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 吃货天堂

2017-07-18文丨李

遵义 2017年13期
关键词:馆子苍蝇吃货

文丨李 传

成都 吃货天堂

文丨李 传

成都遍地美食,可以说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

“跟一个广州人结婚,然后在成都生活”,是我24岁起的一个小小梦想。原因呢?自然是为了吃。

俗话说吃在广州,广州是美食大都会,是粤菜的发源地。到广州就是要饱口福来的,也一定是广州旅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且不管花的钱多钱少,都一定能吃到可口并且富有特色的美食。讲究保留食物鲜美原味的正宗粤菜所费不菲,如果预算有限,十块八块的双皮奶、云吞面、肠粉,还有三四十块一餐的下午茶也能让人大快朵颐。

广州是美食的天堂。任何一个吃货,如果没有在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文明路、西关流连几天,人生一定是不完整的。

但广州唯一不好的就是夏天实在是太热了,这也是我在连续两年夏天去广州“逛吃逛吃”之后,将目光转向成都的原因。

成都,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人居。更重要的是,成都,是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另一座美食天堂。所以,如果跟一个会做广州小吃甚至粤菜的广州人结婚,又生活在成都,就两边美食都不会错过了,吃货之大幸。

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向来有八大菜系之说,而其中川菜又以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适合现代人嗜辣又有度的喜好,风靡全国。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正式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这标志着成都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154路:“苍蝇馆子”专线

成都遍地美食,可以说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而且因为川菜多为原料普通的家常菜式,在苍蝇馆子里花不到一百块就能尝到的美味,丝毫不比在大酒楼里上千元的盛宴逊色。

“苍蝇馆子”在成都是指那些价格低廉铺面窄小的饭馆,形容它们的小和廉价,一般卫生条件不好但是味道很好。“苍蝇馆子”是一个爱称,而非贬义,隐含着成都人才懂的幽默。但“苍蝇馆子”遍地都是,水平也参差不齐,不在成都生活个几十年,很难吃到其中的经典。

前两年,网上有人整理出了一条成都吃货逛吃专线——154路,做一个逛吃逛吃的吃货,不需要一列火车,沿着154路的行进路线,很多知名不知名的“苍蝇馆子”都被串到一起,让饕客可以一网打尽。

三年前第一次去成都时,我就与小友Z沿着这条路线开始了我们第一天的逛吃之旅。

首站是雨田饭店,据说这家的招牌菜是红烧肉、番茄排骨汤、荷叶烧排骨、水煮肉片等都是雨田的招牌菜,甚至连泡菜都很有名。我们只有两个人,又肩负着征战后面多家店铺的重任,就很寒酸地只点了一个臊子蒸蛋,味道也很不错,小小的一碗,淋上特制的碎肉臊子,鲜咸而又清淡,不胀肚子,用来给胃打底刚好。

第二站就是同站路的自力面店。一看就是地道的成都面馆,杂酱面、排骨面、牛肉面是每个成都面店必有的三样,从面条到调料到浇头,都摆得干净整齐。我们又只点了一碗牛肉面分食,牛肉微咸,但软嫩适口,嚼起来不累,面条也软硬适中。一人半碗面下去,略觉饱腹,所以我们没有再搭车,在五月的阳光下,慢慢地走向下一家店。

有句话说“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吃火锅是不太划算的,因为点不了几个菜,锅底又贵,这时候冒菜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了。冒牌火锅菜环境窄小嘈杂,但人气颇旺,从中午排队直到晚上,点个全家福,荤素都有,这家比较特别的是除了一般的红油味还有双椒味,红油味蒜的味道比较重,双椒味更辣,各有各的美。

吃过了冒菜,两个女生的胃就实在是超负荷了,只能看着攻略上的华兴街煎蛋面、三姐味道尝、三倒拐烧菜馆、张孃烤肉、张记鳝鱼面,尤其是“成都最牛苍蝇馆子”明婷饭店而兴叹了。

蛋烘糕:好吃到唤醒植物人

有关食物总是特别多传奇传说,全国各地的小吃店上都有这种小吃与某位古代名人的传奇故事,微博马伯庸曾经总结过,朱元璋、乾隆和慈禧太后,是这类小吃最喜欢强行与之结缘的名人。

