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扶贫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2017-07-18兰雪花谷娜

商情 2017年25期
关键词:扶贫开发农村问题

兰雪花+谷娜

(山西财经大学)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仍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加快脱贫致富、提高生产生活条件等。今后,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依然是一项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本篇论文主要从经济发展、公共事业等方面对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的建议。

【关键词】扶贫开发 农村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扶贫资金运行效率低。近年来,为了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脚步,国家在农村扶贫中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然而,扶贫资金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扶贫开发事业的瓶颈,第一资金使用效率低。一些贫困地区的资金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管理,导致资金投入分散,重点项目不能顺利开展;扶贫资金投入时间过短,致使扶贫工作的开展及重点项目的建设缺乏连续性和长远规划,影响项目效益的有效发挥。第二当前农村地区造血功能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脱贫方式主要依靠简单的资金或物品供给,有些地区即使兴办了企业,但由于技术落后、人才、经验匮乏等问题,企业不能健康发展反而浪费资源。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助长了一些地区不创造、不行动、坐等资助的思想。第三专项扶贫资金缺乏有效监管。资金挪用,贪污等事件时有发生。扶贫资金不能及时全额到达村民手中。

2.扶贫开发主体单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仍以政府为主导,一些社会团体及当地民间组织的扶贫开发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在实践中,政府借助其所拥有的特定权利和丰富扶贫资源,往往决定着扶贫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扶贫机构的设置,以及大量扶贫物资的流向等等。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扶贫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固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扶贫任务的加重,政府的责任及压力也越来越大,致使其在一些具体扶贫工作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满足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需要。扶贫开发主体略显单一。

3.扶贫政绩考评及监督体制不完善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扶贫力度的加大,每年拨付到基层的物资种类及数额也越来越大。在这些项目资金下发后,有些基层干部就借职务之便搜刮各种补贴资金及物资。虽然单次贪污数额不大,但毕竟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些侵吞困难救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款项的行为着实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群众不满,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不仅浪费国家扶贫物资,而且严重阻碍了扶贫工作的开展及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

二、推进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建议

1.坚持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即帮助每一位贫困人口摸索出符合自己的脱贫路线。精准扶贫是一种精细化的扶贫方式,即“从扶贫机制上由主要依赖经济增长的‘涓滴效应到更加注重‘靶向性对目标人群直接加以扶干预的动态调整”。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今后一个时期对于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将成为我国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对中国扶贫成败起决定性作用。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2.加强对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管理。首先,精准财政扶贫资金投放项目。财政扶贫资金的投放应坚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资金投放之前,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再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选择切实可行、符合人民利益的扶贫项目。使财政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其次,精准财政扶贫资金投放群体。根据国家贫困标准,合理界定贫困群体,确保扶贫资金真正用到实处。防止扶贫资金的滥用。最后,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监管有法可依;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全面公开监管制度,以便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还应不定时委派专业负责人明察暗访,落实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随时作出调整,严惩违法乱纪者。

3.加快农業现代化进程。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能为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民富裕增收的关键。在此过程中,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还需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体系,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4.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当前,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锋号角的吹响,扶贫、脱贫也进入攻坚阶段。但由于国家扶贫标准的提高和扶贫规模的扩大,扶贫开发遇到阻力。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落后,财政资金短缺,这极大的制约了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当地政府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形成政府、保险公司、银行、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等多层次的金融扶贫治理模式。这不仅解决了扶贫资金短缺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推动地方金融事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地方反贫困治理。对此,探索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的有效路径,是实现金融扶贫成功的前提。必须加强立法,将金融扶贫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健全金融扶贫奖惩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参与度;紧扣重点、精准发力,提高资金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帆.陈文广.孟含琪 村组干部雁过拔毛:3吨水泥、8袋化肥也贪[J]农村财务会计 2016 2016(1):57-60

[2]赵佳佳 韩广富 香港社会组织扶贫及其启示[J]社会2016(2):156-157

作者简介:兰雪花(1996-),女,江西上栗县人,山西财经大学本在读,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农村扶贫开发。谷娜(1995-),女,山西运城人,山西财经大学本在读,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农村扶贫开发。

猜你喜欢

扶贫开发农村问题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普洱市无量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