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分析

2017-07-15位正海

价值工程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经济

位正海

摘要:造成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难题。本文通过对该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症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以期能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Abstract: The causes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various, and financing difficulties are the world's ubiquitous economic problem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crux of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inject new vitality into our economy.

关键词:融资;中小企业;经济

Key words: financing;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economy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39-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在我国登记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1500万家,2016年底超过7000万家,年增速超过10%。预计到2020年,将会超过9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9%以上。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因素,也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因素。但当前一段时期内,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其健康生存和发展带来带来很大困难。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至2013年6月,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的5651万户中小企业,能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的却不到10%。广东省发布的《2011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调研报告》显示,本省中小企业近七成企业缺钱,融资成本较2008年上升将近20%。银行信贷支持的缺失,只能依赖于民间借贷,由此带来不少风险。

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1 渠道不畅

央行发布的2015年小额贷款公司情况统计表表明,全国中小企业能得到小额贷款的不足8%。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主要是最为基础的存贷业务,在贷款中主要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的需求。正规资本市场筹资途径的不畅,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只能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去获得资金,间接获得融资资金。这也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还尚未形成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为中小企业长期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1.2 结构失衡

国家中小企业协會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显示,只有一半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充足或一般,有三成以上反映融资困难,在企业融资中,直接融资资本较低。与此同时,企业产能过剩情况加剧、投资收益率降低,加之非正规渠道融资的杠杆率高,企业偿本还息能力急剧恶化。很多企业在直接融资资源充足时并未取得相应的投资回报率,造成在直接融资困难时,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紧张,为企业经营带来了困难。这也说明了当前我国的机制体制还不够健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平台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市场庞大需求。

1.3 方式单一

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目前主要有银行借贷、民间借款、股权融资三种渠道。银行信贷获取比较困难,各种要求较高,且手续繁杂,放贷周期较长。民间借贷虽然手续简单,但法律和规则制度不健全,很多放贷公司经营手续不齐全,缺乏监管,借贷成本高昂。兴业证券发布的《2015年月度民间资金调研报告》显示,5月份我国民间信贷的月利率达到3%到5%,对应的年利率则高达36%到60%,面对这样的利率,中小企业也不使用会“饿”死,使用了会“累”死。这也说明了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品种单一,可操作性较低。

1.4 成本过高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虽然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但是融资困难,特别是始终存在着个别部门收费不规范、不清晰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调查报告表明,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收取的咨询费、顾问费等占到融资成本的15%~20%,严重侵占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极大的困难。

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2.1 宏观机制方面

目前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相比,市场和政府的重视程度仍然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扶持力度不强、融资途径狭窄、融资待遇不公、经营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仍然是中小企业需要长期面对的难题。中小企业规模小,起步阶段需要各方大力的扶持。在小额资本经营中,企业考虑更多的是经营成本,当外部经济环境缺乏稳定和信用评估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叠加时,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良性发展的渠道。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成熟,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褪去,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中小企业还不能得到真正公平的金融服务待遇,融资信贷等更倾向于国有企业,而中小企业侥幸获得贷款,其利率等成本也显著高于国企,在债券、股票IPO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2.2 法律法规方面

中小企业从正规银行借贷不畅后就会转入民间融资。当前,民间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初创及发展所需的资金的主渠道。但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关于民间融资条款却分散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刑法》中,缺乏可操作性,甚至互有冲突。有关法律条款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和社会融资等的界定范围不够清晰,这也是当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原因。此外,《公司法》、《中小微企业促进法》、《担保法》没有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信用贷款进行解释说明。

2.3 银行体系方面

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困难很大原因是在贷款交易中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盈利和抗风险能力等方面信息很难掌握准确,因此会要求有第三人担保或抵押物品。而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处于发展初期,很难提供有价值的抵押物,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为降低和分散贷款风险,银行会要求由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以此来为中小企业放贷。但担保公司为了获取利益,往往与中小企业合谋进行转贷牟利,造成了融资风险。银行业风险控制意识较强,当发现担保机构存在较大风险时,就会紧缩中小企业信贷。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贷款困难。

2.4 企业自身方面

有些中小企业诚信意识薄弱,为达到降税减税或增加贷款额度的目的,往往会采取一些手段来规避一些规定,造成财务信息不一致。有些中小企业不重视内部财务的管理制度,认为人少就没有必要搞那么多制度,给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风险。有些中小企业会计业务水平较低,无法通过财务报表信息判断出企业盈利能力,为贷款增加了难度,甚至在业务方面影响了企业信誉。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路径

3.1 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

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政府需要多方位的进行调节和干预,不仅要从政策上予以支持,而且要设立各种服务机构直接进行服务。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对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银监会于2011年还发布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来落实政策,但收到的成效有限。商业银行风险规避意识强化,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有限。我国应尽快建立服务中小企业的专门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参照外国经营设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等金融服务机构、融资辅导机构等,对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进行会计和融资业务的辅导和帮助,定期组织开展业务讲座和培训,为其提供更加专业和正规的服务。

3.2 建立统一的国家征信体系

我国目前的征信体系还不完善,各种信息彼此分散在各个部门中,信息无法共享。现广泛使用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信息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税务、工商、海关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并未共享,其相关信用信息也很难查询到。我国应加紧依托大数据系统建立由法院、海关、工商、税务、银行、保险、证券、水、电、气、通信等多个公共服务单位信用信息的统一的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并制定相关管理章程,从信息的的征集、共享、管理、使用,到对信用不良的惩罚都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规范。只有将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数据纳入征信体系之中,才能使大家都能自觉维护信用记录,构建起良好的信用环境,从而为中小企业获取更好的金融服务创造条件。

3.3 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除了商业银行外,还推进其直接融资,比如当前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场。还可以推进中小企业发行债券、中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等方法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针对性地强化对民间融资引导和管理,规范民间资本投资行为,盘活民间投资,使得其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建立相应法律和管理制度,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降低民间融资风险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做好民间融资活动的组织管理、信贷登记、信息披露等工作,全面加强民间金融风险防控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如何能满足中小企业日益高涨的融资需求,还需要我国从制度上进行系统化的安排,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增加有效供给,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数量充足、成本低廉、服务优良的融资服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加強劲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袁仕陈,范明.社会网络、信用水平和中小企业融资[J].征信,2014(12):22-28.

[2]杨浩,陈瑞,潘丽珍,陈凌,庞森,翁俊,肖小爱,张定.2011年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调研报告[R].2011.

[3]郭丽虹,徐晓萍.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12(12):37-48.

[4]柳斌.美国小企业融资经验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启示[J].金融经济,2010(14):56-57.

[5]肖萍.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化解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4):77-79.

[6]吴敏,高蓉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及存在问题分析——基于江苏省5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J].经济体制改革,2015(3):165-169.

[7]姚耀军,董钢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缓解:金融发展水平重要抑或金融结构重要?——来自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5(4):148-161.

[8]郭娜.政府?市场?谁更有效——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3(3):194-205.

[9]毕晓煦,李东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4(12):124-126.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