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课堂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7-07-18李龙

商情 2017年25期
关键词:中职生思考数学教学

李龙

(郑州市卫生学校)

【摘要】中职生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素养令人堪忧,数学教学既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的一项考验。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力度加大,以及现代化科技工具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也为数学教育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中职生 数学教学 思考

数学是以数与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功能,是学生学习其他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对形成理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

目前,在中职教育实际教学中,数学既要兼顾其学科特点,又要考虑到其对于中职学生的“有用性”,即数学能够为中职学生学习其他文化基础课、专业课提供帮助。但现实情况是数学成为中职生学习的一大障碍,这里面有多种因素存在。

1.中职生学习层次参差不齐。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构成成分较为复杂,大部分为初中应届毕业生,这些学生多是由于考不上高中,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学习。还有一部分是初中未毕业,甚至初中一年级都没有上完,进入社会体验一段之后,又返回到学校学习,这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更薄弱,还有少数从高中退学后,选择中职学校学习的。他们知识层次差别很大,尤其是数学,施教起来特别困难。

2.中职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从学生心理角度来看,学生对数学课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在传统教学观里,数学长期以来就被学生们视为“枯燥”的代名词。不少学生初中的数学就没有学好,甚至有些学生数学知识只能达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学习的自信心本就不足,遇到数学这个“拦路虎”唯恐避之不及。因此,只要是数学课就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或者趴在课座上睡觉。从学生生理角度来看,中职生生理发育速度很快,第二性征开始显露,性意识开始觉醒。如今的中职生,早恋的年龄提前,早恋率随着年级增高而递增。很多中职生把恋爱上升为第一要务,而无心学习或不屑学习。

3.教材考试主动适应学生。中职生选择职业学校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避开语数外等文化课程的学习。为了能够迎合中职生的学习,数学学科采取的通常做法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教学难度,放弃推理论证等,只求了解概念、公式会套,数学教材在经过多次修订之后,已经基本到最简程度。但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千篇一律,完全看不出学生有任何自己思考的痕迹。而对应的数学考试也更加“人性化”,数学试题力求一步解答,学生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各占50%,学校期末考试及格率达到90%以上。

4.教师丧失教学积极性。由于面对学生的现实情况,教师的教学就变成了“蒸剩饭”,教师和学生之间根本碰撞不出教学的灵感和火花,很多教师感觉自己在教学中不是“长高”了,而是“变矮”了。久而久之,教师教学的成就感也就明显失落,丧失了自我进修提高的内在驱动力。教学教法的因循守旧,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学习动力的下降。

5.数学知识体系的独立性,数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实际授课中很难与专业课进行融合,造成大多数学生甚至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数学只能是培养学生看不到也体会不到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对于专业课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无关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历年的对口升学中,数学又是必考科目之一。在以“培养实用技能型劳动者”这个职业教育的大目标下,数学课也就显得比较尴尬。

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国家对职业学校的重视,职业学校的教育能力亟待提升,这也为数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剂“强心剂”。

(一)提高中职生自信心。如今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大胆改革,除了就业,为中职生也开辟了更广阔的升学之路。中职学校不仅仅是培养“职业技能劳动者”,更是要造就一批高技能的人才,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国工匠”。数学学科要把握机遇迎合国家大政方针,积极进行自我改革。吸收、消化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首先能够通过对口高招考试,数学基础知识能够满足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

(二)改变职业学校办学模式。从国家层面改变职业学校学生易进易出的现状,尝试不设入学门槛,但是毕业必须达到一定的学业成绩,否则不予毕业,指导全部成绩达到毕业的门槛,才能取得毕业证书。同时也把这项成绩作为升入高职院校的“入门砖”,真正能够帮助高职院校选拔优秀人才,促使中职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

(三)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界将要满足日益增多的需求和接受一个迅速变革的世界所提出的各种新的挑战。为了适应当代的需要,我们应发挥创造力,拿出勇气,坚决进行切实的变革并立志完成自己将承担的各项重任。一是实施分层教学。由前所述,中职学校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层次差别较大,分层教学是大势所趋。针对每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安排与其层次相近的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提升其数学知识水平。二是鼓励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各中职学校专业的特点,鼓励编写校本教材,并接受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融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相关知识,从教材和教学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课对于学习专业课的重要作用。

(四)創新教育教学方法。鲁迅说过:“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一是创新科技手段。积极探索运用新科技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对于复杂的图形结构或运动轨迹,可以运用动画形式将这些知识点演示出来,即生动又直观。二是引入微课系统。教师自由制作微课,学生对于不会的知识点,可以随时随地点击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程学习,将师生互动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三是编写学生学习系统软件。软件中包含各种不同题库,随机生成不同的试卷。学生下载APP,注册成为会员,利用手机在线练习和现场考试,节省了组织考试的成本,避免了学生的抄袭,也能督促学生自我学习。

(五)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真诚关怀、对学生的宽容和尊重赢得学生的信任,并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和点滴成功,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正确地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稳固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诸多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数学教师包括职业教师的理论视野。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数学教师,应更多掌握现代化工具为己所用,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形成切合自己教学对象的数学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教学也同样充满魅力,让学生喜欢数学、迷恋数学。

猜你喜欢

中职生思考数学教学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