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湖北省高校专科生辅导员骨干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心得

2017-07-18赵孝颖

商情 2017年25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赵孝颖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为期八天的2017年湖北省高校专科生辅导员骨干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结束,从对高校专科生群体特点的剖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问题,到高校专科生辅导员的自我定位、管理能力、沟通技巧的提升,再到学生突发事件危机干预、新版《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解读及有效的就业创业的指导等,学习所涵盖面之广,内容之丰富,让我受益良多。本次学习的心得体会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与危机干预

将此放在第一点是因为校园安全事故始终在我国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学生安全也是辅导员乃至学校最为担忧的,突发事件的处置与危机干预毋庸置疑至关重要。当然我们都明白,预防事故的发生是最重要的,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用科学的体系和研究成果指导校园安全预防工作,然而我们谁也无法保证事故的永不发生,校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得敢于面对,更要及时处理,处理好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发挥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结合”模式的优势,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技巧,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增强蒋老师讲到的正确处理学生安全危机事件应遵守的“三大原则”和“四大核心理念”值得深思。

正确处理学生安全危机事件应遵守的原则:(1)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决定的。教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人及人的发展服务的。“爱生如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教育管理工作的标准和目标。(2)维护稳定的原则。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是维护校园良好秩序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各方利益的需要。(3)依法处置的原则。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只能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开展工作。法律法规是各级组织和个人处理矛盾,维护权益的共识、条件、标准和依据;是具有强制性的保障制度。

处理学生安全危机事件四大核心理念即--“情、法、理、术”四大核心理念让我印象深刻。

情:以人为本,爱生如子,是我们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立场和态度。

法:国家法律法规是我们处事的依据、底线。

理:站在以人为本的大局高度,换位思考,进行变通处理,调解、完善。

术:有战略思维,有战术技巧。

二、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知和认同

(1)辅导员岗位的职业认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 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规定》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和主要工作职责的描述,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赋予了辅导员的社会地位;“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指明了辅导员的行为模式;“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表达了社会的期望要求,通过角色三要素的建构,辅导员承担起高校中特有的社会角色,履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

(2)辅导员岗位的职业认同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立德树人,德在前,是重中之重,辅导员的重点工作就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

十六号文件配套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对自身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认可自己的工作价值,并外化为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协调好自身的多重角色,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定职业发展意志,在工作中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以良好的职业形象、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职业技能赢得学校、社会和学生的认同。

三、辅导员的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

(1)创新能力。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创新。高校辅导员现阶段所面临的都是95后的学生群体,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了解新的工作对象,拓展自身的知识领域,勤于思考,运用创造性的思维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时思维模式的创新。高校辅导员要认真研究分析大学生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想法、新的行为、新的习惯、新的兴趣,在思考問题的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第三是工作方式的创新。辅导员必须转变过去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坚持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工作方式更具针对性、更个体化,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好务、保好驾、护好航。

(2)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提升是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真正落到实处,也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3)沟通能力。辅导员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有利于解决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也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增强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情感沟通,为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4)情绪管控能力。情绪管理的一个大智慧就是“忍”——抑制一个优势反应,执行一个劣势反应。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多、杂、碎,承担的责任重,心理压力大,懂得适宜的宣泄情绪、放松身心至关重要。可以改变的去改变,不可改变的去改善,不可改善的去承担,不可承担的就求援。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