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与强化措施

2017-07-15宋俊伟段瑜甫

价值工程 2017年22期
关键词:强化措施

宋俊伟+段瑜甫

摘要:在市政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工期、质量和成本的控制是市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三个基本要素也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质量的提高可能会增加成本,对于施工工期的要求也可能会引发建设成本的提高,市政项目工作要将这三者调整到最佳状态,协调各方利益,以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展开。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的必要性与强化措施,通过协调工期、质量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工期短、质量优、成本低的最佳效果,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更好的完善市政项目工程建设。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unicipal projects,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eriod, quality and cos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se three basic elements are also restricting each other and promoting each other.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may increase the cost. Construction period requirements may also lead to construction cost increase. The municipal project work needs to adjust the three to the best state, and coordinat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to promot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strengthening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period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projects. By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struction period, quality and cost, we can achieve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with the short duration, excellent quality and low cost, so as to better improve the municipal project construction.

关键词:施工工期管理必要性;强化措施;市政项目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eriod management necessity;reinforcement measures;municipal project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35-03

0 引言

市政项目的工期管理,从项目施工开始到竣工,管理的各个阶段直接反映工程的进展,同时工期的长短也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时间,市政项目施工部门应当强化措施,加强对施工工期的调整和管理,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具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的招标和投标具有不确定性,施工工期不合理,对施工工期的监督力度不够,施工工期赔偿不规范,这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展,极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前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以保证工程的有序开展和进度的推进。

1 加强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1.1 投标与招标不确定性较大

市政项目的招标与投标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其他部门,通常情况下只重视项目的质量与工程造价,对施工工期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导致市政项目的工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监管部门没有切实尽到监督管理的責任,这些部门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考察,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这样在投标单位的中标后不考虑工期的实际情况,极其容易出现延期误工的现象。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行政主管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利和能力,对基本建设程序不予以执行。

1.2 施工工期不合理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市政项目很少能够按照工期完成,许多工程都是将工期不断向后推脱,导致出现很多“尾巴工程”与“胡子工程”,究其本源,主要是因为工程机械设备不足,技术不到位,施工组织不当,材料资金不到位以及施工计划设计变更,导致工期延误,影响工程进度。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内部承包制在有些企业内实行,然而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转包挂靠的行为使企业对项目部的监管能力变弱,容易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低下;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样施工,擅自变更设计。

1.3 监督力度较差

相关部门对施工工期的监督力度不够,易造成工期的延误,由于种种原因,专业部门在进行工程进度记录的时候,很难预测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及产生的影响,导致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突发性事件,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这要求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施工的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将施工过程中软、松、迟、少等误工现象减少到最少。为了维护工程监管体系,保证监理从业人员的质量,提高监理工程的质量,需要建立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与注册制度。现阶段我国在监理方面还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对于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很多人都没有清晰的认识,造成了很多在岗人员无证,但是有证的人员又不上岗监理,监理市场十分混乱。此外,监理工作的开展和监理队伍建设受到监理培训的工作流于形式化,流程化的不良影响。

1.4 工期陪产水平较低

我国相关法律要求若施工期间出现工期延误或者增加的情况,非责任方有权向责任方提出经济赔偿要求,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工期赔偿问题涉及因素众多,实际操作存在较大难度,例如如果承包商提出工期延误要求赔偿,但由于缺少齐全的赔偿材料或者非正常的运作方式将导致赔偿制度得不到落实,导致赔偿程序不能正常进行,严重侵犯了承包商的利益。

2 关于市政项目施工工期管理强化措施研究

2.1 做好施工工程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施工力量的准备,场地准备,物资准备和技术准备,施工单位要参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方案的讨论,并据此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都必须依照这些进行。对于多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建设的项目,由总包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再由总包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做到逐层贯彻落实,分包单位对总包单位负责,总包单位对承建建设单位负责,形成良好的职能划分体系。施工单位要协助协助建设、设计单位,为本身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施工人员部署并调整,根据施工建设的特点,组建施工队伍和专业设备,对于特大的工程要组建新的施工机构,以保证工程质量。另外,集结施工队伍,要求尽量满足工程的要求,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安排固定的施工团体。对于生产和生活基地的建设,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搅拌,钢筋、木材和金属的加工,机修厂是生产基地的重要构成。在新建的工业区去,必须提前对生产基地进行建设,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加工厂。在已有基础设施的城市建设时,则要根据当地建筑的实际情况,对配件的生产能力进行预估并及时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对于施工人员和基本生活建筑,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已有的基础性建筑,避免临时建筑的修建。最后,对于建筑材料的运输,要将中间的装卸环节减少到最少,对于当地已有的运输方式要充分利用,对于地方建筑材料,要对它们的生产和运输要严格把关,遵守"产、供、运、用"结合应用的原则,对材料的安放地进行合理安排。

