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北方草原草畜代谢能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7-17刘真苏秦云雅君乌仁花尔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绒山羊牧草养殖户

刘真+苏秦+云雅君+乌仁花尔

摘要:草畜代谢能平衡问题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天然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放牧家畜高效生产的关键。草畜代谢能平衡评估技术是实现草原保护和提高草地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内蒙古鄂尔多斯为例,就中国北方草原草畜代谢能平衡进行分析,并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健词:北方草原;草畜代谢平衡;对策研究

刘 真,苏 秦,云雅君,等. 中国北方草原草畜代谢能平衡分析与对策研究[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1):60.

内蒙古草原江阔,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畔,绵延4000多公里,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11片重点草原,内蒙古就有 5片:有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还有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全区天然草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38种,分属81科、614属;其中主要饲用植物236种,分属36科、111属。平均每亩可利用草地年产干草42.88 kg,每百亩草地适宜载畜量为4.68个羊单位。

近些年,由于过度放牧严重影响到草原系统的再生能力,从2000年至2016年,鄂尔多斯市开始禁牧、轮牧、休牧,到目前草原面积有54.3%禁牧,45.7%休牧,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牧区过度放牧的现象却一直没有消除。基于此,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草蓄平衡的相关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一、调查区域概况

鄂尔多斯草原面积9785.2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5.3%。海拔1100-1500 m,属大陆性气侯,西部为荒漠草原,约占全市面积的的24%;中部是毛乌素和库布其沙漠,是培育发展鄂尔多斯细毛羊的基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东部是沟壑地带,水土流失严重,属旱作农业区,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0%;北部是黄河冲击平原,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

1、调查方法

首先,典型牧民养殖户选择。2016年对鄂尔多斯多地牧民养殖户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选择了4个动物生产情况能够代表当地大多数养殖户的生产水平的牧民养殖户作为研究对象,对地区的草蓄平衡情况进行分析。养殖户基本情况为绒山羊180-250只之间,母羊比例在80%以上,每只羊产绒量为0.5-0.8 kg,平均体重在30-35 kg左右,蝎羊平均体重在30-33 kg之间,出栏羔羊体重在19-25 kg左右,产羔一般在每年的3-4月,10-12月羔羊出栏;其次,草地生产能力调查。牧草5-10月份的草地生产能力测定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牧草消化率按照两极离体消化法测定,以代谢能力为指标的草蓄平衡方法进行评价。

二、结果分析

1、草地生产能力和消化能力分析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地区草原覆盖度和鲜重7月份达到最大,然后随着时间的发展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牧草高度、干重和消化率在10月份达到最大值。这主要是因为进入10月份后牧民将绒山羊在羊舍养殖,减少了放牧频率,牧草能够得以恢复。

2、草畜平衡情况

通过采用上述评价方法,对地区草畜平衡情况进行了分析,5-10月份是牧草资源生长最为快速的月份,草地所提供的能量不能够满足绒山羊生长需求,处于枯草期的11-12月份,母绒山羊能量的摄取量严重不足,由此分析可以得出绒山羊在放牧和冬季舍饲养殖的情况下都不能满足绒山羊的能量需求,也就表明了地区草畜不平衡。

三、对策分析

1、做好禁牧工作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地区草地生产能力最高时依然不能满足绒山羊的能量需求,导致出现绒山羊生产能力下降,草地资源持续退化的恶性循环现象。因此,我们建议地区继续加大禁牧力度,养殖户要转变饲养模式,由过去放牧饲养为主转变为以舍饲养殖为主,并加大对农牧区秸秆资源的利用,逐渐恢复草地功能。

2、精细化管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地区绒山羊呈现严重的老龄化现象,养殖效益一直难以提升,饲料消耗率进一步加大,绒山羊品种退化严重,有些养殖户呈现负效益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地区加大绒山羊品种改良力度,通过利用本地母羊和優质种公羊进行杂交,逐渐提升绒山羊品种生产性能,并及时将落后母羊育肥淘汰,将节省的饲料成本用于优质绒山羊养殖,以便更好提升养殖户经济效益,降低绒山羊的饲养成本,实现草畜平衡[1]。

3、积极推广异地养殖新模式

针对地区草原荒漠化和过渡放牧的现象,可以采用异地养殖模式恢复草原生产能力。目前,地区草原枯草期时间长,从冬季到第二年5月份,长达7个月之久,在这个时期可以将羊群转移到附近农场和农业区进行养殖,利用农区优质的玉米秸秆资源饲养绒山羊,确保绒山羊能量供给需求,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发展节约型畜牧业[2]。

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技术,牧草青贮技术,通过将牧草和秸秆青贮,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植株中的营养价值,进入枯草期后,可以饲喂青贮饲料,补充青饲料供给不足的现象,大幅度降低草原的载畜量,从而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

参考文献

[1] 黄德青,于 兰,张耀生,等.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J]. 草业学报,2011(03).

[2] 任继周,梁天刚,林慧龙,等. 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汇潜势研究[J]. 草业学报,2011(02).

猜你喜欢

绒山羊牧草养殖户
科学选种牧草品种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人工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陕北地区发展白绒山羊养殖助力精准扶贫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辽宁绒山羊养殖方法研究
怎样给绒山羊饮水补盐
养殖户防疫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养殖户严防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