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游戏贯穿到小学体育教学中

2017-07-17刘闹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协作身体素质性格

刘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培养学生德、智、體、美综合能力的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体育教师应策划合理的体育游戏方案,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及生理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争取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并且得到有效锻炼。

一、快乐中激发学生兴趣

有句名言说得好:“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体育游戏的显著特点莫过于趣味,在体育游戏中,学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他们平等、自由、快乐地参与体育游戏,得到了心灵的愉悦和轻松。体育游戏的变通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这对体育课堂教学有着促进作用,能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如在理论课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个与理论知识相匹配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练习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避免学生心理压力

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不同种类的体育游戏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来说,心理接受程度不一。过于简单易做的游戏,会令人感到幼稚、无趣;较复杂难做的体育游戏,会让一部分学生感到为难,心理压力大,导致学生恐惧、后怕、慌张、厌恶,出现厌烦体育科目、上课怠慢的现象,这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进度的影响很大,使得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体育教师应合理、恰当、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游戏,避免两级分化现象,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避免学生产生畏惧和抵制的心理。如教师可以开展人人都有兴趣的游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地表现自我、展现自我,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找到自信。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协作即合作,是人们为了同一目标共同努力,一起攻克难关。协作,有时不需要长期的友谊,但需要瞬间的默契;协作,有时不需要完美的结局,但需要辛勤的汗水;协作,有时不需要精湛的技艺,但需要坚定的信心。生活中,协作随处可见,如“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让学生知道,团队协作的很重要性。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队,每位学生都是小队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有趣的竞争式、比赛式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间的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合理选择体育游戏项目

合理地选择体育游戏项目是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核心环节。体育游戏为体育教学而生,体育教师应以教材为主,因材施教,根据教材内容、教材要求和培养目标,选择与教学计划相吻合的游戏。游戏内容不但要多样,而且要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耐力、团结、乐于助人、友爱、意志、思想品德等。

在体育教学中,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同一种游戏的接受能力必然不同。小学生有内向的,也有外向的,体育教学如何满足这两种性格的学生,是值得体育教师研究的问题。尤其是性别差异,对体育教学效果影响较大。男生热爱活动性较大且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比如短跑比赛、接力赛、占领对方领地等;女生更喜欢活动性较小,且具有艺术形式的游戏项目,如各种休闲球类、慢跑、踢毽子、摆图案等。除了性格和性别差异之外,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偏重于“温和”类的游戏,不能胜任刺激性过强、运动量过大的游戏,例如小跑、乒乓球等。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之情,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如今,《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探索、研究、创新、优化教学方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猜你喜欢

协作身体素质性格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协作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