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特点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2017-07-14陈广林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音乐学科评价体系青年教师

陈广林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音乐学科青年教师的现状调查,分析了目前高校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发展评价体系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当下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发展评价体系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音乐学科的特点和特征,从评价体系的理念、原则、功能、构建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高校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音乐教师科研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音乐学科 青年教师 评价体系 高校

随着国家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已经我国高校音乐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广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着我国高校教育的质量。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要建立促进师生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课程改革起着导向以及监控的功能,可以说课程评价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应当满足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需要,同时还要能够体现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音乐学科课程的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课程标准及目标来判断课程在改进教学方面价值的活动。

一.高校青年教师现状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趋向于年轻化。本文以广东省的三所高校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发现,35岁以下的教师在所有在岗教师人数中所占比例达45.25%(见表1)。

表1广东省三所高校青年教师人数所占在岗教师总人数比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艺术综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扩招,造成艺术师资队伍人才短缺的现象。目前我国高校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力量。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开设的科目比例达到38.22%(见表2)。

表2广东省三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表

高校音乐教育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我国高校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急需提高。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理念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构建,立足于实践而又经过了人们思想的加工,是一种理性认识。通常来讲,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会成为教育行动的思想先导。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要面向学生,尊重每位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开发的前提。课程评价的技术手段应当是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评价过程中,应当由过去的偏重知识的评价向着注重全面素质评价转变。

2.促使课程不断提高和改进的理念

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评价不应当只是作为判断课程优劣的存在,更应该重视过程评价。评价不是课程的终点,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3.面向多元化的理念

发展评价体系的理念强调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磋商,通过对话决定最终评价。开放的评价方法可以吸纳各方的观点,评价者以开放的心态在评价过程中同评价主体或者被评价者进行信息、意见以及观点的交换沟通,让评价活动不断完善。

三.發展性评价体系的原则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音乐学科青年教师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应当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遵循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

1.过程性原则

关注结果的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评价是面向未来的评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位被评价的对象都是拥有自主思维能力的人,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对象,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2.平等性原则

评价应当是在体现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符合音乐学科教学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以及性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差异。在差异中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教学方法,力求促进每一位被评价者在各方面的平等。

3.实践性原则

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可以体现每位被评价者的水平,可以对其进行多方面内容的测试,而且测试结果相对更加准确。通过实践可以有效而又科学的对他们进行评价,因此音乐学科课程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4.综合性原则

评价应当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评价,既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评价,也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方面,应当对所有参与音乐课程的主体在每个领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能力,不可从单方面进行评价。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整体素质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评价应当从整体出发,不可只看片面性,除了单方面的专业能力之外,交往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应在评价标准里面。

四.评价体系的作用

1.积极导向作用

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引导教学工作向着对的方向发展,进行课程评价的意义在于其具有的积极导向作用。完整的音乐教学课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音乐老师的教学工作以及课程管理者工作者的参与。最终的课程的定制是通过接收每一位参与者反馈的信息来进行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策略。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会贯穿到课程改革的每一个环节。

2.调节、反馈作用

评价可以根据各环节人员的反馈发现每个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各方意见进行调整。评价主体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评价可以准确的获取音乐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诊断,可以使用有效的手段对问题加以解决。发展评价体系应当主张评价者要把评价结果以有效的方式传达给被评者,不可把结果一直留存在评价者一方。

3.激励、教育的作用

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全方面发展,不是为了让其知道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评价应当是教学和课程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让老师和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教育手段。进行评价是给了被评价者更多展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些机会,在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在自我教育中获得长足的进步。通过评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定和自我反思,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激发自身的潜力,建立自信。

4.记录成长作用

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是传统单一的评价内容,倡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尤其重视质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主张定量和定性结合,利用多种方法,将有利于准确、清晰地描述被评者的发展状态。注重的是评价的日常化,音乐教师把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各种进步记录下来,可以有效的加强师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从而形成公正、客观、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

五.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评价的对象,应当结合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的特点,针对性的构建评价体系。因此,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既要包括音乐学科的学习目标,还要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关注学生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音乐潜能。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评价应当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习惯,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评价是允许学生针对评价者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摒弃传统评价方法中把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唯一标准的方式,构建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除了教学结果以外,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業务素质以及教学思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结合“反思”和“自评”的方式来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鼓励教师通过自评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改进方式并不断提高。

六.总结

我国高校音乐学科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受教育政策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的影响,也受社会报偿和文化氛围的制约。要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必须足够重视。音乐学科青少年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师评价方式中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应当注重评价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重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斯萌,王永航.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29-30.

[2]赵秀芝.音乐教育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3(11):32-34.

[3]李琪.发展性评价体系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5(2):65-65.

[4]王浩.地方高校音乐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音乐,2016(24):26-27.

本文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青年教师发展研究项目“基于学科特点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以‘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730910。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

猜你喜欢

音乐学科评价体系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情商教育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师生互动实践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运用信息技术,让音乐课堂活力纷呈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