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军民融合视角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2017-07-18周义兴张星弛

商情 2017年25期
关键词: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建设

周义兴+张星弛

(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一队)

【摘要】应急物流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从军民融合的角度完善物流体系建设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应对危机,也能以较快的速度在最大程度上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在应急物资管理、军地物流融合、保障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从军民融合的视角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关键词】军民融合 应急物流 建设

应急物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所以为了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物流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筹集应急物资,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支援,需要军民融合共同应对。在多次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应急物流经历一次次磨炼,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仓储设施设备愈发完善,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在应急物资管理、军地物流融合、保障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问题。

1.应急物流军民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应急救援物资管理不力

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应对灾害,各自捐赠应急物资给灾区人民,应急物流需要将各种救援物资输送到灾区,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物资接收流程和管理,不知道这些物资应由谁接手分发,经常造成大量捐赠物资囤积堆压在捐赠地,不能及时运往灾区。人们捐赠的应急物资种类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对这些物资进行分类整理,因而救灾人员在接受之后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归类处理。另外对于这些物资的调拨也缺乏统筹管理,一般都是哪个地方申请了应急物资就调往哪里,而且基本都会同意任何一个申请。虽然这种哪里有需要就调往哪里的原则在理论上是没错的,但是这种调拨方法没有很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应急物资的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1.2 军方与地方的应急物联动体系待完善

我国军事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这种“专业分割、多头管理”的模式,导致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局面。另外,在灾害发生后地方应急物流最先做出反应,他们又往往自成体系。不同等级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没有最大程度实现高效合作,各自的运作信息不对外公开,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应急物资没有共享。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时,各个部门、国家与地方之间如果不能将各自的力量整合编配,缺乏协调指挥,那么就不能达到最突显的应急效果。

1.3应急物流保障设施设备不足

应急物资在最短时间内运送到灾区,必然依靠完善的应急设施设备的保障。 但是西部地区只有几个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当突发事件出现后往往都不能满足应急需求,从较远的地方急掉物资要花费很多时间。此外,应急物流装备不能很好的满足救援任务的需求,首先是在数量上较少,其次这些设施设备较为陈旧,性能短缺,应急物流保障设施设备总体来说还是不足的。

2.基于军民融合视角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议

2.1健全应急物流管理体制

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不仅是物流运输方面的问题,还要重视应急物资接受和调拨的管理工作。军民融合要求军方和地方之间建立互通有无的协调机制,依据自身优势分管不同事物。第一,在管理机制方面要制定规范的运作流程,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协商,对国家分拨和人民自发捐赠的物资分类管理,在灾区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接送达后的物资,并管理分发。当发生意见冲突时,可以从上方抽调人员成立协调管理机构,按照统一的规范实行应急物资管理。第二,在指挥方面改变以往指令层层下达的局面,采用扁平化结构通过最少的层次使得指令快速有效传达。最后在职能方面,不能只固守部门职责,而要灵活多变,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性。最终保证军民结合的应急物流体系快速、有序、高效运转应急物流的组织指挥工作。

2.2 加强军地物流发展统筹规划

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囊括了国家到地方的各个等级,军队到行政的各个部门,由于涉及的人员众多,应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

坚持军民一体、三军一体、统一领导、稳步实施的原则,培养专门的应急物流管理人才,加强各种资源力量的整合,构建完整的总体发展战略。要打破以往的军地界限桎梏,融合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从最初的物资筹集到最终发放的全过程,

军方和地方都参与其中,将应急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运送到最需要的灾区,分发给最需要的人们。

2.3 建立军地一体物流信息系统,完善物流设施设备

军民融合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需要规范的物流信息平台作支撑,这个平台会让灾区的需求信息和军方、地方、人民捐赠的物资供给信息变得公开透明,也可以针对此不同等级和不同职能部门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应急效率。另外要完善应急物流的设施设备,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局物资仓储中心,定期检修物流设施设备,淘汰性能差老化的设备,及时作出更新,为应急物流的顺利运转提供保障。

3.总结

应急物流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从军民融合的角度完善物流体系建设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应对危机,也能以较快的速度在最大程度上維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虽然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加强对应急物流军民融合方面的研究,持续推动我国应急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国辉.应急物流军民融合问题探索[J].信息化建设,2015,(11):26-27.

[2]张钰.浅析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4):42-43.

[3]孟凡忠,曲振生,温仕尧.应急物流军民融合问题研究[J].物流科技,2014,(7):102-103.

[4]程华亮,杨西龙.应急物流中军民协同保障能力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16,39(5):120-124.

[5]肖骅,王丰,蒋宁等.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5):72-73.

[6]何青,李俊辉.科学统筹军民融合军事物流建设的八大关系[J].中国流通经济,2014(8):9-13.

作者简介:周义兴(1991.10-),男,汉族,江苏东台人,硕士,物流工程,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一队。张星弛(1994.8-),男,汉族,河北邢台人,硕士,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一队。

猜你喜欢

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问题及对策研究
面对自然灾害我国应急物流管理运作体系的完善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