前两年,许多网友都在转发某卫视一档早间新闻栏目的视频,视频中主持人以“口播+图片”的形式播报了如下新闻:前几天,成都某吃货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他的朋友和亲人没放弃,每天都在他身边念:“××,沙拉果酱蛋烘糕好了,要趁热吃才脆!你快来呀!”奇迹终于发生,吃货醒来第一句话:“我要吃han(咸)的。”

这条消息一播出,就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这段视频被多家网站转载,上海、广州、山西等数十家媒体的官方微博也都转发了这条信息,这一消息在网络不断发酵,其微博和视频转发评论总量达数万之多。后来经一些记者查证,这条消息最初是福建某高中贴吧的一条段子,后经营销号多次发布,成为了“唤醒体”。

唤醒植物人当然不是真的,但是蛋烘糕的美味不容质疑。

一个面碗大的平底小锅,加热后抹上一层植物油,舀入一勺面粉与鸡蛋制成的面糊,摊熟后再包入咸馅或甜馅,出锅趁热吃,外脆里嫩,色泽金黄,蛋香四溢。

蛋烘糕不用店面,挑着担子或者推着小车都可以做,所以在成都街头最常见的小吃就是它。内馅有牛肉、猪肉、椒麻鸡、榨菜肉末、芽菜肉末、青椒土豆丝、芝麻酱、花生酱、什锦、八宝、水晶、葡萄干、水果酱等。我咸甜各试过一次之后,就每次都吃花生酱的了。松软的蛋饼和柔滑的花生酱融为一体,浓香怡人,简直是绝配。

今年元旦到成都郫县参观川菜博物馆时,我还亲自体验了一把蛋烘糕制作,可火候没掌握好,蛋饼摊得有点糊味,但还是特别好吃。我还想,如果有天我不幸变成了植物人,身边的人不妨用蛋烘糕来试一下唤醒我。

凌晨12点的火锅

作为一个夜宵爱好者,我发现,很多白天都非常普通的食物,一到了晚上,尤其是九点之后,就会焕发出惊人的吸引力。比如烤串儿,我要是白天看到真的没有太大胃口,但一到晚上,我能感觉到它们在发光,在发热,在向我招手向我呼唤。

我曾在半夜吃过很多东西,但在2017之前,这个清单上是绝对不包括火锅的。

元旦三天,我跟三个同学到成都聚会,有一个曾在成都待过四年的四川人G算是半个地头蛇。2016年的最后一顿晚餐,她决定带我们去成都最有名最火的火锅店之一——小龙坎。

白天玩了一天,八点收拾好从酒店出发,到达最近的一家小龙坎时已经快到八点了,这时店门口已经坐了一大摊人,都围着小火炉取暖聊天,都是在等号的。我在心里数了一下,大概三十来人,也就是我们前面还有十几桌,还好,也不是很火嘛。

这时G也领到了号码牌,前面还有200多桌,小桌。我们四个人默默地盯了一会儿那个号码牌,平复了心情,也找了一个小火炉围坐起来,开始聊天。发号码牌的前台说大概要等到十点左右,但大概是过年了食客们吃得有点高兴,在寒风中吹了四个小时后,我们一直排到十二点才有位子。

人生第一顿深夜火锅,味道我已经没有太多印象了,只记得被风吹了四个多小时的我们,虽然没吃晚饭,也早已经饿过劲了。潦潦草草地吃完了也不肯走,非要坐在店里聊一会儿天,不然觉得自己亏大了。

排着队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家店是可以用微信公众号提前订位的,如果四五点就订位,八点左右应该就能吃上了,八点左右的火锅味道应该比十二点的更让我有印象。

科技改变生活,不懂科技改变火锅。

猜你喜欢

馆子苍蝇吃货
苍蝇馆子
小吃店
有一种病叫“吃货症”
苍蝇搓脚是怎么回事
苍蝇为什么喜欢搓腿
打自己脸
“吃货”的奖赏
“吃货”的奖赏
吃货笑点多
苍蝇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