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尔: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

2017-07-14胡晴

华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基民盟科尔默克尔

胡晴

科尔是1947年以来德国执政时长纪录保持者,因其对战后德国历史的巨大影响,以及其本人高大壮硕的形象,德国媒体形容为一位不折不扣的“巨人”。

当地时间2017年6月16日上午,87岁的赫尔穆特·科尔病逝于故乡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

出生于1930年4月3日的科尔,本质上属于典型的“老欧洲人”。他会毫不避嫌地以骄傲的口吻提起“我的祖国”。在科尔崛起于政坛的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他最关心的已经不是“昔日的德国曾经做过什么”,而是“如今的德国可以去做什么”。

同时,科尔利用各种机会代表德国向二战中纳粹德国的受害国表达忏悔。1995年,作为德国总理的科尔在以色列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代表德国向受害者道歉。这一跪堪比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遇害者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令人动容。

“政治达人”与“一体化功臣”

学生时代,科尔便对政治和法律表现出兴趣。1947年,年轻的科尔成为德国基民盟(CDU)党员,开始了之后纵横数十年的政治生涯。1959年,他代表基民盟参加地方选举,当选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议会议员,成为当时该州最年轻的州议员。1969年当选该州州长,成为德国最年轻的州长,并一直担任这一职务到1976年。同时他也是战后德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

在基民盟内,科尔逐渐从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走向联邦层面,于1973年当选基民盟联邦主席,在这一位置上一干就是25年,成为该党历史上在职时间最长的主席。

而科尔同时也是德国参与欧洲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货币一体化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12月,欧盟前身欧共体12个成员国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条约要求在歐盟区域内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打造欧洲统一市场,发行统一货币。

当时,德国国内大部分民众反对欧元。他们对马克不舍,对欧元的未来缺乏信心,同时也担心更换货币会使德国付出沉重的经济和社会代价。在以科尔为首的德国执政党的坚持下,一些以前反对欧元的政党也加入支持欧元的阵营。最终,德国联邦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德国加入经济货币联盟的议案。

日后,很多人问科尔当年为什么要放弃“心爱的马克”。科尔回答说:“因为欧元将使得欧洲统一的方向不可逆转,只有真正统一的欧洲才能保证给我们的后代带来和平、自由和富有。”

“两德统一之父”

1989年11月,象征德国分裂的“柏林墙”倒塌。科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发表了关于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提出实现两德统一的具体步骤。这一举措将两德统一的构想带入实际操作阶段。这也是科尔执政生涯的“高光时刻”,是1989年为两德统一铺平道路的一次演讲。

曾亲历两德统一的德国前政治家霍斯特·特尔切克在其回忆性著作《329天》中写道,1989年12月19日,科尔在德累斯顿圣母教堂废墟旁面向情绪激动的东德民众发表了演说。雷鸣般的欢呼声包围了他,人群呼喊“德国、德国”,“赫尔穆特、赫尔穆特”和“我们是一个民族”的口号。

为了给两德统一去除外部阻力,科尔政府与苏联方面进行了多次接触。1990年7月,科尔访问苏联,与苏方就德国统一后的军事、政治等问题达成“很大程度的相互理解”,劝说苏联改变对德国统一问题上的“顽固立场”,取得苏联在德国统一的方式、时间、速度和条件等问题应由德国人自己决定的承诺,最终说服戈尔巴乔夫“打开了通向德国统一的道路”。

1990年10月3日,两德宣告统一。“没有放一枪一炮,没死一兵一卒,不到一年即完成了统一。这是以科尔为代表的德国政治家的伟大历史性创举。”中国德国研究会会长顾俊礼认为,“科尔以他的睿智和果敢,把德国迅速推上了历史性的统一之路!”

默克尔的“政治教父”

作为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科尔还做了一件知人善任、具有前瞻性、让德国至今受益的事:默克尔能在十几年间从一个缺少经验的“初学者”迅速成为德国基民盟的掌门人,除了特定时代的机遇外,最重要的是受到了其“政治教父”科尔的庇护和提携。

1990年,时任基民盟领袖、德国总理的科尔把仅仅见过两面的默克尔纳入内阁。默克尔于1986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坛,加入原民主德国“民主觉醒”组织。初入仕途的默克尔给人的印象是矜持和不苟言笑,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拘谨和腼腆。然而在科尔的关照下,默克尔很快地成长起来,在基民盟内平步青云。

