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7-07-13张艳丽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会素质

张艳丽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当前的素质教育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育中既要探索一条科学的成功的教育之路,更需要有一种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的勇气,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那么,教师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等。这样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陶行知先生说过:“教人者先教己”。一个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就是一个教师素质教育的体现;没有教师的素质教育,学生的素质教育难达到目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发挥中小学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江泽民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当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通过自学、继续教育,各种培训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教师素质教育的提高夯实基础。

二、教师要充分发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模范带头作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得十分深刻。譬如,教师经常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刮风下雨时要关好教室的门窗。可是在实际行动上教师并没有这样做,只是号召学生,甚至用纪律约束学生去做,其效果并不怎么样。究其原因就是“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一个教师在刮风下雨时,能亲自关好教室的门窗,学生看到了就会立刻跟着去做,这就是“其身正,不令其行。”再如,教育学生要讲文明礼貌,培养学生“五讲四美”,教师首先要做到仪表端庄大方,衣着整齐清洁,不穿奇装异服,不理怪发型,对学生不轻率,不装腔作势,不挖苦辱骂,做到真诚相待,热情关怀。这样,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学校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就会蔚然成风,教育教学工作就会沿着良性轨道向前发展。

三、教师要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创造新颖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自于自身的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地学习教学科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知识,夯实自己的学识基础,是创造新颖科学的教育教学的前提,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育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人的发展、成长具有规律性,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教育管理具有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才能做到科学施教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四、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学生能否成才的核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之中;德育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审美、学会健体等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处理好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牢固树立教育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

五、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因此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疏通,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成功,面对失败,面对挫折,甚至面对灾难,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教育

课外教育就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的不同,组建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课外教育可以弥补中小学教育必修课程门类过多、选修课程过窄、教学内容较难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劳动,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更好的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

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提倡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有自由选择感。当然,并非放任自流和降低教学要求,而是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可能达到的能力,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使必需的学习任务变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要求。

八、教师要建立正确评价体系

以前评价学生主要是考试,但教育所追求的目标的全面性与考试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都不可能反映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学生能力的发展难以被精确量化,更多要日常观察。因此,简单地用分数评价学生,会严重挫伤儿童学习积极性,损伤其自信心和自尊感。所以必须寻求方法的多样化,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认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自身教育,扩大知识范围,增强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无时不表,無处不率,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帆,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学会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