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高考改革趋势及教学应对策略

2017-07-13陶继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6期
关键词:备考策略高考改革现存问题

陶继红

【摘 要】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应对新的高考改革动向,审视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不难发现很多问题与不足。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学改革与探索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讨近些年高考英语(尤其是全国新课标卷)的变化,努力从中把握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及探索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考改革;现存问题;备考策略

近几年,高考英语改革比较频繁,至今最终的改革方案尚未尘埃落定。面对英语改革的未定局面,英语教学该如何应对才能避免在改革浪潮中迷失方向,是目前很多英语教师的迷茫所在。本文通过对近几年英语高考题型和改革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把握住英语改革的总趋势及大方向,以便对实际的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些许的借鉴和指导。

一、近几年高考改革和试题变化

1.全国卷题型变化

2011年,英语全国卷题型开始发生变化。具体来说,阅读理解由原来的5篇改为4篇加1篇七选五,短文改错由9行各1处错误和1行无误的转变成从整个文篇找出10处错误,每句话错误最多不超过两处。2014年,全国课标卷首次取消单项选择题,增添语法填空题,同时将阅读理解提前到听力理解后面。四年之内,题型变化之频繁可以窥见一斑,改革的力度和决心是比较明显的。

细加分析,阅读理解把原来的E篇阅读替换为七选五,由原来读5篇阅读做理解题转变为最后一篇考查语句之间的衔接连贯,题目设置更加灵活多样而且难度相对降低。短文改错原来题目设置是9行都有一处错误1行无误,转变为在整个文篇里改10处错误,考查更加灵活但难度略有提升。取消单项选择题,避免了对语法知识和相关知识点的直接生硬考查,替而代之的语法填空则更加灵活地考查语法知识和语言知识点在整个文篇具体情境中的灵活运用。由此不难看出,英语全国卷的命题形式朝着灵活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大方向在变化。

总之,2011年到2014年高考题型和考查能力侧重有变化,但2014年英语高考题型发生变化以来,最近三年高考大纲和考试题型并未有明显变化,看来高考改革变中求稳,稳中有变。

2.全国卷使用范围变化

2016年,为了保证全国卷的权威性和高考选拔人才的公平公正,教育部加大了全国卷的使用力度和范围,部分原来自主命题的省份也被要求使用全国卷,如:广东省、湖北省、四川省、陕西省等。

全国卷使用范围的扩大,大大降低了单独省份命题过难或过易的可能性和考查能力的不均衡性。

3.高考考查能力的变化趋势

(1)逐步加大对听说能力的考查

近些年,在河南省等若干省份,听力只作为参考分不计入英语总分,实际情况是依次看总成绩、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听力分数基本不予考虑。2016年起,高考听力代替英语成绩作为参考分,这一细微变化其实是重视听力的开始和有可能启动新的高考改革的前奏。

(2)对读写能力的要求提高

阅读比重有增无减,虽然把最后一篇阅读变为了七选五,但阅读分值并没有减少,而且阅读理解直接提至听力理解后面,重要性毋庸置疑。

(3)语法知识的考查由直接考查转向间接考查

题型由单项选择转向为语篇语法填空,语法由原来的单句考查和四个相近选项的选择,转变为在文篇具体语境中的灵活考查,更侧重语法及语言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4)由一次考试向多次考试转变

2016年起,众多高考方案频繁传出,英语将有可能转变为一年两考,高中阶段可以考试多次取最高成绩,减少了通过一次考试对学生英语能力界定的不科学,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考试失误影响学生高招结果的遗憾。

(5)由分数向等级过渡

从不少英语专家的提议来看,英语考试成绩将有可能由分数向等级过渡,学生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不再以分数来衡量,一定的分数段同属一个等级。据教育部及高校最新英语水平考核方案来推测,今后将取消英语能力证书纷繁复杂的局面,统一使用一种考核标准。如果这个方案论证后最终得到采纳,那么高考英语成绩由分数向等级过渡必将指日可待。

二、考生现有状况及存在问题

1.听力薄弱而且不重视

2.口语表达能力欠缺

3.忽略语法与知识的积累

4.所学不能灵活运用

5.中西文化意识淡薄

6.不善于总结做题技巧

三、教学备考策略

1.加强听说能力训练和提升

以前的教学注重单词和语法的讲解,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今后要逐步加强对听说能力的训练,系统并循序渐进地有意识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表达。

2.注重学生对语法的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

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都综合性考查学生对语法和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加强对学生这些方面的训练和要求必须功夫下到平时。善于发现学生的审题及思维上的漏洞,及时发现他们做题的想法与题目规则的差异,把学生对语法知识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引导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当中。

3.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知识的积累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理解和运用语言必须以了解文化为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

英语的积累形式要灵活、途径要多样化,上网、看报、听音乐、看美剧,甚至平时做阅读题中的词汇、文化常识、英语谚语表达都要注意积累。

4.遵循“欣赏——理解——运用”三步曲

英语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恰恰相反,作为一门由浓厚文化底蕴的语言,它更需要的是欣赏、理解和运用。死记硬背扼杀了英语语言的魅力同时不可避免地扼杀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探索欲望。

5.授之以渔,注重方法和技巧的点拨

巧用联想,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从感知中体会领悟内在规律。以语法填空为例,如果括号里有所给单词,横线上所填单词不能超過三个;如果没有提供单词,横线上只能填写一个单词。再如阅读理解题目选择,题目既要涵盖全文主旨,又不能以偏概全或过于宽泛,还要具有适当的吸引力。

6.坚持学生为主体,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多元评价标准

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摆脱满堂灌和教师讲学生记背的传统课堂模式,不断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和自主探索问题解决方法,教师尽量多观察、多记录、多指导。

伯恩斯坦在谈内隐教育时说:“人类的实践是获得经验的最好途径,个体经验的获得也是如此。”因此,学生如果想获得英语学习的经验和最深感悟,必须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的过程,而自主学习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提升要求。

高考英语改革大幕已启,虽然高考改革方案还未最终敲定,但是广大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对全国高考题型和考查能力侧重的变化来拨开改革的迷雾,从而对英语高考改革的趋势和大方向作出科学大胆的推测,并以此为指导实际的英语教学,积极探索成功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教学和高考备考做到有的放矢和从容不迫。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高中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丹麦)马丁·贝尔,乌尔夫·布瑞克.《教育现场的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美)瑞克·玻斯纳.《收获幸福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政涛.《教育常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备考策略高考改革现存问题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从高考试题看化学反应原理
注重语篇建体系,加强理解提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生物复习备考策略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