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感恩文化之途径

2017-07-13石梦蝶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石梦蝶

【摘 要】本文从大学生思想现状入手,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如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并采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恩引导和教育,让感恩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让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紧跟时代脚步又能体现传统礼仪。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感恩文化;高校辅导员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他人所给予的帮助作出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对方的一种认识、情感以及行为。通过近两年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经验的点滴感悟,我认为,在高校尤其是在高等独立院校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成效,应积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其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亲密接触,用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观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普遍认可,若能如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将结出硕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文化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并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呢?

一、理清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症结

笔者通过大学就读期间、以及担任辅导员近五年的工作经历观察、了解,包括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管理学院在内的当前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的主要根源除了受多种文化思潮冲击,传统道德文明遭遇严峻挑战的因素外,还与家庭教育观念错位,缺乏感恩意识培养的因素密不可分。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最大化,追求人性的特立独行。这种现象,严重冲击并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视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高校校园,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给部分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带来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部分学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当然,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90”后,这些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相当一部分平时在家中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使得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唯我独尊,妄自尊大。加之由于来自高考的压力,很多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升学而往往忽视子女的“德育”教育,导致其在进入高校学习前就存在思想道德方面“隐患”。

二、润物无声,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要想使感恩理念植根于大学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用不知不觉的手段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意识的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感恩文化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简单地讲,感恩就是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用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唤起人性中最朴实、最简单的人性教育,是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人们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感恩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要职责的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各种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接受感恩教育,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和价值观。

三、对症下药,用灵活多样、潜移默化的方式推进感恩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恩义、亲情,强调知恩图报。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诚然,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子女和学生的付出并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作为学生来讲必须学会并知道感恩,否则,可能将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影响其健康成长与发展,造成道德教育的缺失。因为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深厚的土壤。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標准和感恩意识的教育引导。

一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必要时应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讲座,比如:通过组建茶艺表演队来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培养对茶文化的尊重和感恩,并由此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使大学生对感恩更会有良好的感悟。

二是开展感恩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己在道德教育过程的亲身体验避免空洞说教,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极、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比如:在外期间遇逢中国传统节日,鼓励引导学生必须给家人、给父母打电话;在家期间,要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主动的和父母聊天和汇报学习生活情况等。通过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学生自觉知恩报恩,唾弃“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是教育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呼唤感恩的回归,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现实社会中,凡是具有爱心的人都是施恩不图报、懂得感恩的人,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他们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四是以多重引导为手段,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感恩教育架构。学校教育位于感恩教育的主导地位,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于学生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各种体谅父母的艰辛、感谢老师的教诲以及回报社会等活动,同时,建议学院在制定评选优先的措施时,应注重德、智、体平衡发展,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感恩道德氛围。家庭作为学生道德的重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学会感恩的第一责任人。孩子们不知感恩,责任首先在家长身上。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从感恩教育入手,家长必须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主动感恩,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总之,感恩教育是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复杂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架构,积聚各方能量,发挥综合作用,互相渗透,互相促进,让大学生自觉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恩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真正领悟到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才能充分感受到爱的博大精髓并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曹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J].时代教育,2013(15)

[2]郭婷.感恩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成功(教育),2008(07)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