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公共就业服务

2017-07-18杜芳池

商情 2017年25期
关键词:就业服务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劳动就业服务局)

【摘要】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解决好劳动者就业问题,必须坚持大力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是保持全社会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和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公共就业服务的产生、内涵、当前公共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掌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前提下,如何开拓就业渠道,对失业人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就业与再就业促进措施。

【关键词】就业服务 失业人员 促进就业

一、就业服务的产生与内涵

就业服务兴起于20世纪初期,主要是为了改善失业者的生存状况和维护社会稳定。随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需求的扩大,就业服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国家就业政策最直接的体现者和执行者。概括地说,就业服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干预劳动力市场并能有效调节和改善供求的直接手段,是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服务可以分为公共就业服务和私营就业服务,其主要职能在于通过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相应的职业培训等手段的运用,帮助用人单位用人和劳动者就业。

社会主义中,生产资料公有化意味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整体之间存在着总体的、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关系,有可能实现充分的、合理的劳动就业,使每一个有劳动能力又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人都享有劳动的权利。但是,在劳动人口总量超过社会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就业岗位总量,或劳动人口构成和就业岗位构成出现脱节和不协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社会也有可能产生与资本主义失业现象性质不同的待业现象。因此,就业服务应运而生。自建国以来,政府采取介绍就业、就业训练等多种办法,解决了以往社会遗留的400万失业人员的就业安置问题。随后又陆续解决了因劳动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劳动政策中一些失误所造成的待业现象,而产生的失业人群,帮助人们顺利就业。

二、当前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公共就业服务致力于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是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就业服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建设不平衡

公共就业服务基层平台是政府主导建立的直接提供基础性、公益性就业服务的一系列机构和场所,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最基本的载体。由于我国还没有针对公共服务基层平台建设的政策文件,国家对于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政策依据存在于不同的政策文件之中,而且都是一些原则性和思路性的条文,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和实施。

(二)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盡管大部分地区的社会保险所、劳动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都有自己的网站,但它们之间都没有联网,更没有实现资源共享。比如,失业人员在办理就业项目时总需要填写不同的表单,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还不得不在不同的就业服务部门之间奔波,由于就业服务部门之间没有相互联网,导致失业人员登记的基本信息无法共享,这对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而言地管理低效的表现,对申办手续的失业人员更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三)公共就业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

由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素养也相当有限,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就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使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四)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就业服务主要是岗位匹配和简单的就业指导,在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市场需要的技能、对自身能力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初级的就业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求职者的需求,

三、掌握国家就业政策,积极开拓就业渠道

做好新常态下的就业工作,核心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党的十八大的明确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更承载着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深切期待。更高质量的就业包含着劳动者本人所期盼的更满意的工作,更体面的收入以及个人理想的价值的更好体现,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我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就业服务。特别是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的机构牵线塔桥,使得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顺畅对接,有利沟通,实现双方共赢。

一是要尽快完善全市乃至全省联网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实现就业信息互联互通,共网共享,提高服务能力,减少求职成本,并特别注重就业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是要把公共就业服务领域管好,把市场调节就业领域搞活。要明确公共就业服务职责,保障工作经费,以优质服务促就业;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工作并规范其市场行为。

三是要加强职业培训,缓解结构性矛盾。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定向和品牌培训,着力提高工业园区用工企业培训质量,实现企业自主培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培养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急需的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四是要全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探索进一步放宽小额担保贷款对象范围,提高贷款金额,拓展担保方式。对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特定群体,根据其创业计划,“量身定做”创业培训,简化相关的创业手续,并在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专项奖励和补贴。

五是要统筹做好各类群众就业工作。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援助作为新常态下就业工作重点,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切实打破户籍障碍,在求职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专门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引导和鼓励成功创业者担任兼职创业导师。

实现比较充分的公共就业服务,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认真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对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和谐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湘泉;公共就业服务之完善措施[J];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09期

[2]李春玲;邱雯;提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就业服务能力研究——以北京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2期

作者简介:杜芳池,女,1982年7月出生,现在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工作。

猜你喜欢

就业服务
高校图书馆参与大学生就业服务的理性思考
建立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系统为就业服务的探索
浅谈中职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几点思考
创新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建设分析
构建与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与跟踪体系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问题的探究
推进就业服务提档升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推进就业服务提档升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