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团结一家亲
——中盐新疆公司结对认亲第一阶段工作完满结束

2017-07-19中盐新疆公司

中国盐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盐一家亲亲戚

■ 中盐新疆公司

民族团结一家亲
——中盐新疆公司结对认亲第一阶段工作完满结束

■ 中盐新疆公司

编者按:2016年10月,新疆在全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定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步骤,进一步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的有力抓手。活动载体包括结对认亲,经常走访,相互学习,开展活动,真情帮扶,表彰激励等,自治区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带头每人结对联系1户基层群众,各民族之间相互结亲,实现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全覆盖,并坚持每两个月与结对认亲户开展一次交流活动。目前,中盐新疆公司机关、“访惠聚”工作队和14家企业结对认亲第一阶段工作已经结束,全疆盐业干部职工结对认亲共计202户,有效促进了新疆盐行业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友谊,增进感情,有效维护了行业稳定,提升了行业凝聚力。

(图中左三为巴生)

关键时刻伸出一把手,一生一世都会记得这情谊。巴生就是在关键时刻拉了亲戚一把,被亲戚一家永远记在心里。

巴生是中盐新疆和丰宏达盐业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厂的一名蒙古族员工,家住和丰县夏孜盖乡巴音托洛盖村,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他与和丰县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牧业四队的哈萨克族牧民阿那尔汗·黑扎提结成了亲戚。

4月的天气开始转暖,巴生带着媳妇和孩子来到“亲戚”阿那尔汗家,带去了企业的食盐新品种,看到“亲戚”家养的母羊产下不少羊羔,巴生感到由衷的欣慰,亲戚的日子越来越富足,好久不见巴生和阿那尔汗像是有说不完的话,从家里的牛羊一直说到未来孩子的上学……

巴生与阿那尔汗相识有七年时间了。2010年,和布克赛尔县实施北部乡镇场牧民南迁到南部开发区实现定居,阿那尔汗就是北部乡镇场搬迁到南部开发区的第一批牧民。而巴生当时是这第一批搬迁牧民的“管理者”,在搬迁中认识了阿那尔汗。(牧民定居工程,是由国家实施的,旨在通过建立固定居所、人工草场等设施以改变移动养畜游牧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工程,给牧民创造了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同时,缓解了人草畜矛盾。)

巴生第一次见到阿那尔汗时,感觉他是一位爱憨笑的腼腆大哥。为了更好的工作,巴生经常走访入户,阿那尔汗的家给他印象很深刻,分到的房子很大,粉刷的也很漂亮,但他家里除了做饭的炊具和几床被褥,再没有一件家具,阿那尔汗的媳妇挺着七八个月的身孕躺在水泥地上铺着的一块毛毡上,旁边三四岁的儿子在玩耍,巴生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定要帮阿那尔汗。

虽然当时巴生的工资很低,但他还是花了些钱从朋友那里买了几块大黑板子,做了一张很大的板床安在了阿那尔汗家里,床安上后,乐坏了阿那尔汗两口子,他们感激的握着巴生的手久久不放。

大概两三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巴生正在午休,阿那尔汗满头大汗的跑来找他,说自己媳妇肚子疼得厉害,可能马上就要生了,得立刻送医院,想请巴生帮忙。巴生知道这事儿很严重,由不得半点马虎,就马上联系好车和医院,走在半路上,阿那尔汗告诉巴生,因为没有钱,媳妇生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他一个都没有准备。当时巴生还是一个没有结婚的小伙子,哪里知道女人生孩子需要什么,也不知道小孩刚出生需要什么,问完大夫和护士后,就立即去超市给他们备好了所需物品,还在清真饭馆订好了美味可口羊肉汤。当巴生准备好一切赶到医院时,阿那尔汗已经抱上刚出生的儿子了。

为感谢巴生对他们的帮助,阿那尔汗决定让刚出生的儿子认巴生为干爸,而且还要请巴生在小儿子的小名里取上带有巴生名字的“生”字,以表达感激。巴生给阿那尔汗的小儿子取小名为港生,就这样蒙古小伙子有了哈萨克族干儿子的故事在第一批搬迁牧民中口口相传着。

2013年,为增加阿那尔汗的经济收入,巴生帮助阿那尔汗承包了300只羊,每只羊每月12元的代管牧羊收入,一年下来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再后来,巴生也成家了,也有了自己的小孩,为了生活也开始忙碌,但是巴生依然和阿那尔汗大哥联系着。只要有时间巴生就会带上媳妇孩子去牧业队“走亲戚”,阿那尔汗也讲述着他们家这几年发生的几件大事:大儿子考上内地初中班,“港生”开始上幼儿园,家里又添了个千金,家里的羊也发展到将近一百只了,现在的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是、很满足……

(编辑:梁辰)

猜你喜欢

中盐一家亲亲戚
在水一方
湘楚一家亲
心中的党旗
五彩山谷
雪花
结对帮扶成“亲戚” 扶贫路上心连心
鲁湘一家亲
比亲戚
一家亲
动物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