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2017-07-19周思怡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舞蹈院校高职

周思怡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 高职院校发展和体育舞蹈教学特点

1.1 高职院校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类型,至今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6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建设了100所高等职业院校,使之成为发展、改革、管理的模范,引领着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发展,许多高职院校也进入了注重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高职教育的大发展需要关注人才的培养,许多高职院校越来越清楚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对学生成长成才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开始关注体育教学的各项改革,这也为体育舞蹈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1.2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的教学特点

高职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从学校是核心,全日制教学是主体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职前与职后相结合。由于高职教育有鲜明的职业属性,其教学是以专业为依据的,而不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因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就要在关注高职院校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应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学院体育课的教学,应抓住高职院校的教学的特点。既达到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做到健体和育人相统一。将体育和舞蹈结合,进行双向的教育模式,在给学生带来健康的同时,还能够增加艺术修养,提高对体育舞蹈的审美能力和认识水平,形成主动自学的能力。

2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内在要求

2.1 体育舞蹈的发展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它的前身是交际舞,交际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以前,它从古老的民间舞发展演变而成。1920年开始,英国皇家舞蹈教室协会对当时的交际舞进行了整理,将各种舞的舞步、舞姿、跳法加以系统化、规范化。20世纪80年代初,体育舞蹈开始传入我国沿海城市,随后也进入了高等学校的体育课堂。

2.2 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

按照体育舞蹈的风格和技术结构进行分类,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2大类。其中摩登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5种舞种;拉丁分为伦巴、桑巴、牛仔、斗牛、恰恰5种舞。体育舞蹈每一个舞种的风格都与发源地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民俗风情、审美观念密切联系。体育舞蹈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审美标准。体育舞蹈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的指导下对实现教育目标有独到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蹈的兴趣,主动锻炼身体,发展灵敏性、协调性,使学生乐于在音乐的世界里学习舞步、音乐节奏,并形成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进交往,培养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因体育舞蹈具有运动和艺术的双重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社会价值;体育舞蹈的教学相比于健美操较难,起步不易,一个动作有时需要练习1个课时,而健美操主要是以8拍进行1拍1个动作的固定教学;体育舞蹈种类繁多,要求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舞蹈和音乐,并进行有效的编排是抓好体育舞蹈教学的关键。

3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的教学要求

3.1 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可以享有多元化的教学指导思想

任何一种教学指导思想的实现,总是对学生何种需要而言的。因此,并非某种教学指导思想有多大价值,就可以说是在学生那里就能收到多大的效果、产生多大的作用。有价值的并不一定就是有影响的,一切还得看学生持有何种需要和参与教学实践的深入程度。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定位好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处理好各种教学因素之间的关系,安排好实际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中找到乐趣,体会到艺术的美感和审美的愉悦,愿意将整个的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之中,增强体质和健康,提高情操和审美能力,并由此进行拓展,从而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文化、历史层面上加深对体育舞蹈理解和认识,建立自信,愿意自学。让学生们乐于参与运动、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增强心理适应、社会适应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身体重心的移动、升降,将音乐节拍与动作快慢融合在一起,达到娴熟的程度,提高舞伴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度。

3.2 体育舞蹈教学要根据每个教学阶段,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程开始阶段,要培养学生培养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体育舞蹈的艺术课堂,观看视频,了解体育舞蹈文化,欣赏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表演,形成美好的、初步的直观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期简单展示每个舞种的舞步、音乐,带着问题学;有的动作需要精准的细化,动作分解要合理,讲解和动作示范要同步进行,反复练习。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和学生建立的QQ群、微信群给学生提供正在练习的动作视频,解答学生的提问,帮助他们树立练习的信心。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做些内容调整,提出具体要求,最终让大多数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节拍下完成基本的舞步。多安排舞伴搭手练习,培养学生的自学及团队协作的精神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通过舞蹈教学,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促进男女生正常交往,陶冶学生的情操。

3.3 体育舞蹈教学要把握高职学校教学的特点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方法是“校企合作”,教学要求是“顶岗实习”,加上高职院校的体育舞蹈教学一般是3~4个学期的体育选项课,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在对待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上,要考虑如何合理的调整,按专业进行合理分组实施教学,保证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达到同样的要求。

3.4 体育舞蹈教学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的学习和提高

根据调查,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舞蹈教师都是从其他运动专项转过来的,有的教师在地方的培训机构学习过的,但总体来说专业教学能力不高,对体育舞蹈的内在要求和重点把握得还不够到位。因而,高职院校要为广大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培训提供良好的机会,同时体育舞蹈教师多学习体育舞蹈的理论知识,也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幕课网等优质资源,进行学习、借鉴,以提升自己。

