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西兰对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的风险分析实践

2017-07-19吴淑英李富文叶道成邬迎辉王素华

中国动物检疫 2017年7期
关键词:皮毛口蹄疫新西兰

吴淑英,李富文,郑 冲,叶道成,邬迎辉,王素华

(1.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杭州 310016;2.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 300000;3.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杭州 310012;4.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温州 325027)

新西兰对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的风险分析实践

吴淑英1,李富文2,郑 冲1,叶道成1,邬迎辉3,王素华4

(1.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杭州 310016;2.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 300000;3.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杭州 310012;4.温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浙江温州 325027)

新西兰为保护其皮革行业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防止外来动物疫病入侵,对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开展了相关风险分析工作,从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随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传入释放的可能性以及在环境中暴露扩散的可能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了16种可能成为潜在危害的动物疫病,并对其逐一进行风险分析。评估认为口蹄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绵羊地方性流产和沙门氏菌病等5种动物疫病会给新西兰带来较高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本研究结合新西兰的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风险分析,提出了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方面的相关建议。

进口皮张和皮毛;风险分析;动物疫病;释放评估;暴露评估;后果评估

畜牧业是新西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防止外来动物疫病传入,新西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鲜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1]。

新西兰从事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贸易的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公司。对这些公司而言,以适当的成本获取原材料至关重要[2]。为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防止外来疫病入侵,新西兰农林部生物安全局参考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关于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的指导性意见,完成了对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的风险分析[3-4],主要是针对进口反刍动物、马、猪、羊驼和走禽类(鸵鸟目)等的动物皮张和皮毛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安全风险。风险分析包含生皮加工成皮革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和化学工序的加工工艺,以及每种动物疫病的病原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别是病原在商品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以及传播途径。最终对每种动物疫病得出是否为皮张和皮毛进口潜在风险的结论。

1 相关立法

1.1 《生物安全法》

《生物安全法》是新西兰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指导性法律,于1993年8月26日颁布,目的是对有害生物和有害生物体进行禁入限制、根除和实施有效管理。为全面实施《生物安全法》,农林部生物安全局依据《生物安全法》第22 节第5条规定,对进口商品携带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1.2 《炭疽预防条例》

1987年,《炭疽预防条例》第5条、第6条规定,如果各种动物的皮张、皮毛、毛发和猪鬃及其制品等有可能携带炭疽杆菌,卫生检验人员有权对其检查、扣押、直接退回、直接防疫消毒或销毁。

2 皮革加工工艺

在新西兰,皮革鞣制前的加工工艺包括12个步骤:剥皮、削肉、腌制、浸水、脱毛、去肉、浸灰、片皮、脱灰、软化、浸酸和脱脂。

进口到新西兰的皮张和皮毛必须经过风干或盐渍处理,腌制过程不能确保灭活所有的病原体。浸水、脱毛和去肉的加工工艺对病原体影响不大,还可能会产生被病原体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因此浸水或浸灰时加入杀菌剂可有效杀灭病原体。浸灰工序前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或废水具有携带病原体的潜在风险,包括含有盐和血液的浸泡水,以及去肉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浸酸和鞣制会灭活皮张和皮毛上的病原体。任何经过浸酸和鞣制的皮张和皮毛,都是安全的,可以不受限制在世界范围内交易。但是,在皮张风干和盐渍处理过程中,病原体仍可以存活。因此,风险分析仅限于风干皮和盐渍皮。

3 风险分析过程

根据新西兰农林部生物安全局的要求,新西兰对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采用定性风险分析,主要有3个步骤: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图1)。

图1 风险分析过程

4 风险分析实践

4.1 危害识别

对进口皮张和皮毛进行危害识别的起点是OIE动物疫病名录。表1中列出了新西兰重点关注的74种动物疫病,这些疫病可能随进口皮张和皮毛传入新西兰,形成潜在危害,需要进行风险分析。新西兰农林部生物安全局对进口皮张和皮毛潜在危害的分类遵循以下标准:

4.1.1 动物疫病符合以下情况,将被列为潜在危害,需要进行风险评估:(1)对新西兰来说,是外来动物疫病;(2)新西兰存在某种动物疫病,但已制定和实施扑灭计划;(3)新西兰存在某种动物疫病,但新西兰不存在某些亚种或品系或相关宿主;(4)新西兰存在某种动物疫病,但由于皮张进口,可能增加其相关危害;(5)在新西兰边界地区存在某些动物疫病;(6)通过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潜在危害存在于皮张上,可通过皮张直接或间接的传播给动物、人类或环境。

4.1.2 动物疫病符合以下情况,不被列为潜在危害,无须进行风险评估。(1)动物疫病通过皮张上不存在的媒介生物传播;(2)动物疫病通过性传播;(3)动物疫病只通过活动物呼出的气溶胶或飞沫传播;(4)携带病原体的媒介生物只寄生在活动物身上,但不能在皮张上存活。

