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作用与应用

2017-07-19汪佑生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技战术排球运动员

汪佑生

(广东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053)

通过观看排球比赛能够发现,越是高水平的比赛,相互对抗的2个队伍之间技战术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就越小,尤其是比分处于赛点的时候,队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胜负。现今,无论是高水平专业排球队伍教练还是普通高校排球课程教师,已开始意识到了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训练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稳定状况,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比赛场上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技战术水平,以一种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状况去面对比赛,从而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因而,应该将心理训练与排球技术训练、排球战术训练置于同等高度,以提高重视,充分发挥出心理训练所起到的作用。

1 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作用

1.1 有助于学生心理承受水平的提升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在开学初期都会针对大一入学新生进行一个心理测试的调查问题,而通过问题能够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差、抗压能力不足等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父母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往往与父母或者同学之间产生一点矛盾,就产生一些不良情绪,甚至萌生一些极端的想法,这是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除此之外,因为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关于排球是零基础的,许多技术学起来都较为困难,即使是通过了自身的努力,也难以达到排球教师的要求或者标准,导致考核成绩的不理想,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排球学习的自信心。而针对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来得到改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过程当中,通过心理训练,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水平,提升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而且还有助于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效果的提升。有效的心理训练,能够帮助学习控制与调整情绪,从而使学生在比赛过程当中也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发挥出自身最好的水平。

1.2 有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

作为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针对排球运动的课堂教学,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相对来讲相对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为了熟悉掌握技术动作,就需要进行一些重复性的练习以提高技术动作的熟练度。除此之外,尽管排球教学注重的是技术实践教学,但同时也有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对来讲也较为枯燥,而针对这些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就需要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一些心理训练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有效的心理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心理上对排球课程产生的排斥心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能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排球课堂学习当中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1.3 有助于学生排球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

高校排球教学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技战术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比赛场上,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练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只有学生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水平,能够临危不乱,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排球技战术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才能够让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应对在排球运动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针对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必备训练项目,也成为了训练的重点,排球教练员与运动员也在一次次的比赛当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比赛成绩的重要影响。尽管针对普通大学生的排球教学以及比赛活动,没有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所经历的比赛那么激烈,但是高校排球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需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手段来克服学生的一些心理方面的不足。通过教学实践也充分表明,通过行之有效的心理训练,能够帮助学习加深对排球运动项目的认识, 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从而培养出无论是技能上还是心理上都过硬的排球运动人才。

1.4 有助于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的提升

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大学生都患上了“拖延症”,作业喜欢拖到最后一刻完成,考试之前也通常是临时抱佛脚,考试前夜才想到复习,而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便是由于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较差,因此,选择有效的方式来促进当代大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笔者发现,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的过程当中,进行一定的心理训练方式,则有助于学生自我管控能力的提升。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训练,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排球学习情况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同时还能够去发现同学身上所具有的优点,然后再与同学以及教师交流合作的过程当中来提升自我,进而以达到一个提升自我管控能力的作用。与此同时,有效的心理训练,还能够帮助学生积极阳光生活态度的养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并且提升自身的自我约束能力。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来制定出学习目标,并且努力地去完成目标,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与训练习惯的养成,这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但有助于学生的排球学习,而且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2.1 比赛场上心理状态调整的训练

2.1.1 团队意识的培养排球运动,作为一项团体运动项目,要想获得比赛的成绩,必须需要队员之间的配合。就算每一队员都具有较高的技战术水平,但是配合不默契,也是徒劳,必须要达到一个1+1大于2的训练效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过程当中,教师或者教练员就必须要教育学生以一种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让学生明白,在比赛当中,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都影响着整个赛场的局势,让学生有一种责任感,从而积极努力地去做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作用。