4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注重动作和音乐相融合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体育舞蹈则是音乐的形象化、具体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要掌握所学舞蹈的节奏与音乐融合,可以清楚地数出节拍,准确地表达舞步与音乐的融合。将舞蹈动作与音乐韵律之间协调统一,展现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由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致使有些学生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不能正确判断节奏和节拍的特点,对拍子的强弱关系和节奏的表现难以做出正确的反应。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练习中,教师要重点讲解音乐速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在体育舞蹈舞步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体会舞蹈的音乐速度变化的规律,并使舞蹈动作与音乐变化协调配合。为改善这些问题,可以开设体育舞蹈音乐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体育舞蹈音乐的组织结构和基本规律,重点是音乐节拍,其次是速度和旋律,讲解音乐的节拍、速度和旋律三者之间的关系,边讲边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弄清音乐的节拍、速度和旋律等要素的表现功能。再结合体育舞蹈教学的动作反复强化练习,学生就能分析较为简单的音乐结构及变化规律,判断出不同音乐的节奏特点及相对应的动作,使音乐与动作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不同种类的舞蹈,其动作节奏是不一样的。因此,选用音乐时,就要求所选音乐的节奏与舞蹈动作的节奏相协调。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可以更多地选用贴近本国音乐特色的歌曲,也可以选用一些世界流行的歌曲进行教学,用音乐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在训练学生节奏感和舞蹈熟练程度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教育手段,如“蓝舞者”手机APP软件,该软件功能全面,可以观看最新的体育舞蹈视频。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将舞蹈的音乐进行快慢调节,实用性较强,可以由慢到快地进行多次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和舞步的配合;体育舞蹈中,拉丁的音乐节奏较为复杂,如桑巴的节奏有多种,首先可以降低难度,安排学生经常听音乐,熟悉节奏。可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他们如何去数拍,处理节奏和完成舞蹈动作。多媒体进入体育舞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常规体育课中出现的问题,也让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5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对策

5.1 抓好教学细节,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老子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要想搞好体育舞蹈教学,首先要抓好教学细节,教师要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专业、文化背景、性格特点、行为习惯、身体素质和音乐素养,掌握第一手资料;要让学生之间通过自我介绍,相互了解,培养学生自信的一面;同时明确要求体育舞蹈教学的礼仪和规范,抓好课堂常规教学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要让学习变为快乐的事情。体育舞蹈前期课程是相对枯燥的,基本功是舞蹈的基础,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新地设计一些体育游戏,给枯燥的舞蹈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舞蹈动作的编排上,将技术练习、身体素质练习和音乐选用进行很好的融合,将形体练习和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等素质练习相结合;建立民主型的学习课堂,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

5.2 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高职院校因其教学的职业性、专业性等特点,教学过程呈现出非连续性,因此要注意按专业分组开展教学,构建定位准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注重课上和课下相结合,注重现场教学和网上视频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内容和音乐选编上下功夫,做好编排。注重在平时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5.3 创建并发挥校内体育舞蹈社团和运动队的优势,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当代大学生交流能力很强,创建学校体育舞蹈社团有利于感兴趣的学生课下有组织地学习,每周1次体育课时间较少,课后的学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会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习动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建体育舞蹈运动队,近些年来,各省、市级体育舞蹈公开赛不断开展,教师对学生运动队进行课外训练辅导,让学生参加一些舞蹈比赛,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提升学校的体育舞蹈水平和影响力,以点带面,积极引领和促进体育舞蹈教学水平的提高。

5.4 发挥体育部门和教师的主体作用,争取学校的支持

作为负责体育舞蹈教学的主管体育部门和教师,要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体育舞蹈在不断进步,及时学习更新体育舞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所以,要认真学习不断变化的专业知识,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开展各层次的交流活动,开拓视野,更多地关注体育舞蹈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有更积极作用;扩大体育舞蹈的影响力,重视利用校园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利用多种舞台展示体育舞蹈的魅力,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争取学校的各方面支持。在学校的支持下改善体育舞蹈学习环境。拓宽教师参加校外专业培训的渠道,积极融入到省市级体育舞蹈协会等组织,甚至更高层级的组织,为教师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为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做好人才储备。

[1] 秦晋.高职体育舞蹈“小群体”教学改革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1):7-8,22.

[2] 梁全胜.高职高专学生体育舞蹈学习的动机及意义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5):218-219.

[3] 盛昌繁.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104-106.

[4] 张册,唐艳平,王合霞,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9):81-85.

猜你喜欢

舞蹈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学舞蹈的男孩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舞蹈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