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2017-07-13于晓东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7年7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增产示范

于晓东

摘 要: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对农田实行少耕、免耕,保证地表秸秆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抗旱保墒。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合理进行机械化作业,可有效地降低土地的作业次数,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增产;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7.07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对农田实行少耕作或只耕作一次,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的耕作次数,必须保证粉碎的作物秸秆、残茬,播种后在土壤表面的覆盖率不低于30%,或者保留的高秸秆根茬在30%以上的耕作技术。在其他技术措施不变的前提下,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程度越高,粮食增产的幅度就越大。

合理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耕作性能,大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使土壤的贮水能力显著增强,极大地改善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抗旱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土壤风蚀、水蚀,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作物产量明显;抑制农田扬尘,改善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现就我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传统农业的一次革命

传统的耕作技术使自然界和人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比如:耕翻作业在疏松土壤、深埋地面残茬、杂草的过程中,固然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土壤表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和微生物等,使土壤活性慢慢降低。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越远,土壤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越多,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越大。

近些年来,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机械耕作活动频繁,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沙尘暴猖獗、河流泛滥,导致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农作物抗倒扶能力减弱,作业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适当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顺从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已具有一定规模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过渡地带,属丘陵半山区。全市总面积3960 km2,耕地面积15.39万hm2,其中旱田面积11.01万hm2,平地占耕地面积的40%,坡耕地面积占全市旱田播种面积的60%,水域面积0.82万hm2。

近几年来,我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以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部门,通过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垄双行、高留茬种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基础,初步找到了具有我市特色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八个示范乡镇的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hm2,基本代表了我市的地理特点和农业生产特征。这一技术模式,基本适应我市土地经营规模较小、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需求,经过多年的示范,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3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配套机具已经形成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在于配套的农业机械。主要包括深松整地机械、免耕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等四大类作业机具,并已经基本形成系列,大部分机型已经成熟。收获机械的应用,保证了粉碎的作物秸秆、残茬,在土壤表面的覆盖率;深松机械的使用,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的墒情;免耕播种机的使用,保证了对土壤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因此,配套的农业机械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 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为了把保护性耕作技术尽快辐射到我市各个乡镇的广大农户当中,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和指导。(1)做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要有重点、有方法,要深入农村,面向农民,要有的放矢,让农民看得见、摸得找。①充分利用市电视台、乡镇广播站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②利用乡村农贸大集发放宣传单进行流动宣传;③结合农时季节适时召开现场会进行重点宣传,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和好处,从而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

(2)抓好培训工作,培训工作要有重点。①培训重点技术,如:整地、播种、病虫害防治、收获等;②培训重点人员,重点培训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种植合作社的骨干成员;③培训重点村屯,对接受新技术、新事物快的村屯,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开展培训。

(3)抓好落实工作。落实是关键,要有针对性。①乡镇农业站、农机站要选择在交通便利、视野开阔的区域建立示范田,便于周边的农民参观学习;②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作用,不仅自己使用新技术,还要带动周边的农户使用新技术;③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比如:平整的土地可以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偏坡地可以使用传统的扎眼器播种等。

总之,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的试验、示范已取得基本成功,农民对此项技术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时机、条件基本成熟,大面积推广应用是可行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有效地降低土地的作业次数,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增产示范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报告
安图县水稻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总结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要点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平行文本在旅游翻译中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