2.1.2 正确地看待排球比赛的结果毋庸置疑,排球运动员参加比赛,都期望能够获得比赛的胜利。但是任何一场比赛都是有输的一方,也有赢的一方。因此,必须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正确的胜负观,要明白胜败仍兵家常事,要做到胜不骄,败不妥。例如,在些运动员他们为了参加比赛,做了大量的准备,平时的训练十分刻苦就为了能够获得比赛的胜利,从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而心理压力过大反而不利于其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往往适得其反。还如,有些运动员,面对过于强劲的对手,首先自己便在心理上认定自己肯定输了,从而消极应对,这不仅仅是对对手的不尊重,同时也不符合竞技精神。这2种比赛心理都是不可取的。真正应该做到的是,正确看待比赛的结果,通过比赛,不能够只认准比赛的胜负,而应该分析胜负的原因,获得了比赛的胜利,不能够沾沾自喜,而应该不断进取,以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对于失败的一方,也不可过于消沉,更应该的是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而及时地进行改善调整,继续努力,努力争取下一场比赛的胜利。只有正确地看待排球比赛的结果,做到胜不骄,败不妥,才能够督促排球运动员的不断进步。

2.2 自我暗示法的有效应用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让运动员产生一种良好的情绪反应,当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劣势的时候有效运用心理暗示法则十分重要。例如,在排球比赛当中,自身球队与对方比分越拉越大的时候,自信心开始动摇,紧张害怕的时候,则更应该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暗示自己必须要冷静,对自己说,“我能行”“我可以发好球”“我们努力还是有机会获胜”等;而在自己连续得分,发挥较好的时候,也可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对自己说“不可以骄傲”“不可以有任何松懈”“要认真发好每一个球”等。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在语言上或者行动上给队友们进行鼓励打气,在比赛场上,可多对队友说“好球”“传得好”“很好位”等积极肯定的话,既可以振奋士气,同时还能够给对方球队造成压力。众所周知,人的情绪是会相互传染的,因此,队友之间必须要相互传递正能量,不要吝啬鼓励的话语,队友之间要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总之,排球教师或者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当中,就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我暗示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自我暗示能力。

2.3 想像训练法的有效应用

在平时的训练或者比赛过程当中,排球教师或者教练员往往会发现,同一个队员往往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同一个错误,许多时候,并非他们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一连续出现的错误,而是由于他们自身对这一错误的产生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而造成的,并且不知如何去有效地避免这一错误的重复出现。而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便在于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技战术训练以及身体素质训练上,他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思考这些问题,同时也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这时候便可利用想像训练法来进行心理训练,让队员能够有意识地想像怎样实现这些排球动作,让他们能够在头脑当中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这样要真正运用到实际的过程当中,才不至于出现过多的失误。

2.4 心理调节训练法的有效应用

心理调节主要可分为赛前心理调节与赛后心理调节2种。(1)以赛前心理调节为例,在比赛之前应该要努力做好准备工作,应该要比赛之前集中运动员来开一个比赛之前的准备会议,应先对自身球队的球员做一个心理评估,然后再对对方球员进行实力评估,真正做到自己自彼。在比赛之前,可通观看对手之前比赛的录像视频,来对对手的实力有个准确的判断。与此同时,还应该多鼓励球员,以树立本队球员的自信心,可引导球员想像一些胜利之后的场景,让他们有一个心理建设,做好心理调节工作。(2)赛后心理调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比赛结束之后,也应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让球员的身心都能够放松下来。例如,可运用肌肉紧张放松法,这种训练方法就是让肌肉保持一种“收紧—放松”的循环状态,在集中注意力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放松。还可采用语言暗示法进行,首先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自己在心里默念:“放松、放松,我行能!”“放松下来,深呼吸。”,以便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除以上2种之外,还能够运用情绪转移法进行,人体疲劳的产生,主要便是由于运动员的神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连续的受到刺激而造成的,这种连续的刺激不利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平衡,从而会使其产生一种疲劳感,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停止刺激来消除这种疲劳,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消除疲劳的方式,那就是将疲劳转移。例如,可通过玩游戏、听音乐等各种放松活动来使运动员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从而使整个心理状态恢复到一种放松的状态之下。

[1] 薛庆云.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7):25-26.

[2] 陈朝晖.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中的意义及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3):195-196.

[3] 谢兴超.排球教学中心理训练方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2):18-19.

[4] 王世军.心理素质训练是高校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J].才智,2014(14):72.

猜你喜欢

技战术排球运动员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kg以上级冠军郑姝音技战术特征
2016 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女单决赛技战术分析
运动员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