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路径

2017-07-14刘蒙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想象创设情境

刘蒙蒙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是语文情境教学的妙用。本文从“激起兴趣、强化美读、驱遣想象”三个方面阐述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路径。

关健词:语文 情境教学 创设 运用

一.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要多角度地设置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最后一次讲演》,用多媒体营造如下情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遭反动派暗杀,在李先生的追悼大会上,面对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义正辞严的《最后一次讲演》:“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们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这段话中,一个问句,三个感叹句,表达了强烈的憎恶之情,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而后三个“无耻”反衬“光荣”,爱憎分明,话语铿锵。

课堂上,用多媒体创设此时此刻的形象情境,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并让其反复体验、感悟,比任何高明的分析与讲解都要有效得多。

又如,教学《石壕吏》:一个昏暗的黄昏,气势汹汹的差吏到处拉夫捉人。一个老头儿翻越院墙出逃躲避,而老太婆走出门口去应付官差。这时,“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课堂上,教师让同学们展开形象思维,拓展创造想象:“吏”与“妇”之间各有什么动作?各说了些什么话?后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教师再让学生对当时情境展开想象:究竟谁在“泣幽咽”?并请同学们对当时的情景及惨状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如此创设教学氛围与情境,学生兴趣盎然,一读便通。

二.强化美读

叶圣陶先生把朗读称为“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通过读者读的时候能较好地传达出来。美读,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跃出纸面,把自己带进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感染熏陶。

以教学《听潮》为例: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把海潮称作“伟大的乐章”。该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方面,写潮来时的声音、形态、气息、动作。教学时对课文中的文字用“美读”进行再塑造。

“落潮”时海的声响是“静寂”的。教师指导学生用舒缓、轻微、温柔、甜美的韵味吟诵:“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月光……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灯塔上的红光,“像是一个红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通过美读,这些“静”构成了一种“神秘”的气氛,这种气氛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海熟睡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大海“恼怒似的……兴奋”,“向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继而“岩石上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这时,教师则指导学生把大海由睡到醒的气势读出来,声音由弱到强,由“甜美”到‘恼怒,感情由“平静”到“激动”。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音响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大海由“恼怒”到“愤怒”,美读进入了一个新的情境,表现了大海的壮美。这时的朗读要尽量高亢、激昂、炽热、奔放。

通过师生共同美读,面对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学生自然会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对未来的热烈追求。哪里还用得着教师唠唠叨叨的讲解与分析呢?

三.驱遣想象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找到引起学生想象的“着火点”、“触发点”,从而驱遣其想象。运用想象,再现逼真情境,体验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只要启发、引導得法,创设想象情境,一幅幅盼春图、迎春图、闹春图便可千姿百态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读着读着,激励学生通过视觉想象:一片片桃、杏、梨争芳吐艳,欣喜之情呼之欲出;通过味觉、嗅觉想象,花味甜,花露香,沁人心脾;通过听觉想象,蜂飞蝶舞,嘤嘤嗡嗡,好不热闹;综合起来,展开联想,累累硕果,挂满枝头,丰收的兴奋与喜悦,洋溢于胸间。

教学情境的创造,教师应结合个人的特长,紧扣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方法,创造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情境化氛围,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江南中学)

猜你喜欢

想象创设情境
快乐的想象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