4.1.3 以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和小反刍兽疫为例。口蹄疫病毒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可存在于皮肤的各个部位,其对环境抵抗力强,可在干燥和盐渍环境中生存,在一定温湿度的无生命体上可存活较长时间,病毒在室温保存的皮张上可存活4~6周,造成较高的传入释放风险;口蹄疫是烈性动物传染病,易感动物一旦接触病原体,会造成较高的暴露扩散风险;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1型(BVDV-1)在新西兰是地方流行性的,但基因2型(BVDV-2)是外来的,因此口蹄疫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2型被认为是皮张交易中的潜在危害。小反刍兽疫可通过接触传播,具有随动物皮张和皮毛传入释放的可能性,但是病毒在宿主体外存活时间短,因此不被认为是潜在危害。

表1 动物疫病风险识别表

(续表)

4.1.4 危害识别结果。通过对病原的传播途径、病原体随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传入释放的可能性以及病原体在环境中暴露扩散的可能性等进行风险分析,危害识别的74种动物疫病中,口蹄疫、猪水疱病、牛结节性疹、绵羊山羊痘、非洲猪瘟、古典猪瘟、牛病毒性腹泻2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和猪肠病毒性脑脊髓炎等10种病毒病[5-8]以及炭疽、Q热、布鲁氏菌病、绵羊地方性流产、沙门氏菌感染和马鼻疽等6种细菌病和衣原体病被认为是进口皮张和皮毛中具有潜在危害的动物疫病[9-12]。

4.2 风险评估

4.2.1 释放评估。主要评价动物皮张和皮毛进口至新西兰后,在加工过程中,病原体传入释放的可能性。病原对环境抵抗力强,则释放传入风险高;病原对外界环境越敏感,释放传入风险越低。

4.2.2 暴露评估。主要评价进口皮张和皮毛释放的潜在危害感染新西兰易感宿主的可能性。无论是与加工前的进口皮张和皮毛直接接触,还是与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间接接触,对新西兰国民、动物或环境都有可能产生影响。病原通过进口皮张和皮毛感染易感动物的可能性越高,暴露扩散的风险就越高。

4.2.3 后果评估。主要评价生物危害发生后对经济、 环境和国民健康造成的影响。在此风险分析中,如果释放评估认为有害生物或病原体是进口皮张和皮毛带来的潜在危害,才会对其进行后果评估。

4.2.4 以口蹄疫病毒为例。口蹄疫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随进口皮张和皮毛传入释放的风险较高;病原通过加工前或加工过程中的进口皮张和皮毛感染易感动物的风险高,造成较高的暴露扩散风险。口蹄疫是烈性人畜共患病,一旦暴发,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公共健康安全,所以口蹄疫被列为高风险潜在危害。

4.2.5 风险评估结论。经过风险评估,口蹄疫、炭疽、布鲁氏菌病、母羊地方性流产和沙门氏菌病等5种动物疫病给新西兰带来较高的风险,一旦传入,将会对新西兰的经济、生态和国民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进口动物皮张和皮毛浸酸和鞣制加工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表2)。

表2 进口皮张和皮毛中潜在危害风险评估

4.3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风险减缓措施的一种形式,是对已识别风险的有效管理。新西兰农林部生物安全局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对进口皮张实施风险管理。

4.3.1 检疫准入要求。进口皮张和皮毛必须来自国外注册登记的屠宰场,动物经过宰前和宰后检疫,确认没有任何传染病迹象,适合人类食用。

4.3.2 动物卫生要求。若进口皮张和皮毛来自口蹄疫疫区国家,出口国的兽医管理部门必须证明皮张和皮毛的来源动物并非来自感染口蹄疫的牛群或羊群;这类国家的皮张和皮毛需要用含有2%碳酸钠的盐腌制至少4周来灭活病毒;皮张进口时需随附官方出具的兽医卫生证书,证明皮张是干净的。

4.3.3 包装要求。进口皮张和皮毛须使用非渗透性包装材料进行牢固包装,以降低生物逃脱的可能性。

4.3.4 口岸查验要求。新西兰口岸查验人员在入境口岸检查进口皮张和皮毛包装是否完好、有无腐败变质现象和有无携带有害生物,如发现问题,可做退回或销毁处理。

4.3.5 指定企业加工要求。新西兰农林部对进口皮张和皮毛实行指定加工管理,在指定加工厂,对进口皮张进行标示,与非进口的皮张进行区分存放,存放场地和加工车间要有防虫、防鼠和防鸟设施。

4.3.6 废物处理要求。必须有效处理进口皮张和皮毛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及包装材料。制革污水排放至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或者安全隔离区,而不能排放到农业用地或河流;卸货前,按新西兰农林部提供的方法进行除害处理;焚烧固体废弃物或包装材料等。

