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分析

2017-07-16于晶

报刊荟萃(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于晶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新课程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对大学生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而这一措施对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个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院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的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不断前进。本文主要是就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

目前,各个高校所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处在摸索前进的阶段,不论是在教育形式、内容以及发展定位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

1.1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就创新教育而言,在教育界本身也存在很多的争论。总体而言,创新教育就是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将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新人才等作为最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而创业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培养人才的开拓精神,使其具备独立创业的能力、技术以及相应的管理技能。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两者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只有在积极创新的过程中不断的实践,才能将创业的效果充分的体现出来,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创新教育和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本质。

1.2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教育对象的不同,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多数人都是通过三维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首先,理论范式维度的认识。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相关专业人才,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体系;其次,实践操作维度。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和学生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体,在不断的进行教育理念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全新教育模式;最后,基本价值取向维度。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和储备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

2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思考

2.1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与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的紧密融合是国家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由于受到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相对较大,而这也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幕也被拉开,要求各个高校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积极的推进现代教育理念与社会发展现状的紧密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严格按照国家所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积极的推进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创新,从根本上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2.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推进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是实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高的重要手段。就目前而言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还没有进入高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当中,加之很多高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还处在初步建立的阶段,而这也是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所以,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必须抓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积极的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的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为最终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2.3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与加强创新

就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意义和目的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全面体现人才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实践诉求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这种实践性则是决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否冲破传统教育体制束缚积极的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基础。所以,各个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积极的进行教育资源的着呢干涸,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资金,并以此为基础,推进校内创新创业平台功能的升级。

2.4加强制度建设与完善创新创业

在推动现阶段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过程中,高校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高校管理章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规范高校的半血行为。同时在制定相关章程的过程中,也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制度的规范和制度一并作为长期的任务切实的落实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另外,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的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深度整合,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开展创建多元化的综合服务体系,才能发挥出其为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服务的积极作用。

2.5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转型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改变了高校原有的教学结构,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式,像微课、幕课等学习载体等都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经过调查发现,具备了创新潜质的人才,其学习的方式就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再加上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各个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牢牢地抓住这一机遇,积极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才能在改革现有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促进高校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从而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进入新经济发展常态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断的提高,而大学生创新船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目标。也就是说,高校必须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创新创业的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冲根本上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冯芬玲.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6):49-52.

[2]刘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5):20-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