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

2017-07-13张海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习氛围学习兴趣

张海萍

【摘 要】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教师才能更有教学动力,并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最大程度保证学生對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一定的积极性,从而才能充满精力去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积极性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氛围;平等对待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时在学习相应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该门学科的喜爱。数学的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小学生学习逻辑性强,相对较枯燥的数学时,其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培养小学生学习积极性时,应当以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主导为原则。教师要利用一切因素,让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方法要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如何激趣至关重要。谚语云:“它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有效的激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教学的高标准要求,数学课堂如何激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掌握好课堂激趣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激趣的方法:讲故事激趣,做游戏激趣,猜谜语激趣,唱歌谣激趣,实验操作激趣,幽默激趣等。

二、教师要适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1.教师要适态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小学教学中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如果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和谐、互敬互爱时心理就接近。反之心理上就疏远。所以教师在上课时,教态要自然,表情要轻松愉快。严肃认真,说话要和谐,辅导要诚恳,解答要耐心……,这样,学生就会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相反,有些老师上课时,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理想,就气怒地说:“你真蠢,罚你站着听。”这就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憎恨老师讨厌上课,成绩退步,有的甚至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同学和朋友。

2.要发扬教学民主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主体积极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养成自信的个性心理。教学中,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其次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教学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需求,一个学生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的意念和力量。“优生”之所以成为学习上的“尖子”,是他们进行着“成功—信心—更大成功—更强信心”的良性循环,自信心使他们不断成功;“学困生”之所以厌恶学习数学,是他们进行着“失败—缺乏信心—更大失败—更缺乏信心“的恶性循环,失败使他们感到无能、无力、无望。为此,通过分层教学,尽可能多地给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唤起每个学生的自信、自尊。

三、讲课要适时,激发学生乐学之情

1.教师按学校规定的教学时间上课、下课,如果拖堂就不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小学生一听铃声大部分心不在焉,即使你讲课也收获不大,所以,有经验的老师都能准时下课。

2.老师上课时按备课的五个环节在适当的时间内处理教学内容。a.复旧引新约5分钟;b.新课讲授约20分钟;c.练习巩固约10分钟;d.全课总结和作业布置共约5分钟,这样能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此外,“加班加点”“满堂灌”等违背教学规律,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批评要“绿色”,激发学生乐于改正的情感

活泼好动、甚至有一点违规是少年学生的天性,面对教育制度学生却大步不敢迈,小步不敢出,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这失败有很多原因,但过分的严格控制、强调规格,以及学生犯错后所遭受的严格批评,无疑是学生迷失自己的主要原因。只有当我们认识到“教育是人与人的对话”,才能用我们的情感激发情感,用心灵碰撞心灵,批评教育才能成为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的良方。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改变管束过严、围追堵截的老办法,学生犯错不要紧,要用有效的、灵活的批评教育来感化,树立批评教育是育人、树人的思想。因此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应采用“绿色批评”:1.“故事感化”式批评。2.“先赞扬,再要求”式批评。3.“建议”式批评。4.幽默式批评。5.“无声”式批评。

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往往只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学困生,老师经常不闻不问,这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很公平,能够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对老师从内心感到佩服,愿意服从老师的领导,在学习上才会更加积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成绩差的学生的共同点是在学习上有困难,从而对学习不感兴趣,而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对他们不加关心,放弃他们。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重拾自信,然后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总之,教师要深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探索和研究激励他们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人、发展人,形成学生健全个性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学会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承担教好学生的责任,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未来的太阳。

【参考文献】

[1]刘舒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观积极性的方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1)

[2]李慧.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5(11)

[3]贝·秀英.小学数学学生积极性的培养[J].神州(下旬刊),2016(1)

[4]宋夫标.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校园(中旬),2016.16(05)

[5]张琪灵.兴趣,开启学生数学智慧之门——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上),2014(15)

猜你喜欢

学习氛围学习兴趣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