5 新西兰进口皮毛风险分析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早在20世纪,新西兰已着手风险分析工作,其体系建设完备,实施机制健全,这对于我国的动物及动物产品风险分析工作都具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我国自2001年12 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以来,国内各项工作逐渐与WTO所签署的各项协议接轨,尤其是在实施农业协议、SPS协议和TBT协议方面。农业部门更是不遗余力,在创建新体系的同时,改革旧的不适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做法。我国已经将进口风险分析运用在进出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实践中。

为推动我国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体系,在借鉴新西兰进口动物皮张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析体系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进口风险分析相比,我国还没有具体的管理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工作的机构;还没有建立既符合我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进口风险分析体系,不利于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工作的组织和开展,也不利于保护我国国门生物安全。

5.2 健全进口风险分析的法律依据

我国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执行的最高法律为199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1997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当时中国尚未启动对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进口风险分析工作。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进出境非食用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提出对了进出境非食用动物产品实施风险管理的理念,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但是缺乏上位法的支持。在《动植物检疫法》修订之际,建议增加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的规定。

5.3 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尚缺乏专门的专业人员从事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工作。我国应重视对风险分析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起能够从事进口风险分析的人才队伍,为全国范围内进口风险分析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建立人员基础。

[1] CSIRO leather Research Centre. Curing hides and skins:General requirements [EB/OL]. (2016-04-21) [2017-03-12]. http://www. tft.csiro.au/leather/generalcuring.html.

[2] Import Risk Analysis:Hides and skins from specified animals[R]. Wellington:MAF Biosecurity New Zealand,2008.

[3] Import Risk Analysis:Cattle from Australia,Canada,the European Union,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R]. Wellington:MAF Biosecurity New Zealand,2009.

[4] OIE. Animal health in the world-overview[EB/OL].[2017-05-15]. http://www.oie.int/animal-health-in-the -world/oielisted-diseases-2016/.

[5] KNOWLES N J,SAMUEL A R,DAVIES P R,et al. Outbreak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serotype O in the UK caused by a pandemic strain[J]. Veterinary Record,2001,148(9):258-259.

[6] KARAKAYA E,ALPAY G,YILMAZBASMECITOGLU G,et al. Perosomus elumbis in a Holstein calf infected with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J]. Tierarztliche Praxis Ausgabe G Grosstiere/nutztiere,2013,41(6):387-391.

[7] KARAKOUSIS P C,TRUCKSIS M,DUMLER J S. Chronic Q Fever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6,44(6):2283-2287.

[8] STRAM Y,KUZNETZOVA L,FRIEDGUT O,et al. The use of lumpy skin disease virus genome termini for detec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8,151(2):225-229.

[9] TOURNIER J N,QUESNEL-HELLMANN A,CLERET A,et al. Contribution of toxin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inhalational anthrax[J]. Cellular Microbiology,2007,9(3):555-565.

[10] OGREDICI O,ERB S,LANGER I,et al. Brucellosis reactivation after 28 years[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0,16(12):2021-2022.

[11] KARAKOUSIS P C,TRUCKSIS M,DUMLER J S. Chronic Q Fever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6,44(6):2283-2287.

[12] TOURNIER J N,QUESNEL-HELLMANN A,CLERET A,et al. Contribution of toxin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inhalational anthrax[J]. Cellular Microbiology,2007,9(3):555-565.

(责任编辑:孙荣钊)

Import Risk Analysis on Animal Hides and Skins in New Zealand

Wu Shuying1,Li Fuwen2,Zheng Chong1,Ye Daocheng1,Wu Yinghui3,Wang Suhua4
(1. Zhejiang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Hangzhou,Zhejiang 310016;2. Tianji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Tianjin 300000;3. Hang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Hangzhou,Zhejiang 310012;4. Wenzhou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Wenzhou,Zhejiang 325027)

To prot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eather indu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and to prevent invasion of exotic animal epidemics,the import risk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imported animal hides and skin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ransmission pathway,the possibility of invasion and exposure of pathogens with imported animal hides and skins in New Zealand(NZ),16 kinds of animal diseases were identified as potential hazards and were subjected to risk assessment. Consequence assessment showed Foot-and-mouth disease,Anthrax,Brucellosis,Enzootic abortion of ewes and Salmonellosis poses signif i cant risks to NZ. The importation of animal hides and skins carries a series of risks,and relevant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required to be taken. Combined with NZ import risk analysis on animal hides and skins,some suggestions were presented for import risk analysis of animal and animal products in China.

imported animal hides and skins;risk analysis;animal diseases;release assessment;exposure assessment;consequence assessment

S851.3

:A

:1005-944X(2017)07-0001-05

10.3969/j.issn.1005-944X.2017.07.001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2016IK277)

王素华

猜你喜欢

皮毛口蹄疫新西兰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新西兰兔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新西兰不仅有羊毛,更有教育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发达国家”吗?
在新西兰的旅馆邂逅五星红旗
口蹄疫
皮毛工厂斗匪记(上)
动物玩家之“狐狸”
皮毛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