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医学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开展俱乐部模式的思考

2017-07-19潘宁敏

运动 2017年23期
关键词:俱乐部素质院校

潘宁敏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一所民族医学院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每年新生入学素质普查统计明显表现出学生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的基础较差,主动参加体育意识不强的情况,这些都极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立足本校实际,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其中把课内外教学有机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就是右江民族医学院教学模式的一大改革。改革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加以完善。

1 民族医学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开展俱乐部模式的意义

通过参加俱乐部学习,获得相同的学分,使学生在学习内容(项目)选择、学习时间安排,参加活动方式等方面自主性更强,这些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掌握运动技能、激发锻炼热情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1 学生参与性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开展俱乐部模式,使学生能自主地选择自已喜欢的运动项目,可根据自身业余安排时间参与学习,机动性强,方式灵活。在俱乐部中,既有教师的指导,也有学生助教参加教学活动,教师充当指导员,学生为战斗员,突出以学生为主的地位,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体验运动乐趣;通过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空间更为广阔:参加实践机会明显增加,跨班、跨专业的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交流面更宽,身临体验更为丰富,展现自我,获得成功喜悦。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

1.2 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水平

通过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积极地带动体育教学活动,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方互动,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主动性加强。同时,俱乐部模式能够使公共体育教学活动更具有准确、直接的特点,向学生传达先进的教学技巧和相关动作。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提升自身对运动动作的掌握情况。除此之外,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对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动作和结构进行连续性和针对性地加强学习,提升动作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掌握技术的要点,从而强化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俱乐部模式还能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强化性的体育动作探索,在竞技模式的探索中,逐渐强化自身的抗压性,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

1.3 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际的公共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俱乐部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一项基本的体育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健美操活动,使学生找到自身与健美操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并联系教师和学校共同解决。除此之外,学生能够更具其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俱乐部中教师教授的动作进行解析,使其成为更加简单的动作招式,从而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2 开展俱乐部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运动设置条件问题

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来完成相应学业并获得学分,能有效地缓解正常时间教学中开课时间密集、参加人数过多等方面问题的压力。但是,实现俱乐部教学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场地设置做为保障。学校运动场地既用于教学,同时也应用于课外体育锻炼,在不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保障俱乐部教学的运动场地问题,特别是随着俱乐部模式教学项目的增加,参加学习人数的递增,场地设置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

2.2 选课存在的问题

参加俱乐部学习,学生是通过网络上进行选课,开放性强,对学生选课、学习表现、参与程度、组织纪律等方面的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突显落后,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偏爱,造成选课上的混乱,特别是重复项目的选择,如一位学生在网上选课的过程中,第一学期选择篮球课,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拿到了学分。但是由于其具有篮球特长,或是觉得篮球运动比较简单,造成其剩下的一些学期依旧选择篮球课程。这样一来,这名学生虽然在篮球课程中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其总是重复选择课程内容,其他体育课程的成绩得不到提升的同时,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得不到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教师素质的发展。依旧以篮球来说,每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基本类似,从基本的传球和运球开始,教师不会因为这些动作过于简单就忽视这些基本动作的训练。这样,重复选课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也就出现了选课中的矛盾 。

2.3 开设的项目与学生的选项之间存在矛盾

在开设的体育俱乐部课程中,由于一些体育课程项目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使其成为热门的课程选项,学生选择的概率也比较大,但是一些枯燥的体育课程,选择的人数就比较小。例如,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男女生比例为1:2,女生喜爱的健美操、啦啦操课程,由于其开展在室内,冬暖夏凉,深受女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每次选课的人数都比较多,人数的增多,势必对场地的需求量增加,场地压力增大;相反,一些室外的课程,如足球课,选择的人数就比较少。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课程,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如场地和资金等问题,使许多学生喜欢的课程无法展开,学生想要学习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也就无法自由地选课。

2.4 学生与教师的问题

医学生课程多,学习任务重。就右江民族医学院而言,专业课程安排密度大,学生用于开展体育业余时间相对较少,特别是不同专业学生的上课时间不统一,一些班级和专业都需要进行教学的实习,这也就为体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难度。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将班级内的学生统一起来,这就为学生的实习产生一定的难度,也是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开展俱乐部模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开阔和完善,不再局限于几个单纯的体育教学项目,从而促进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和丰富性。这也就对教师的思想和实际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些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技能都不够完善,因此这些或多或少影响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3 对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

3.1 加强选课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虽然在选课的时候,有一定的系统软件,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的操作规范进行网上选课。但是这些软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进一步落实现行的软件模式,加大限制条件和开发的技术。例如,学生在选择过一门课程之后,就不能重复再选择相同的科目。同时,对于一些相同的科目可以进行逐级分层设置,如学生在选择篮球之后还想再学习篮球运动,则可以划分到篮球的提高班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 。

3.2 提升院校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

场地问题都是制约其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要选择体育课程作为期末考核的标准,其无论选择何种体育项目,都需要相应的体育设施和场馆。但是在俱乐部教学模式中,体育场馆的限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最主要限制因素。因此,相关教育部门需要与院校进行积极的合作加大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建设,提升场馆的直接利用效率, 如在地下建设体育场馆、足球场和篮球场合作利用等。同时按照常规,除了上午第一、第二节课不安排体育课程之外,其余的教学时间都可以安排体育课。

3.3 提升体育教师的总体素质和综合技能

开展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学校和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性质,同时,除了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2)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构建完整的体育理论知识体系之外,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学习,使自身的技能符合教师教学的标准,从而在学生中树立榜样的作用;(3)学校需要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指派教师积极参与社会中各种体育活动,同时也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到院校中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也可以让本校专业技能过硬的教师给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资源利用。院校也需要积极更新和引进相关专业的年轻教师,通过逐渐调整教师队伍,从而主动适应体育俱乐部的教学要求。

3.4 了解体育俱乐部具体的应用方式

(1)教师需要根据体育运动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从而展开合适的俱乐部发展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排球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耐力,通过游戏或是激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觉地在课后开张各项体育训练。(2)根据教师教学的特点,开展具体的体育俱乐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课程和教师,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展开选择之前,利用视频或是短片等方式,对自己所教学的活动进行分解,做好重点和难点的示范工作,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其体育锻炼的兴趣。(3)合理设计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在期末的时候,让学生慢慢消化一学期的学习内容,考核的标准严格按照实际的体育规范,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规范性,从而提升自身对于体育锻炼和俱乐部模式开展的责任感 。

4 结 语

民族医学院校公共体育教学在开展俱乐部模的过程中,在立足本校实际,需要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配合,主动采取措施解决场地和管理等问题,加强选课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提升院校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了解体育俱乐部具体的应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也有利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发和进一步发展。

[1] 薛春柏,黎明.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4(10):125-126.

[2] 马成. 关于高等院校体育运动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7(2):150-151.

[3] 程海霞.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思考[J].科技风,2016(6):33.

[4] 刘西晓.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4-86,92.

猜你喜欢

俱乐部素质院校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