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指导一年级孩子读绘本

2017-07-13何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兔小兔子绘本

何萍

【摘 要】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本文对一年级孩子课外阅读情况作了调查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指导孩子阅读绘本的方法,切实提高一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

【关键词】读绘本;创编绘本;演绎绘本;得到启发

我对班级孩子课外阅读情况作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班学生情况如下:全班共42人,男生22人,女生20人。其中,对识字量的调查是大部分孩子(所占比例85%)认字在200个以下,导致阅读量少;大部分孩子(所占比例57%)对阅读喜欢程度一般,还有人(所占比例3%)不喜欢阅读。家长也提出希望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通过阅读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培养文学素养。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决定选择从指导孩子读绘本入手。

一、指导孩子读绘本

1.读绘本

利用学校开设的阅读课上指导孩子阅读《逃家小兔》。首先进行书籍名称、作者简介。然后着眼于故事的典型细节,引导孩子思考并发挥想象去读懂图意。指导学生看图,了解故事角色和梗概。这个绘本主要讲了两个角色,即小兔子和兔妈妈。故事梗概是:小兔想离家出走,分别变成了小鳟鱼、山上的大石头、花、小鸟、帆船、马戏团的空中飞人和小男孩,而兔妈妈始终跟着他,又是变成捕鱼的人、爬山的人、园丁、树、风、走钢索的人和小男孩的妈妈来找到小兔子,最后小兔子还是和兔妈妈在一起。在故事中识记生字,学会使用简单的标点符号以及固定的句式。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让孩子重点注意不认识的字,比如“小鳟鱼”的“鳟”,通过抓住形声字特点的方法识记这个字,而且在多次的重复中孩子能够看到这个字就脱口而出它的读音。不仅如此,在每一次小兔的变化中,句式都是“如果你变成……”小兔说,“我就变成……”或者“如果你变成……”妈妈说,“我就变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学会使用的标点符号就是简单的句号和逗号,而像在这两句话中的把提示语放在中间的用法基本是在高段才会接触到,对于他们来说,无不是一种知识的拓展。同时,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采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这样的句式,不仅可以增强一年级学生阅读该绘本的兴趣,还可以增加他们说话的兴趣,提高他们说话的能力,让他们慢慢学习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细节,体会故事的思想情感。当读到逃家小兔变成鳟鱼,妈妈变成钓鱼的人时,启发孩子思考:妈妈为什么用红红的胡萝卜做饵食呢?引导学生体会红红的胡萝卜是小兔最爱吃的食物,妈妈爱小兔所以用胡萝卜做饵食,从而看懂兔妈妈的用心和始终对小兔子的愛。同时绘本鲜明亮丽的色彩也给孩子们留下了直观而深刻的视觉印象。像这样的细节很多,又如孩子在看兔子变成闪亮的的星星、妈妈变成弯弯的月亮陪伴时,孩子们也体会到妈妈始终都不愿离开孩子,希望永远爱护自己的孩子。当孩子们都能侃侃而谈绘本中每一幅图所体现的兔妈妈对兔娃娃的爱时,我便水到渠成地启发孩子:你还能想象小兔可能变成什么,兔妈妈又变成什么?孩子们的想象让人惊喜。有人说:小兔变成笔,妈妈变成文具盒,把笔装起来其实是保护起来;也有人说:小兔变成碗,妈妈就变成筷子一起作伴;还有人说:小兔变成白云,妈妈变成蓝天让白云自由飘(多么有宽广胸怀和无私母爱的妈妈呀)……不怕说不到,就怕想不到。孩子们滔滔不绝的声音已经让每个人都沉浸在原著情节和小伙伴们创作的《逃家小兔》故事情节中,为后边续编故事做铺垫。当不得不结束故事再现小兔和妈妈紧紧相拥的画面时,与其说是孩子们对绘本阅读的理解达到高潮,不如说是孩子们在阅读绘本中对母爱情感的体会已经得到升华。那就是他们和自己的妈妈在生活中情感的体验。

2.创编绘本

接下来,我就想到了让孩子们把课堂上精彩的内容记录下来,成为我班的创编绘本《逃家小兔》。从给时间让孩子们画初稿,并配上简单的话语,到最后成稿,也不是容易的事。毕竟从会说到能写是有一个过程的,如画的图形的相像(大多达不到准确,只是神似,看起来像即可)。还有颜色的协调,让我相信每一个孩子对颜色的搭配和感受都是独特有个性的,并不比成人差,有时更显可爱。特别是简单的文字表达,如模仿原著中妈妈说的话的句式:如果你变成……那我就变成……有的还用到冒号、双引号等。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容易,但没有关系,在初稿中,改正孩子的错字、别字,让他们用才学的拼音表述所要表达的字义,修改用错的标点,给他们构图美观的建议,最后孩子的一张张自编图画出稿后,让我和办公室的每一位老师惊讶并赞叹:多么天真的想象,多么漂亮的构图和色彩,多么真挚的母子情!最后,我们把绘本按照情节编辑成册,不光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也让家长夸赞。一位热心妈妈还指导自己学画的孩子设计了封页和封底,并精心过塑,真正形成了一本我们班自编自导的《逃家小兔》绘本。

3.演绎绘本

面对这么有趣的绘本故事,大部分只有图画,而缺少文字。通过表演的形式,可以让绘本“复活”。演,不仅仅是做出动作,还要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想法。比如,设定场景(小兔逃跑第二幕)

(1)小兔子现在已经到了哪里了?你怎么会到这里的呀?这是故事的起因。

(2)小兔小兔,终于逃离妈妈的怀抱,心情怎样?你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呢?让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将心情表现出来。

(3)兔妈妈,听说小兔变成了高山上的石头,你的心情怎样?该怎样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呢?你会怎么追他呢?

(4)不一会儿,兔妈妈累得气喘嘘嘘,路边的小草会这样劝她……,可兔妈妈却说……

(5)不好,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空中的小鸟劝她……,可是兔妈妈却......

(6)兔妈妈找到小兔了吗?这是故事的结果。

(7)母子相逢,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通过拥抱来表达母子相逢)

孩子们通过自己演绎绘本情节,用肢体再次展现小兔与妈妈的情感,切身多角度去感受妈妈最真的爱。他们何尝不是那一只只淘气又天真、活泼又可爱的小兔,而兔妈妈不就是他们自己的妈妈吗!

二、启发与思考

通过指导《逃家小兔》绘本的阅读和创编,我深深感受到,让一年级孩子读绘本、欣赏绘本、创编绘本、演绎绘本等多种形式,一定能让孩子爱上阅读,让他们愿拿起书来读,画自己的书,让他们更真切地把自己的内心融入书中去体会作者所要展现和表达的情感,与作者共鸣。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认为:“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绘本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既有助于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促进心智化发展,又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善加使用,可以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当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我们相信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方素珍.绘本阅读时代[M].杭州:浙江少儿出版社,2013.99-135

[2]姚雪娇.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55-60

[3]隋成莲.绘本创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34-35

猜你喜欢

小兔小兔子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