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13夏兴强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夏兴强

【摘 要】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步显示出它强大的优越性。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和普及,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唤起了儿童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智能;运用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可以轻松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引入多媒体,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情境铺垫,激发学习兴趣;重点切入,提高学习效率。探究规律,发散学生思维。借助信息,巩固教学效果;巧用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空限制,很多生活情境难以在课堂上再现,这时,多媒体充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使输出的信息生动、形象、直观。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首先让学生看“乌鸦喝水”的故事片。然后,提问:同学们,聪明的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里就喝到了水,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思考,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石子占有了原来水的空间,把水挤上来了,所以乌鸦就喝到了水。这样,从熟悉的故事入手,采用动画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学习新知。这堂课恰当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虽不是目的,但没有情境的创设,就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景,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油、催化剂。

二、重点切入,提高学习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辅助数学教学中,用一些形象直观、动态演示呈现事物的现象,将图像复合、对比,将细微的景象放大,减少学生观察的困难和思辩的难度,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其中计算的推导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圆的面积等于割补后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很困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具是将一圆形木板分割成若干等份,先插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割补成近似的长方形,操作比较困难,时间拖得较长又无法对比。运用计算机演示就轻松地解决了问题,教师在推导公式之前运用计算机做大量的铺垫,首先让学生观察,圆面分得越分越细,圆弧的变化,并将圆弧放大给学生看,使学生发现,圆面分得越细,圆弧接起来就越接近于线段,继而再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分别对插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概括出:把圆等分所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得出圆的面积的推导公式。这样就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圆的不断分割、组合中展现出来,减缓了学生观察、思辩的困难,将教学重点逐一突破,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这样,在多媒体课件使用的过程中,采用动态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感知,扫清了学习的障碍,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三、建立丰富的表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制约,对于某些数学概念,仅靠教师的讲解及教具的演示,在理解上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搭桥铺路,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分辨与综合。实践证明感知得越好,学习和记忆的效果越好,概念的形成出就越清晰。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钟面、车轮、交通标志、呼啦圈等),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然后屏幕展示圆形成过程的动画:一只小狗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小狗叫着,绕木桩跑一周回到起点,小狗跑动的轨迹,展示出一条封闭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过目难忘,初步建立了圆的概念。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电脑动态展示圆各部分,圆心、直径、半径,使抽像的概念变得生動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

四、联系生活经验,诠释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后,提出以下几个思考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或椭圆形呢?车轴应装在哪里?经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但说不清楚。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如下画面:装着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在跳跃,装着椭圆形车轮的汽车在忽高忽低地爬行,坐在车里的小动物难受极了。接着又显示一组车轮同时圆形的对比画面:红色汽车的车轴装在圆心,汽车行驶得又快又稳,车里的小动物神情自然;蓝色汽车的车轴不装在圆心,汽车在平坦的马路上颠簸不停,车里的小动物忐忑不安。同学们在捧腹大笑中明白了为什么汽车车轮要做成圆形, 车轴应装在圆心位置的道理。同时又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总之,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数学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着寻求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展开,使他们在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