2.2 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人员,对工程建设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对于上岗工作人员要做严格的审核,进行岗前培训,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术,参加安全培训,服从安全管理,遵规守纪,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特种工如电工、信号工、机械操作等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操作,掌握防止从高处坠落、机械事故等常见伤害事故应对措施,能够应付常见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理,掌握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正确使用方法,对工种和岗位中涉及的工具和设备能够正确使用,会使用常见的灭火器材,能通过自查对工具设备环境及劳动产品排除危险。认真执行《安全管理条例》,掌握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的安全规范,在施工前,对设备工具及现场环境进行检查,安全规范操作,脚手架必须按方向搭设,符合规范要求,经承办商和社工单位双方验收签字后使用,当出现危险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从安全通道撤离到安全的区域,并通知领导团体及时进行处理。

2.3 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施工队伍的建设对于工程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招商过程中,要选择社会声誉较好的施工队伍,同时对施工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建设队伍的水平,另一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建筑专业人才,让人尽其才,管理者要知人善人,把每个人才分配到合适的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员工的才能,为工程建设形成良好的人才保障。

2.4 应用新技术进行工程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领域的新技术也在蓬勃发展,其中,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技术要数BTM应用技术了,作为一种新型高科技数据化工具,BIM系统可通过参数模型整合项目中各相关数据信息,为了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等效果,需要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本项目根据二维图纸应用BIM建模软件建立建筑物的3D信息模型,利用该模式能够计算出工程量,根据BIM-3D模型完成设计碰撞检查,从而发现工程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的采取修正措施,避免资源浪费和返工。施工的实时管理涉及方面众多,包括进度、质量、成本、机械、材料、人力等,為将这些因素都结合起来实行统一管理分析,可将施工现场土建模型与工程进度计划衔接,集成施工阶段资源信息,建立4D建筑信息模型。

2.5 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

工程进度管理方面,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作示范文本和FIDIC条款》中的相关规定,对施工的工期和进度做出调整。达到对工程进度的实时监测和及时管理,要采用网络计划技术、人员及时勘察等方式。对于建设单位各部门的负责人按照监理模式进行职权的分配与管理,推动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使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市政单位要和承包方划清责任界限,在施工建设的工程中认认履行职责,做到细心负责,做好分内之事,不做出超范围的事,各部门之间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理。同时,市政部门要结合市政工程特点,对进度管理工作制度、决策机制和监督审查机制进行严格的制定,及时协调好各工作部门和组织之间的工作,使各部门的责任明确,并且对多专业、多单位、多部门之间交叉施工的问题进行提前预估,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避免因协调不当的原因,导致管理环节失误,延误工期。最后,在工程投资管理方面,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特点,制定严格的工程经济签证制度和工程量确认投资管理制度及控制措施,划清业主与承包方之间应当承担的费用的界限,对合同变更价款的确认要公正合理,完整地保持最初的记录,以便于上级有关部门对纠纷的审核和处理。另外要设定明确的决策程序,对工程进度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市政项目的投资逐年增长,对施工工期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势在必行,只有各个部门协调对施工工期的管理才能推动市政项目工程的有序发展,让市政工程建设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杜伟宏.市政项目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6(05):142.

[2]蒋少君.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4(22):253.

[3]郑万顺,雷润军.建设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4(07):100.

[4]李举国.工程建设项目工期管理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5):106-107.

[5]田佳.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212.

[6]闫旭.谈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工期管理[J].低温建筑技术,2011(05):124-125.

猜你喜欢

强化措施
朔黄铁路30t重载道岔应用及强化措施
试论如何加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
关于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
瞄准目标 强化措施 推进赤壁工业崛起产业振兴
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管理中的问题与强化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