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艺2+1,让校园活力四射

2017-07-17胡红武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师范南昌武术

胡红武

依据《义务教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将国家课程操类和传统项目与学校的校情相结合,确定了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体艺2+1体育项目,即健身操、武术、跳绳三个项目,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通过校本化的实施,在校本课堂和大课间活动中呈现了三个项目,让体育技能之花在校园中绽放。

一、目标清晰化

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期望是使学生扎实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养成体育习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二、实施校本化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其中,体育教师的专业情操和专业能力是开发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关键。因此,学校应先立足于校本化,打造出多个以骨干教师、特色教师为核心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发团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优”;其次,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区域和学校的整体规划要求,又要体现出学校和个人的特色,更要充分考虑学校体育传统的传承,以及学生的要求和兴趣趋向。如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将跳绳、健身操和武术作为体艺2+1体育活动内容,还制订了每项内容的技能标准。

1.跳绳——小绳甩起,健康相随

在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学生人手一根跳绳,以单摇跳、一带一跳辅之以双摇跳、双摇、跳长绳,教师根据结合跳跃花样和难度练习,配上动感音乐。考核的标准是:学生单摇连续35次以上为水平A,一带一单摇连续30次以上,单人双摇6次以上为水平B;一带一单摇连续40次以上,单人双摇15次以上为水平C。

2.健身操——动感运动,身心健康

健身操的教学要求学生情绪饱满、激昂向上,动作有力度、有弹性、较准确,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教师可以配合动感的音乐,让学生欢快地学跳健身操。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柔韧拉伸、手位、步法、力量训练,调整呼吸作为准备活动的热身练习。在强劲的音乐伴奏下,学生将健身操中手型、步法及其组合做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3.武术操——手脚并用,培养武德

“武术操”是体艺术2+1其中的一部分,以拳、掌、勾等武术基本手型,弓步、马步、并步、仆步等基本步型,以及手形与步型的变换为主。“武术操”要求学生在步型、手法上攻架清楚、方法正确、路线明确,体现出力度,动作要协调、连贯,眼神要配合好,动作要求准确,体现出人的精、气、神。在掌握基本手型、步型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武术套路,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教授武术的过程中,教师应渗透中华武学的武德思想。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技能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在校时间有限,教师应要求学生巩固与复习体育课堂上初步掌握的运动技能。除了体育课之外,其他课外活動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重任。学校要充分整合教育资源,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体育知识讲座,有体育特长的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可以组成“帮帮团”,课外体育练习。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通过体艺2+1项目,整合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素质,形成了学校体育艺术教学的特色。此外,全体学生集中训练,通过专业教师指导,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修养,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而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理念,对促进青少年体质的健康起到推动作用。体艺2+1项目自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师范南昌武术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南昌舰举行“大洋成人礼”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小小书画廊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