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狩猎进化论

2017-07-16焦刚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猎场都兰猎狐

焦刚

非洲大陆上的野生动物狩猎逐渐式微,生态观光正在当地风行;在英国,传统的猎狐运动已被法律禁止,仅剩下一些仪式性的东西;而在美国,农场主们宁可牲畜被郊狼袭击也不愿意再拿起枪,猎杀这些危险的动物……从久远中走来的人类狩猎,也许真的到了尽头。

今天,世界对野生动物狩猎的态度,基本上都是一边倒——无论是环保团体还是个人,绝大多数都表示强烈反对。譬如:2011年8月,中国国家林业总局收到了几个外籍猎人到青海都兰国际猎场狩猎的申请,消息一经公布,顿时舆论大哗,结果也几乎不言而喻:外国人收回了狩猎申请,同时,关于重启都兰国际猎场的计划也被搁置了起来。

青海都兰“狩猎风波”只是世界反狩猎风潮的一个小小缩影,但这对于都兰猎场,对于整个中国的狩猎产业,却是不小的冲击。在此次风波之前,在中国各地早就散布着大小数十个国际猎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6年,这些猎场都经历了发展的“黄金20年”,狩猎在当地已成为一大产业。

但到了2006年,国家出台政策,关闭了国内的所有猎场——这一关就是整整5年。2011年8月的外国人来华狩猎申请,让这些蛰伏已久的猎场看到了一线生机,以为重新开张营业的时机又到了,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猎场的开闭,虽然直接关系着野生动物的保护,但也不是一个非此及彼的简单问题,以都兰猎场为例,猎场关闭后的几年里,野生动物与当地牧民的关系尖锐了起来(在猎场开放时,牧民可以从狩猎中获得丰厚收益,如出租马匹、草场,充当导猎员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开始与人争利,“每年冬天冬季草场都会损失一半”。因为利益的缺失,牧民们也不再自觉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一来,牧民们就敲锣打鼓、放鞭炮吓走它们,甚至认为“现在的动物实在太多了,应该死掉一半。”单纯关闭猎场造成的后果,也许令很多人始料未及,但要说重新开放也是太冒风险,毕竟公众的神经已经高度敏感。

反观国外,当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多姆的预测基本已成现实,他在1954年就曾斷言:“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狩猎将迅速走向衰亡”。自从一百多年前大规模狩猎美洲野牛结束后,人们对于狩猎的态度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传统的狩猎大国,如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取得合法狩猎执照已越来越难,传统的狩猎经济已被野生动物观光(SAFAR I)取代;已有上百年历史的“优雅狩猎”——英国猎狐,2005年被立法禁止;甚至在枪支泛滥的美国,狩猎的吸引力也在大大下降,再加上人们对狩猎的抵制,这项“世界上最干净、最纯粹的运动”前景渺茫……

概括点说,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狩猎”这项运动已渐行渐远,很难赢得广泛青睐。其原因也很简单——所有从狩猎中获得的利益、乐趣,几乎都是以野生动物的死亡为代价的。于是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传统狩猎的消亡已是大势所趋,无论中国还是世界,概莫能外。

猜你喜欢

猎场都兰猎狐
演员都兰:马头琴,三轮车,倔强的父爱如歌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一 场 恋 爱
盛 开
猎场
无线电猎狐
追逐,直到永远——“猎狐行动”进行时
都兰吐蕃三号墓石刻考析
都兰吐蕃古墓考古研究综述
官场岂能成“猎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