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策略的研究

2017-07-19胡曼玲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体质标准体育

刘 畅,胡曼玲

(1.仪征市第二中学,江苏 仪征 211400;2.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订后的《标准》对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以及学生的体能练习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寻找更为有效的措施,通过对课程实施管理、课堂教学改进、体育活动模式建构等方面的策略研究,使《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相结合,形成多元的教学实施路径,这样才能将《标准》的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发展运动技能和体能。因此,开展《标准》实施策略的研究,细化《标准》实施工作,提高实施工作质态,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的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达到《标准》的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标准》新内涵,寻找实施工作突破口

《标准》提出:“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在实施的定位上提出:“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针对这一系列的高标准、新要求,我们的做法是:(1)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对《标准》反复学习与研讨,使体育教师不断的加深领会文件精神,同时结合本校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2)对《标准》的显著变化之处进行分析,寻找切入口,如评价指标分值增加,规定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的新变化,这样的修订打破了不分年龄和体质差异的唯一评价标准,凸显了公平、公正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激励功能,对全校师生进行《标准》的解读工作,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走进阳光下,走到操场上,坚持每天1h体育锻炼,使《标准》实施工作得到学校、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不断的深入推进。(3)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学习现代体育信息技术,围绕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参考文献进行提炼,通过文献的研究,对国内外体能训练的方法,及其发展的趋势有全新的认识,为我们拓展体能训练提供新的思路。

2 探究体育课程实施方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计划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那么如何将《标准》测试内容有效的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我们增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结合本校的实际,研制《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依据教师指导用书,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方案,合理安排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素质练习的权重,有管理、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总结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完善即时性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体育学习评价的有效性,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1)编写《体育与健康》教师指导用书,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体育教学计划、技能考核内容与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趣味运动项目、体育运动伤害应急预案、文件附录7个章节分别对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课程任务、课程实施、学习评价内容、工作制度、安全卫生、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内容进行了祥实的规划,这对科学组织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的促进了教学改革与发展。(2)编写了《标准》实施工作手册,从标准要求、实施方案、项目操作方法、数据分析指标、体育运动风险防范制度5个章节提出了实施工作中的规范要求,使体育教师有法可依,有据可理,做到操作规范、公平公正、数据准确、分析具体,并能在实施工作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工作程序,提升工作的效益。(3)开展教学实证研究,将常态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学方法研究课,以主题式专项研讨探究运动技能教学与专项体能融合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为了体能练习而练习的单调枯燥的教学行为;同时,开展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将研究成果对全市体育教师进行展示与推广,引导教师进行广泛的分析评议,集思广益,使课堂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并将研究教学案进行汇编,形成成果资料,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3 探索体育课程延伸学习,拓展课外体育活动路径

随着现代体育课程学习的改革与发展,体育课程学习向课外延伸学习的需求更加显现出来,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教育功能也更加的丰富,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和拓展体育活动的路径,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规范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使学生学习与运用体育课中所学的知识技能,更好的锻炼身体,改善身体机能,以达到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品德,发展学生智力,提炼学生能力,丰富学生生活的目的。因此,我们的做法是:(1)探索趣味比赛活动内容,将体质测试项目融入到活动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班级体育锻炼氛围,分别组建教师和学生锻炼小组,给师生自主锻炼的空间和时间,让教师融入体育锻炼的氛围,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分组锻炼中进行合作练习,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成功感,促进师生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2)利用课外体育活动课进行“15+30”的体育运动,即15min跑操+30min休闲体育。通过跑操凝聚班级风范,不仅要有一定的跑速,还要有队伍的整齐,从而培养学生的毅力,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形成共同进步的运动共同体,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动作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体育发展的心理需求,更加勤学苦练,提高锻炼效果。(3)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以点带面,组建学校足球队,积极开展课余运动训练,研究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获得比赛名次;在此基础上,加大足球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探讨,逐步普及与推广,充分发挥足球运动在体育课程延续性教育中多元化功能的作用。

4 开展体能拓展教学研究,推广体能训练方法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体能素质发展、开展体能拓展训练方法的研究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我们针对学生的薄弱项目进行体能训练方法的实证研究:(1)通过教学展示课研讨活动的方式进行,让观摩教师看、听、说,共同探讨体能练习方法的得与失,集思广益,深入研究,生成体能练习方法的多样性和实效性。(2)通过成果推广培训活动,将体能练习方法和过程传授给广大体育教师,辐射于中小学的体育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3)结合学校实际,组建年级体能训练班,面向体能薄弱的学生,以自愿报名,分项训练的形式进行,这样起到有的放矢、个别指导的实际效果,学生的进步会更大,成功感会更足,同时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5 抓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

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规范程度,关系到测试数据的公正、准确,对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分析、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诊断,以及对教学计划和方案的调整等方面都将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抓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势在必行。(1)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在全年的教学计划中,与学期课程学习评价有机的结合,统筹安排好各班级测试日程,使体育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晰的知晓测试的项目、时间,并能做好测试前的各项准备,以监测促提高。(2)强化测试数据的跟踪分析,及时了解学生体质发展状态及其原因,为改进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为年级提供评选先进班集体的考量数据,为班主任提供健康教育的素材,为家长提供重视孩子身体健康的资源。(3)及时了解与分析本校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与本区域其他同类学校间的差异,学其优,改其劣;只有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才能不断地把《标准》实施工作向深度推进,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Z].北京:教体艺[2014] 5号.

[2] 刘晔,郑晓鸿编.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3] 候静,邱清.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学校评价方式探析[J].基础教育参考,2010(7).

猜你喜欢

体质标准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