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透于教学环节中的网络的应用

2017-07-13王青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第二课堂研究性

王青山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发展潜力。培养具有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人也成为新的教育目标。要做到与时俱进,则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更新教的观念和方法,改革学的环境和工具,采取新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而网络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其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好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和基本信息素养,网络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发展思维、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时代对于基础教育的要求。而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从老师的备课,讲课、学生的学习,第二课堂的开辟等,都于网络有着重要的联系,可以说网络已经渗透于教学的方方面面了。

一、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热点,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结论”。同时研究性学习又是一种目的,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解题思路,感悟科学方法。不强求学生活动的全面“发现”性,而更注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通过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来解决疑问等特征.。学习的第一步是要从生活中找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研究的问题从哪里来?文献资料从哪里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从哪里来?研究者之间如何交流?这些都可以借助于网络,网络资料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

网络不仅可以提供研究型学习的必须资料,还可以提供研究合作和管理的工具——网络平台。不论是独立研究还是合作研究都需要共享资源,思想观点需要交流而网络是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通过网上交流和合作得出的研究结论,有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二、展示学生科技成果、组织生物科技活动

通过网络可以加强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而科技成果的展示,将使学生获得一种荣誉感,从而得到极大的鼓励,也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生物科技活动中来。在网上展示学生的科技成果,不但能很好地解决展示场地、作品保管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和研讨。将各个班的优秀作品的相片和制作说明,在网上发布。这样,既保证了优秀作品不受损坏,又增强了展示效果,还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参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辩能力,又使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课堂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三、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第二课堂

生物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传统的第二课堂往往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生物有关的集体实践活动。它经常受到条件的制约如:天气,人数、资金等。网络资源为生物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形式。例如:通过网络进行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社会调查;通过网上收集资料制作生物电子报、网页、电子贺卡、编写生物小论文、设计实验等。这些学生作品可以在网上传阅、交流和评价。通过网络资源开展生物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节约时间,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丰富了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活动的范围,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人与世界的距离。

在让学生浏览生物网页的同时,也要让对生物、對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网页制作中来:让他们去查找资料、维护网站。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品质、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然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和创造的学科,生物课外活动更应重视实践。在实际活动中,无论是采集标本或栽培、养殖生物,都需要仔细观察、分析各种生物现象,并参阅大量资料,去说明和解决一些问题,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这是网络不能替代的,所以不能因为网络的使用而削弱甚至替代了实践活动。

四、应用网络资源,发展学生个性

网络环境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当然包括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习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应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网络资源与传统的“印刷品“相比,具有超媒体性、互动性、智能化等优点。它的容量非常大,可以将不同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满足学习者视听等各种感官的需求。网络资源还具有容易分解、组合、检索、提取和利用的特点,为知识的获取和保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创设生物学课程独特的课堂教学情景,丰富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六、应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研究

目前,生物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经验共享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受传统教研中,时间、地点、方式上的限制,教师间的横向交流不够充分,于是,我们就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网上教研活动,以弥补传统教研的不足。这样既拓宽了教研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它以开放、互动、共享、共进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这对于促进研究,推进课程实施大有裨益。

诚然,网络环境下生物教学有很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如:网上存在一些不健康的的信息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庞大的信息会造成学生思想的迷茫等。如何扬长避短需要每位同仁不断的探索。本人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带来的教学优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汪凤雄.《现代教育技术简明教程》.四川大学出版社

[3]《教学论教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4]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出版社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中学生物学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第二课堂研究性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