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孩子“心里画” 体现孩子“故事画”

2017-07-13孙丹英李琴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交织故事解读

孙丹英+李琴

【摘 要】本文中的解读是以孩子绘画作品为媒介,以孩子心理为解读客体,将作品与孩子紧密结合,在解读中客观地了解孩子发展的需要,引导孩子尽可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绘画过程中的想法。但目前,老师对于解读幼儿绘画作品的方式方法存在着误区,如有主观臆断型解读、天马行空型解读、流于形式型解读、枯燥乏味型解读等等,对于这些现象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了交织策略来解读孩子绘画作品:将环境与名画、绘本交织——织出轻松的意境吧;将材料与经验交织——织出有趣的作画食材;将内容与视频、故事交织——织出知识经验、自主想象空间之路;将评价与孩子交织——织出美味的故事。

【关键词】解读;交织;故事

绘画活动是孩子表达对世界认知的一种“语言”,是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只有细心解读孩子在绘画中的故事,才能听懂潜藏在绘画作品中与孩子心理状态相关的、丰富的信息和语言。

一、解读孩子绘画作品的现状分析

1.我说他听的解读——主观臆断型

2.敷衍了事的解读——天马行空型

3.泛泛而谈的解读——流于形式型

4.方法单一的解读——枯燥乏味型

分析:

从以上现象说明了,目前我们的绘画教学中,老师对孩子绘画作品解读存在许多的不足,那么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的解读孩子的绘画作品。目前,孩子美术活动在组织形式上,教师太关注向孩子传授绘画作品表面上所表达的内容,过多地要求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技巧,而忽略孩子参与绘画活动兴趣与自我表达意愿上发展。而事实上,听听孩子说说他画了什么,其实比画面本身像不像来得更重要,因为在孩子的画里隐藏了许多孩子的信息:孩子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他开心吗?他在作画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和困难?

二、“解读”在绘画活动中的魅力所在

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曾概括地指出:“绘画是语言的先导,表示美感之良器。要知儿童的心理,不可不研究儿童的绘画。”只有细细品读孩子的作品,了解孩子在作画过程中许多“为什么”,才能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真正地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作品。孩子的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一个独特的小生命,解读孩子绘画作品,是我们了解孩子心理,了解孩子发展需要的过程,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良好发展的依据,只有解读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孩子作品,聆听孩子独特的语言,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鉴于这些,我展开了以绘画活动《美丽的蒲公英》为例解读孩子绘画作品方面的研究,具体策略如下。

三、在“交织”策略中,织出解读孩子绘画作品中的美味故事

策略(一)将环境与名画、绘本交织——织出轻松的意境吧

1.我与大师交织——自我欣赏。名画欣赏既能培养孩子观察力,审美力,在轻松的心理环境中,孩子没有了紧张、抵触的心理,便会萌发兴趣去探索,去创造。

2.我与绘本交织——自我陶醉。繪本可以为美术活动的审美经验做准备,画家出色的运用绘画技巧,根据儿童的接受心理通过优美的图画来诠释生动的故事,使得绘本有色彩、线条、构图的美。

策略(二)将材料与经验交织———织出有趣的作画食材

苏母霍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这句话正说明了开启孩子的潜能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动手操作。

1. 我的食材我来尝——食材经验之分享。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2. 我的食材我做主——食材经验之品尝。孩子们在摆弄、玩耍中,探索使用,把玩具变工具,已有的游戏经验有效地运用并得到扩展。

策略(三)将内容与视频、故事交织——织出知识经验、自主想象空间之路

以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为选择内容,生活化的学习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孩子们将作画内容与视频、故事的交织,成功地织出了绘画技能与思维空间。

1.将作画内容与视频交织,织出孩子思维空间。蒲公英是我们大自然的一物,但是生活的改变,离我们越来越疏远了,比较少见,但怎样才能变得生活化,走进孩子的生活呢?我借助蒲公英生长的过程视频,通过的蒲公英生长过程的欣赏,对蒲公英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并设置了几个问题,观察蒲公英的外形特征。

2.将作画内容与故事交织,织出绘画的方法。为了避免范画教学时孩子单方面被动地接受学习的状态,我采用了故事导入示范法。孩子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

策略(四)将评价与孩子交织——织出美味的故事

绘画作品是孩子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孩子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提升孩子美术作品评价并发展评价的的多样化,即是帮助孩子提升经验,也是进一步激发孩子再参与、再创造的重要教育策略。

1.将评价与故事情境交织——织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交流讲述的过程中,总是不能连贯表达,教师要适时地帮助进行语言的串联让孩子轻松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将评价与方法交织——织出成功的快乐。评价方式有孩子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只有在评价交流中得到成长,通过组织孩子自评自己的作品,互评同伴的作品等多种形式,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对作品进行自我欣赏、评价和互相交流、评价,从而关注孩子的个性创作,真正解读孩子的心灵。

总之,用美丽的画面、智慧的语言、具体的情景、耐心地等待、视频的欣赏来解读孩子绘画作品中的故事。教师应该学会珍视孩子的绘画过程,正确读懂孩子的绘画作品,理解孩子独特的绘画行为,学习从绘画作品中读懂孩子,保护孩子自我表现和创作欲望,回应孩子的心声,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

[2]林琳,朱家雄主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

猜你喜欢

交织故事解读
“新”与“旧”的交织 碰撞出的魅力“夜上海”
交织冷暖
一种改进的块交织方法及FPGA实现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奥运梦与中国梦交织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