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种植技术要点

2017-07-15王明生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玉米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脚步也在逐步推进,农业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我国疆土辽阔,土地种类众多,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使我国成为了典型的农业大国。玉米一直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玉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种植土地来提高玉米产量是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探讨了使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实践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4.005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中对玉米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户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农户主动学习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为我国的玉米种植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因此需要在农户当中普及玉米种植技术,以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1 科学合理选择玉米的品种

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首先就是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玉米品种,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该对当地的土地进行考察,因地制宜的选择玉米品种。只有选择符合土地性质的玉米品种,才能保证玉米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另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生命力旺盛,抗虫抗病害能力强的玉米品种。生命力旺盛的玉米品种能够保证玉米在后期生长的患病概率降低,还能有效防止病害虫对玉米的侵害。此外,尽量选择当地口碑好、销量好的玉米品种,因为口碑好的玉米是经过当地农户实践种植,在当地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选定了玉米品种之后,应该去正规的品种经销商处购买,因为正规的品种经销商能够有效保证玉米品种的质量,而且出现任何问题都能得到优质的售后服务,避免因为贪图便宜去一些小商小贩那购买,不仅品种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无法得到保障,得不偿失。因此,科学合理的选择玉米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2 玉米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的处理就是在选购了合适的玉米种子之后,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种子的物理处理就是将腐烂、质量低的种子剔除掉,因为玉米种子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个玉米地的出苗率,优质的种子能够保证的出苗率。所以玉米种子选取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玉米种子要先进行物理处理。首先要将玉米种子摊开放在阳光下晒三天左右,在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翻动种子,保证每一颗种子都能够受到均匀的光照。然后进行浸种,可以选择用冷水或者温水浸泡,能够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浸泡过后的种子要及时播种。种子的化学处理就是用农药或者是种子营养液对种子进行拌种,农药拌种能够有效防止病虫害侵蚀,而利用营养液浸泡的种子能够有效的促进种子的发芽和出苗,为种子增加营养成分,从而保证种子能够更加健康的生长。

3 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在玉米种植的期间需要进行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进行玉米地田间管理的关键步骤,通过对玉米地进行中耕除草能够有效提高土地的地表温度,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提高玉米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的能力。另外,中耕除草能够消除玉米地中的杂草,防止杂草抢占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影响玉米的生长。

3.2 合理追肥

玉米施肥应该根据土壤的结构来科学合理的选择底肥、施肥的数量以及施肥的品种,因为如果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过多,导致出现烧苗的情况,而施肥数量过少又会导致土地中营养成分不够,影响玉米的生长,因此施肥的数量和质量要与当地土壤的结构结合起来。另外,玉米地应尽早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

3.3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病区域为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处,感染大斑病的玉米表现为出现青灰色斑点,然后沿着叶脉向两端扩展,在玉米的边缘处变成暗褐色的大斑点。玉米大斑病是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害,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变黄枯死。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措施是采取五点取样检查玉米出现病变的株数,当出现降雨时就采取喷洒12%绿乳铜或者是25%敌力脱2000倍液对玉米大斑病进行防治。另外,40%灭病威悬乳剂1000倍液或者80%新万生700倍液都能对玉米大斑病进行有效防治。

4 结语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玉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農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发展。因此,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农民应该转变思想,主动学习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提高农民自身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利香.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探究[J].农技服务,2014,31(8):62,57.

[2]胡乃良,张文江.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管窥[J].农业与技术,2015,(18):154-154.

[3]邹晓敏.加强玉米种植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有效措施[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12):110.

作者简介:王明生,本科学历,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种植。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