种科学锻炼的氛围。因此,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宣传,加强监督强化机制,从内和外一同解决不重视的问题。企业工会应多搞体育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职工体质,促进企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三)居民参与的体育健身项目

健身项目的选择往往具有个性特点,大部分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锻炼。从表3可以看出,四川省大中城市社区居民最喜欢的是散步、跑步、羽毛球、足球、篮球、健身操、太极拳。

表3 男女喜欢的前6项体育项目

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表2,我们可以知道体育休闲人群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散步,而56岁以上人群占比最多,因为散步不需要激烈的运动和很强的体力,对心肺要求也不是很高,没有对抗不易受伤,场地限制也比较小,适合此类人群;36-45岁、46-55岁这两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更喜欢跑步及羽毛球,自主性强可自己调整运动强度,具有更轻巧和活动量灵活分配的特点;25岁以下、26-35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最喜欢足球和篮球,团队意识强,具有激烈奔放的特点,对抗性较强,也可以满足他们人际交往的特点。小学初中文化、高中文化的人群参与的运动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跑步、羽毛球等项目。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喜欢的运动项目分布较为广泛,前6项的体育运动项目都有涉及。

(四)居民的健身场所

虽然总体上各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较少,但是随着各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发布,体育场馆的建设正在迅速发展。随着健身场地逐渐增多,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图3 休闲健身场所

根据图3调查显示,在家周围锻炼的占比最高,为33%,其次是健身房25%,再次是学校21%、体育场馆11%。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住所和住所周围进行休闲体育锻炼。政府应该在住宅周围增加足够的运动场所及设施以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健身房进行体育锻炼。这里既安全并且有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学校作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依然占据青少年运动场所最高的比例,所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是培养健康青少年的基础。而体育场馆占比仅为11%,说明体育场馆数量不足和对外开放不足。有的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定为6∶00-20∶00,而晚上8点以后正是大家忙于一天工作生活之后可以抽出时间锻炼的时候,它却是关闭时段,这样一来体育馆就没有成为市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此外,成都市居民选择健身场所分布较均匀,健身房、学校、家周边、体育场馆都有涉及,德阳、绵阳城市居民选择健身场所较为集中,主要是家周边、其他场所等。

(五)居民体育运动观念

体育运动观念指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内容和行为方法,以及渐渐形成的运动习惯,包括体育锻炼时间、运动的形式、体育消费的态度等。

1.居民的体育锻炼时间和形式

根据调查结果:清晨锻炼的人占64%,晚上锻炼的人占25%。有51%的老年人清晨和晚上都锻炼,相对而言,中午和下午锻炼的人非常少。主要原因是调查人群中55岁以下人群占77%,在此时间段不是上学就是上班。

另外,居民的体育运动主要有单位组织、家人陪伴、独自、和朋友一起四种形式,如图4所示:

图4 体育运动形式

结合图4可以发现体育运动形式中选频率最高的是和朋友一起,说明大部分的体育活动是自发性的。而从上文的参加体育项目上来看,散步、跑步、羽毛球等选择的人较多,可见人们体育锻炼更多的是相对来说简单、无需专人指导、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运动项目。从活动场地上看,小区周围是主要场所,没有地域的限制。散步的人群他们要求不高,散步时只要有一条小道和一点灯光,自己可调节强度,一般的人都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其特点是:(1)从安全角度来看离家较近,不需要带很多东西,不担心贵重物品的丢失。(2)从经济角度来看,没有消费更没时间地域的限制。(3)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和自己合得来熟悉的人群一起锻炼,既增加了交流又得到了锻炼。(4)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居民的体育锻炼消费态度

针对不同体育项目消费态度调查来看,人们的消费意愿与参与形成矛盾心理。比如,大多数人认为保龄球、台球、旱冰等应该收费并且显示出较强的消费意愿,但是实际上在这三个项目上消费占比只有15%。大多数健身人群认为跑步、体操、足球、篮球等不应该收费,虽然参加的意愿不如参加保龄球、台球、旱冰等强烈,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这表明,人们已经接受了保龄球之类的市场消费模式,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大多数健身人群还是选择了意愿不强但是不收费的跑步等体育项目。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大为改变,体育消费观念也受到较大影响,“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越来越深入人心。当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以后,精神需求便成为主流。体育娱乐消费逐渐成为生活必须,除了自身追求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宣传、政策的大力推广、厂家的利益驱动宣传,从而使得居民消费观产生了较大转变。

根据调查统计,居民闲暇时对时间的安排项目选择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是看电视、娱乐、照顾子女、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还是比较靠后,因此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体育健康意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表4 居民闲暇时对时间的安排项目选择频率

从其他参考因素考虑,“缺乏场地、器材”、“缺乏技术支持”、“体育种类少、价格高”、“体育比赛缺乏吸引力”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民的体育消费。大中城市体育场地少、人口密集,很多场地不对外开放,打击了市民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影响了体育消费并阻碍了体育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市民主要是自发性地进行体育锻炼,购买器材、进行消费没有专业的指导,锻炼方法不科学造成了运动伤害的增加,使这一部分人对运动产生了畏惧心理,影响了运动积极性与体育市场消费,大大地影响了体育经济的发展。体育比赛、大型的综合赛事相对来说比较少,也影响了人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综上分析,四川省大中城市社区居民的休闲体育意识比较好,全民健身正在稳步推进,但是还有许多的问题存在:

1.经济支持不够导致活动场地缺乏。政府对场地建设投入不够,使得人们健身活动场所比较缺乏。场地狭小对休闲健身人群有着不利的影响,导致成千的健身群体聚集在几百平方米的场地上锻炼,这样并不利于广大健身者们健身,反而增加了社区负担并造成健身者们各种运动伤害。场地道路的狭窄不平、人群过于集中以及灯光的暗淡是这部分人身体危害的最大隐患。

2.体育锻炼时间受限导致锻炼意识下降。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人忙于事业、忙于学习,还要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对子女的培养和对父母的照顾上,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忽略了自身的锻炼与健康。这部分社会的中间力量人群工作生活压力大,为了养家占用大部分时间,运动没有时间或者只有在晚饭后到住所附近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改变这种状况要从自身做起,挤出锻炼时间,提高体育锻炼的认识与意识,此外,运动不能单一,应增加运动项目。

(二)建议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将“体育强国”的理念落到实处,加大投入,充分调动体育相关行业服务大众。

政府还应该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福利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健全城市社区生态休闲体育系统,从生态思维的角度将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休闲建设结合起来,提出休闲体育资源与城市社区资源整合的新理念,为人们的休闲体育方式健康化发展提供借鉴作用,也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新的资源利用模式,在实践上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提供指导,丰富他们的生活方式,增强出行的娱乐性,对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新生,楚继军.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1).

[2]侯光辉,赵祥.四川省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策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3]林玲,涂运玉,苏德萍,等.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7(3).

[4]彭菲,杨洪波,林莉.四川省城市青少年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实习编辑:郑 舒)

2016-06-21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自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XTYCY2015D08)。

赵 祥(1980-),男,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G812.4

A

1004-342(2017)03-124-05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锻炼人群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呆呆和朵朵(13)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