在他提携下,默克尔先后出任德国家庭和妇女事务部长、环境部长、基民盟秘书长和副主席等职。科尔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毫无经验的默克尔的欣赏,虽然现在她被外界称为“铁娘子”,但当年在身材高大的科尔口中却是“我的小女孩”。

对于当年的默克尔,科尔也会“吐槽”,“默克尔女士连刀叉都不会恰到好处地使用。国宴时,她东张西望,我需多次招呼她守规矩。”

当1999年的科尔身陷政党献金丑闻时,默克尔迅速抛出一封公开信,呼吁科尔辞职,只担任党的名誉领袖。科尔承认,为了资助基民盟他曾亲手收受了军火商10万德国马克(约合5万欧元)的政治捐款。科尔称他只是想为本党服务。这起政治献金丑闻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腐败案。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科尔执政的时期,科尔对华友好,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德、中欧对话和合作,为中德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早在1974年,时任基民盟联邦主席和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州长的科尔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在他担任德国总理的16年间,他又先后四次访问中国。卸任后,他还多次访华,他曾说“每次来中国访问都意味着与老友重逢,与德国专家相聚”。

科尔曾表示,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始终支持德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他还记得,邓小平曾经说过:“难道说席勒是西德人,而歌德是东德人?”这体现出他对于德国分裂状况的一种态度。

对于中国统一,科尔本人表示过,“德国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使我们完全理解贵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

邓小平与科尔有过多次交集。而1984年10月10日两人在人民大会堂的一次会面让科尔感慨不已:“10年前我第一次访问中国。从那以后,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你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

邓小平笑着回答:“我长了10岁,都80了。”科尔说:“你一定有长寿的秘密。”“我就是乐观。天塌下来也不要紧,我是小个子,天塌下来有你们大个子顶着。”此言一出,身高1米93的科尔和周围人都笑了。

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位1988年法国查理曼奖和“欧洲荣誉公民”称号(迄今为止仅授予三人)的获得者却是北京烤鸭的忠实拥趸,曾经在波恩中国大使馆的食堂和柏林的中餐馆留下了不少传说。

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名好父親

2004年,科尔结识了比他小35岁的女经济学家迈克·里克特。当年冬天,两人结伴前往斯里兰卡度假。度假期间,他们确立恋爱关系,还在那里幸运地躲过海啸。2008年,两人正式结婚。也就是这年不久,科尔突然摔了一跤。说话困难,右身瘫痪,一直没能恢复。

2014年,50岁的瓦尔特(科尔长子)写了一封公开“告别信”,披露自己的精神痛苦和内心悲伤。

作为德国前总理的孩子,在别人眼中,他应该生活在童话里:童年、爱、温暖、安全…… 但事实正相反。瓦尔特说,他的世界是冰冷无情的。而事实上,童年时,在学校里他非常害怕上厕所。这种恐惧,来自于他父亲经常揍他。成年后,这种恐惧一直伴随着他,从没有过消失。在他母亲2001年自杀的那一年,这种恐惧和痛苦达到了顶点。他甚至也想过自杀。他认为,如果没有他父亲的政治献金案,也许,就不会有他母亲的自杀。

瓦尔特在这封公开信中还写了他精神上的痛苦:关于丧失个人价值、软弱无能以及他父亲没有给予的爱。现在,瓦尔特声称,他已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但他仍然跟他父亲没有任何往来。因为,科尔的现任妻子迈克·里克特,也是50岁,与瓦尔特同龄。作为继母,她不仅不与科尔的两个儿子有任何往来,而且,也几乎隔绝了科尔与外界的任何联系。

自2008年科尔坐上轮椅之后,日渐衰弱。得知儿子写了这封公开“告别信”后,坐在轮椅上的科尔极度震惊。他认为,儿子的公开“告别信”,歪曲了他,抹黑了他,也让他震怒。当时84岁的科尔称,他不想再知道这两个“不孝”儿子的任何情况。

尽管在政治生涯的晚期遭遇丑闻打击,家庭角色不够完美,但德国社会对这位德国战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还是高度肯定的。每当暮年的科尔出现在公开场合,都会受到德国民众的“围观”。

2010年5月,科尔八十大寿官方庆祝仪式在他的家乡路德维希港举行。默克尔等众多政要来捧场。科尔抱病出席,以颤抖的声音在800多名嘉宾前充满感情地发言,令不少人热泪盈眶。

他在那次演讲中的一句话可以概括他这一辈子:“我可以说,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

猜你喜欢

基民盟科尔默克尔
走马上任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
特蕾莎·梅——英国版“默克尔”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
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节日聚会 开怀畅饮
默克尔即将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